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实例分析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可掌握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发热规律及其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和温升状况,结合设备结构及传导热能的途径,就能较好地对设备有无内部或外部故障进行诊断。以下为开展红外测温几年来发生的几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项带电检测技术,红外测温技术在电网检测和维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缺陷的预知、状态检修、排查故障、监控工作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实用性。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引进红外测温技术,能够精准地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和缺陷。1红外热成像仪原理光学系统中的成像物镜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并按原有的空间顺序反映在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经过电路的运算、处理、转换等,通过显示器呈现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图。  相似文献   

3.
通过红外诊断技术在变电设备中的应用实例,确证红外诊断技术是对运行设备及早发现隐患和缺陷,及时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有效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4.
1953年 ,瑞典 AGA公司 (即后来 AGEMA公司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红外热像仪 ,主要用于军事方面。随后于 196 5年第一套用于电气设备检查的商用热像系统问世 ,并取得了良好效益。红外测温技术之所以问世不久 ,就与电力系统的设备检查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与电力系统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被动式的设备诊断技术 ,对于带电运行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来说 ,在不停电的状态下 ,能够进行远距离的实时在线诊断。这比传统的停电预防性试验能更有效地检查出设备缺陷。同时 ,由于红外测温是被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而不是对…  相似文献   

5.
王照峰  卢海平 《农村电工》2012,20(10):32-32
1变电设备检修分类及分工变电设备检修分为计划性检修、临时性(故障性)检修、状态检修3类。其中计划性检修一部分是公司安排的年度大修项目、变电站设备集中消缺项目,另一部分是科室班组针对变电站Ⅱ类、Ⅲ类缺陷设备进行计划性检修;临时性检修主要针对变电站Ⅰ类缺陷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是在长期开展在线监测和红外测温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判别方法和判据,发现变电设备隐患,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变电设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1 概述近年来 ,我公司为了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在各主要变电所配备了远红外点温仪。由于合理应用 ,措施得力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缺陷发生机率 ,基本保证设备缺陷能够达到准确判断和及时处理。2 应用2 .1 认识和了解红外遥测技术(1) 电力设备的红外诊断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 ,利用红外检测的不接触、不停运、不取样、不解体等特点 ,通过监测设备存在缺陷时引起的异常红外辐射和异常温度场来实现的。(2 ) 红外诊断方法是一种遥感诊断技术 ,在监测过程中 ,始终不需要与运行设备直接接触 ,而是与设备相隔一定的距离 (5 m以上 )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正>1无人值守变电站测温存在的问题(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技术规程规定无人值守变电站测温分为日常测温、重点测温、计划普测,当前应用的主要测温技术手段是红外检测,但红外测温仪器对封闭式开关柜内电气设备、绝缘包封接头等无法进行测试。定期测温需变电运维人员携带红外热像仪器到现场对设备进行监测,但是这些设备一般体积较为庞大,携带不便。  相似文献   

8.
<正>1现状调查目前多数采用示温蜡片的方式和红外测温仪测温的方式进行温度监测。采用示温蜡片的方式测温,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蜡片变色;利用红外测温仪测温只有在定期巡视时才能进行监测,而红外测温仪逐点测温的方法必须避开太阳光的干扰,开关柜内设备接头无法测量,并且无法实时监测,存在较大局限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无线测温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与传统测温方法比较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具有测温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  相似文献   

9.
正1应用背景测量运行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是电力系统日常监控运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对于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温度测量主要是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量,红外测量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对于密封高压设备根本无法实现测量。另外,《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中"防GIS、开关设备事故"部分的要求:"定期用测温设备检查开关设备的接头/导电部分,特别是重负荷或高温  相似文献   

10.
张亚丽 《农村电工》2006,14(3):24-25
带电设备红外测温诊断,就是检测人员应用红外检测仪器对带电设备进行检测,并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设备缺陷,提出检修消缺意见,使设备恢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前红外测温是预先发现变电一次设备发热缺陷的最为有效手段,而不同设备不同部位发热缺陷标准不同,变电运行人员往往无法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因此变电设备红外测温发热缺陷判别工具开发与应用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现场红外测温发热缺陷判别延时性,提高现场巡视测温效率。  相似文献   

12.
1基于运行工况的设备管理策略 基于运行工况的设备管理的主要思路是认为,设备在正常运行中或在短路电流、过电压、过负荷等异常状态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造成设备故障或缺陷,甚至将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寿命减少),尤其是各种异常运行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设备的健康状态。因此通过对设备异常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较为准确地开展对设备健康状态的评估和评价,有利于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1创新背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变压器、电容器、互感器等设备声音和温度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设备内部或外部的异常情况,根据其变化,结合外观检查,是完全能够判断设备内部故障的性质和部位的。目前对上述设备的运行状态判断一般仍根据运行巡视维护人员工作经验,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1)用绝缘杆直接接触设备采用听筒法多方位听故障异常声音;(2)用红外测温仪器测量温度异常变化;(3)停电检修查找故障进行处理。此方法的缺点是费时费力,增加了相关人员巡视工作量,且人工辨别准确度低,  相似文献   

14.
<正>1选题理由D5000地县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对电网管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D5000系统的实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综合智能告警、AVC等应用在调控日常工作中起了极其重要作用。综合智能告警,实现综合分析电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告警和事故状态告警,智能判断电网故障并准确推出事故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控、灵活高效的建设方向,宁波供电公司提出电网检修工作的远方程序化操作+状态移交模式。该模式通过调控端远方程序化操作完成设备停役至“移交状态”,后续由运维人员根据安措要求和设备一、二次操作分离优化方案自行发令操作至“工作状态”并许可工作。通过实践对比,在实现安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新模式极大缩短了停电操作时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电网运行效率,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6.
变电站的巡检结果是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的一项重要依据,根据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在变电站创新使用多维巡检系统的红外"遥视"技术为状态检修决策服务,同时结合SCADA数据联动技术,缩短了对设备"遥视"判断时间,迅速判断设备状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各行业及居民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配网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水平,迅速处理事故,减少停电时间和缩小停电范围,是供电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及离线数据和客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1配电自动化建设应避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一起母线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二次电压消失的原因,提出通过红外测温、绝缘油试验等手段,发现电压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电磁单元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电气设备在电网中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数据采集是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包括模拟量、开关量等所有的现场信息,反映电网运行方式及变电站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特别要求准确、可靠、实时,但实际中往往存在遥信误发问题。遥信误发不仅干扰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严重影响事故报警和对电网故障的判断及对电网事故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0.
红外技术的原理基于自然界中,即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每时每刻都辐射出红外线,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都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这就为利用红外技术和判别各种被测目标的温度高低与热分布场提供了客观基础。对运行中的电力设备进行红外测温检测,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比较方法来判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