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消费与快速更迭的时尚潮流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让时尚天然地与可持续观念相对立。从早期倡导节俭、天然等以延续“物”的使用价值为主的消费观念,到注重时尚产品由设计到生产,由营销到回收的全部流程,可持续时尚观念也在不断迭代和发展,越来越关注企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三者间的关系。作为消费主体的人在消费通路上的需求与观念变化成为未来时尚可持续发展的重心。当下,时尚产业已经从面料和设计转向了对于消费关系的重构和消费观念的调整。在这个体系中,时尚企业、交易平台和内容平台共同建构出新的可持续的时尚消费通路。  相似文献   

2.
刘乐 《西部皮革》2020,(1):111-111
随着近几年来整个服装行业的迅猛发展,在高度产业化的今天,服装行业快速发展背后造成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小视。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时尚领域的重要议题,可持续时尚品牌也逐步开始走进国际舞台。文章以Stella McCartney品牌为例,从可持续时尚诞生背景、品牌发展状况和产品的可持续性三方面简要梳理了可持续时尚品牌的概况,并对可持续时尚品牌未来发展趋势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服装行业进入了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文章从双碳目标与我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时尚的含义和可持续服装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以及中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难点与路径3个方面,分析双碳目标下我国服装产业的可持续时尚发展情况。该研究旨在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再造靛蓝     
2021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发布《“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指出,2035年,我国服装行业要成为世界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事实上,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活跃力量,依托独特的规模优势、体系优势与创新优势,走在中国气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而以实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时尚产业参与者的共识。自本期起,本刊行业栏目启动“可持续时尚”系列报道,聚焦国际及国内品牌和企业在该领域的行动和方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5.
2021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发布《“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指出,2035年,我国服装行业要成为世界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事实上,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活跃力量,依托独特的规模优势、体系优势与创新优势,走在中国气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而以实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时尚产业参与者的共识。自本期起,本刊行业栏目启动“可持续时尚”系列报道,聚焦国际及国内品牌和企业在该领域的行动和方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加快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发布《“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服装行业要成为世界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事实上,以实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时尚产业参与者的共识。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领域,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全球可持续治理的活跃力量,依托独特的规模优势、体系优势与创新优势,走在中国气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以时尚产业发展背后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为启示,基于可持续理念,探索时装秀场的可持续设计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案例调研,对时装秀场设计发展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秀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时装秀场可持续设计的策略,并用设计案例实证。可持续的秀场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破坏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可实现时装品牌转型与环境友好化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服装再利用的困境,从可持续时尚内涵和发展历程入手,围绕可持续时尚感性、理性认知及服装再利用行为设计量表进行问卷调研,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与回归分析,研究消费者可持续时尚认知对服装再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可持续时尚感性、理性认知均对服装再利用行为起到正向显著影响,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可以提高消费者可持续时尚认知水平,增加产品设计及流通环节的可持续性与高科技投入,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时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让时尚成为发展的催化剂在今年的创新论坛中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下的创新更为重要。围绕"新起点、新跨越——‘两个百年'目标下的产业发展新蓝图"这个主题,作为创新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创新论坛由两个分论坛组成,主题分别为"可持续创新能力及产品的竞争力"及"科技进步与时尚转型"。行业内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必然与挑战并存,时尚教育面临的挑战大体上反映了全球社会面临的挑战。本文将聚焦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最大挑战之一: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特别是时尚产业对社会和地球的影响,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如何为此做出必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于可持续时尚的关注使得时尚产业链正朝着更加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针对可持续时尚在设计阶段可采用的方法,从可持续时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出发,对其内涵和起源进行了研究与总结;从面料、结构以及情感3个层面对可持续时尚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和释义;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说明;最后从设计层面探索可持续时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使用新型面料、注重模块化设计和采用生态标签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性是时尚行业的关注焦点,然而有关可持续时尚消费的相关研究仍非常分散,缺少系统的总结。使用Bibliometrix对Web of Science中2018年至2022年140篇文章进行计量分析和系统性文献回顾。结果表明:该领域主要从消费者视角、商业视角、产品视角和行业视角4个主题展开研究;可持续时尚消费中的挑战包含污染、复杂性、不兼容性、生态意识、社会地位和不公平性;可持续时尚消费中的机遇涵盖功利主义、享乐主义、领导力影响、怀旧情怀、污染管理和充分性;未来研究可从国家特征性文化视角、技术视角、情怀主义视角、婴童视角以及跨国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13.
<正>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已成为时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负责任的生产与消费已成为时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0月10日-13日,上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联合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京东公益,带来了"2017可持续时尚周"系列活动。意在让时尚产业链中的每一位从业者及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什么是可持续的时尚,并为之作出改变。CA、可口可乐中国、如意屋家居、北京汽车、HM、patagonia、李宁、ZARA、FTC、TEAM、英国道德贸易机构、TESTEX、WWF、达利国际集团、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0月,中国服装协会发布《“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其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服装行业要成为世界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事实上,以实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早已成为全球时尚产业参与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以户外运动服装品牌始祖鸟为例,对可持续时尚发展现状、始祖鸟的具体实践以及今后的发展建议进行探讨,以期为更多服装品牌的可持续时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衣》2015,(3):50
奢侈品行业向来以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不作为而受到指责。但随着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攀升,一些奢侈品牌也开始投入到这项一直以来由大众产品生产者主导的议程中。"如今高端设计品牌竞争激烈,光有好点子已经不足以成为佼佼者,你必须关注伦理规范和价值观",Dilys Williars于2008年创立了可持续时尚研究中心(Centre for Sustairable Fashion),隶属于伦敦时尚学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五年前,可持续发展被视为一个供应链问题;现在,它是个设计机遇。"开云集团(Gucci、Stella McCartney和BottegaVeneta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时尚成为全球性环保时尚构想。文章以江西夏布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梳理夏布织物的艺术特征,从创新设计的角度,深入探析夏布织物在服饰产业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纺织》2011,(5):196-197
在时尚产业近十年风云的变迁中,“美丽无国界、时尚无国界”成为人们对潮流感觉最大的期许。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角度来看,从文艺复兴中城市的兴起到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的产生再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时尚的诞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城市化进程对时尚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发展创意创业产业、提升城市进程中的文明程度就成为国际城市竞相展现魅力的落脚点,所以本论文就从北京近些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切入.着重分析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时尚之都与时尚创意产业之间发展的现象与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企业间竞争升级为可持续竞争力的较量。针对白酒行业缺乏建设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导理论,该文从白酒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出发,对其影响维度进行界定,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分解,从资源、技术、管理、环境四个维度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的白酒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得指标权重,为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