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HPLC同时测定金线莲中6种黄酮类成分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栽培方式的金线莲中6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30批金线莲样品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 95%;系统聚类分析,当10阈值25时,可聚为2类。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金线莲中芦丁、异槲皮苷、水仙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含量的同时测定,可为不同种植方式金线莲药材的区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初步比较四川5个不同产地何首乌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游离蒽醌(以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总含量计)的含量.色谱柱:ZPRBAX SB-C18(4.6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L/min;柱温:...  相似文献   

3.
《广州化工》2021,49(17)
以翻白草为材料,探究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降糖活性。采用系统溶剂法、柱色谱分离法对翻白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构。基于HepG2细胞,筛选出具有降糖活性的化合物;采用胰岛素抵抗模型,筛选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化合物。从翻白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山柰酚(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5)、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6)、山柰酚-3-O-ɑ-L-阿拉伯糖苷(7)、槲皮苷(8)、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9)、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11)、异鼠李素(1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13)。正常HepG2细胞实验中,化合物3、4、11、12、13组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胰岛素耐受细胞实验中,化合物3、9、11、13组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化合物3、13组的PPARγ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化合物3、4、11、12、13能够促进正常的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化合物3、9、11、13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临床经验方当归复方的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制备了当归复方洗发液,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当归复方中的4种成分进行质量比含量测定,分别为芦丁372.164 9μg/g、槲皮苷953.161 2μg/g、萹蓄苷160.8286μg/g、槲皮素631.646 4μg/g。对制备的当归复方洗发液外观、色泽、香气、pH值、耐热性、耐寒性、泡沫、总固体、絮凝效果、作用于发束的梳理性和单根头发丝拉伸强度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显示制得的当归复方洗发液符合国家标准,且有一定的护理和强韧发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氯化胆碱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野菊花中的总黄酮、总槲皮素和槲皮苷.首先,合成了4种性能优异的DES,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其次,以提取效果最好的氯化胆碱/尿素DES为溶剂,通过改变单一变量优化提取效果,在含水量30%、提取时间45 min、固液比1:50(g:mL,下同)、提取温度60℃的条件下,总黄酮、总槲皮...  相似文献   

6.
建立快速检测杜仲中两种黄酮苷元槲皮素与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水解前后杜仲叶与杜仲素黄酮苷元的含量。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黄酮苷元,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63∶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5~80μg/mL和0.5~18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检测方法能迅速、准确检测水解前后杜仲叶和杜仲素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水解工艺可明显提高杜仲黄酮苷元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对合欢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合欢花抗抑郁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通过超高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HPLC-HRMS)对合欢花中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imilarityensembleapproach数据库筛选合欢花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同时利用DisGeNET数据库得到抑郁症相关的靶点,采用jvenn绘制韦恩图得到疾病与药物的共有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采用DAVID 6.8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合欢花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成分为木犀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腺苷、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D-吡喃木糖苷、槲皮素-3-O-α-D-呋喃阿拉伯糖苷、山奈酚-3-O-葡萄糖鼠李糖苷、金丝桃苷、槲皮苷,这些活性成分作用于MAPK1、MMP2、PTGS2、TNF、AR、EGFR、AKT1、MMP9、IGF1R核心靶点后通过HIF-1、MAPK、C-type lectin receptor(CLR...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RP-HPLC法同时测定菟丝子中6种活性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山奈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5μm, 4.6mm×250m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min,15%A→28%A;20~30min,28%A→68%A;30~40min,68%A),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6种成分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的RSD为0.73%~1.98%;加样回收率为95.37%~108.00%,RSD值为2.79%~3.31%;稳定性的RSD为0.64%~2.71%。结论:9批不同产地得菟丝子药材均含有所测的6种活性成分,但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可用于菟丝子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马媛媛 《广东化工》2016,(21):155-15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是利用液相色谱高效分离和质谱强大的结构检测结合的联用技术,该技术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在各个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尤其在中药产物结构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实现中药成分分析、结构分析、含量分析等过程。刺五加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调节人体免疫、抗辐射、抗癌等作用,文章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刺五加中活性成分及结构,结果表明刺五加中主要包括黄酮类的槲皮素、槲皮苷、芦丁以及皂苷类的刺五加苷D及刺五加苷异构体E,刺五加苷A,刺五加苷B等,以其对中药刺五加的现代化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蓼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水蓼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单体化合物:β-谷甾醇(1),熊果酸(2),槲皮素(3),槲皮苷(4),芦丁(5),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6),绿原酸(7),咖啡酸(8),金丝桃苷(9)。结论:化合物6、7、8为首次从水蓼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1.
杨梅核仁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杨梅核仁油,并测定了杨梅核仁油的常见理化指标,同时采用GC—MS法分析了杨梅核仁油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杨梅核仁油的提取率为67%,杨梅核仁油的折光率为1.471,酸价为0.416mg/g,过氧化值为0.023。GC-MS分析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85、63%,亚油酸含量为40.36%。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杨梅核仁油,并测定了杨梅核仁油的常见理化指标,同时采用GC-MS法分析了杨梅核仁油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杨梅核仁油的提取率为67%,杨梅核仁油的折光率为1.471,酸价为0.416mg/g,过氧化值为0.023。GC-MS分析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为85.63%,亚油酸含量为40.36%。  相似文献   

13.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银杏植物中阿曼托黄素、白果素、银杏黄素异构体、金松双黄酮含量。银杏叶、外种皮、白果提取液的分析采用Elite Hypersil ODS2(4.0 mm×200 mm,5μm),以甲醇-有机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5℃。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98.3%~101.0%,RSD为1.74%~2.23%。银杏叶和外种皮中均含有4种单组分双黄酮,其中白果中双黄酮总量最低,银杏叶中最高。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银杏中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声提取法对24批黄芪进行提取,分别测定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综合评价品种、产地及生长年限对黄芪各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DPPH-UHPLC-QTOF-MS/MS联用技术建立黄芪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利用DPPH及ABTS实验验证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内蒙古赤峰一年的膜荚黄芪的皂苷含量最高,黑龙江大兴安岭野生膜荚黄芪的黄酮含量最高,内蒙古武川一年的膜荚黄芪的多糖含量最高。抗氧化成分筛选实验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皂苷类成分和多糖类成分。从构效关系上分析,黄酮类化合物连接的羟基个数越多其抗氧化活性越强,黄酮上的羟基成苷后,抗氧化活性下降。结果可为合理利用黄芪资源及黄芪农产品区域品牌资源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曾碧涛  刘丽秀  何爱江 《广州化工》2023,(4):109-111+118
为建立同时测定一支箭中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为一支箭多成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以3-O-甲基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为参照物,计算其对另外2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的三种化合物分别在7.136~208.137、4.883~365.728、3.306~264.79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RSD=0.85%)、99.8%(RSD=1.23%)和98.5%(RSD=1.12%);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0、1.08、0.95,所得结果与外标法结果基本一致。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准确测定一支箭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从桑叶中提取多酚、黄酮和多糖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用水煮浸提法提取桑叶药用成分,并分别测定了浸提液中的多酚、黄酮和多糖等成分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中的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及酸碱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用综合评分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80℃,料液比1:100,pH=10,浸提60min,浸提液中多酚含量达9.56mg/g。黄酮含量达15.17mg/g,多糖含量达92.51mg/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个仙鹤草配方颗粒指标性含量数据筛选的方法。方法:基于仙鹤草茎、叶在黄酮类与鞣花酸的含量差异,以仙鹤草标准汤剂中茎叶比例为横坐标、黄酮/鞣花酸含量比为纵坐标建立仙鹤草标准汤剂所用饮片茎叶比例预测模型,并结合仙鹤草药材自然环境生长状况下茎/叶比例对数据进行筛选,确定入选用于仙鹤草配方颗粒指标性含量制定的仙鹤草标准汤剂参照数据。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筛选,确定了仙鹤草标准汤剂槲皮苷的含量范围为1.33~2.47 mg/g,鞣花酸的含量范围为1.35~2.50 mg/g。结论:建立的黄酮/鞣花酸含量比的方法可预测仙鹤草配方颗粒所用饮片的茎叶比例,利用茎/叶比例对仙鹤草标准汤剂指标性含量数据进行筛选,所得范围较筛选前明显缩窄,以此制定的指标性含量限度范围可有效地保证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与临床所用饮片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以菜芙蓉花乙醇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分离了石油醚(PE)相、乙酸乙酯(EA)相、正丁醇(BA)相和萃余水溶物(AQ)相4个不同活性部位。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ATP酶(ATPase)为指标,考察了各部位对FeSO_4和H_2O_2诱导小鼠肝匀浆氧化损伤的保护,对活性部位进行了HPLC分析并考察了活性最强部位抑制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黄酮浓度为300 mg/L时,EA相提高GSH-Px活力达62.82 U/μg prot;在AQ相黄酮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AQ能有效提高Na~+-K~+-ATPase活力达到270.85 U/μg prot,在AQ相黄酮质量浓度为600 mg/L时,AQ能有效提高Ca~(2+)-Mg~(2+)-ATPase活力达到232.88 U/μg prot。EA相含有多种黄酮类物质,其中金丝桃苷含量为116.19μg/g、杨梅素含量为67.70μg/g、槲皮素含量为29.13μg/g。EA相对DNA氧化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EA相高抗氧化能力是由其分子组成及化学活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测定酸水解芫花黄酮苷元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酸水解-HPLC法对芫花药材中黄酮苷元含量测定。以甲醇-0.4%HAc(80:20)为流动相,338nm波长下检测,流速1.0mL·min-1。结果表明:木犀草素、芹菜素、芫花素与其他成分达到良好分离度,对照品线形范围依次为0.0456~0.456μg(r=0.9998),0.0892~0.892μg(r=0.9995),0.192~1.92μg(r=0.999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同时测定水解后芫花药材中3种黄酮苷元含量,可以为芫花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水冬瓜叶抗炎镇痛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建立不同采收期10批次水冬瓜叶药材指纹图谱,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基于皮尔逊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抗炎镇痛的谱效关系。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HPLC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10批次药材的相似度为0.875~0.973。聚类分析将不同采收期水冬瓜叶药材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共得到3个主成分。经皮尔逊相关分析,峰17、峰14、峰12、峰15、峰13、峰5、峰16和峰4可能为水冬瓜叶药材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峰6、峰8(异槲皮苷)、峰11、峰7(金丝桃苷)、峰5、峰3、峰4、峰13、峰9和峰1可能为水冬瓜叶药材抗炎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