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气管插管拔除后经鼻导管石化高流量吸氧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8月-2021年11月间收治的84例在ICU气管插管拔除后经鼻导管石化高流量吸氧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策略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总结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集束化护理干预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二氧化碳分压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高流量吸氧患者临床护理的特殊性,运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可以降低此类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保证了患者满意度,是一种科学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干预在改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入本院治疗的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护理风险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呼吸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观察组PaO2、Sp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ICU治疗中接受护理风险干预服务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亦可降低潜在并发症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在颈部淋巴瘤患者合并化脓性感染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 入选70例颈部淋巴瘤合并化脓性感染患者主要于2020年3月-2022年5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指标:并发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指标为5.71%,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指标为22.86%,两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告知、情感体验方面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淋巴瘤合并化脓性感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防范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妊娠期过敏性鼻炎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入选90例妊娠期过敏性鼻炎患者主要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指标包括症状缓解情况、护理满意度及自护水平,将以上指标作为两组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后干预效果评价依据。结果 护理前两组鼻痒、鼻塞及流涕临床症状均存在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鼻痒、鼻塞及流涕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该指标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的75.56%相比后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疾病健康知识方面的自护水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妊娠期过敏性鼻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言,实施优质护理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自护水平方面有显著价值,且后者护理模式下患者满意度更高,因此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持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行普通湿化方法、加湿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 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0例持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随机取样法”分普通组(普通湿化方法,n=45)、加湿组(加湿湿化方法,n=45),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干预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普通组比较,加湿组PSQI评分更低;氧气湿润度、经皮血氧饱和度及混合气体含氧浓度更高;氧疗舒适度评分更低;加湿组呼吸道不良症状发生率(4.44%)低于普通组(22.22%),χ2=4.712,p=0.0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湿湿化方法可改善持续低流量双鼻塞吸氧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氧疗舒适度、氧气湿润度等,减少呼吸道不良症状发生、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护理中效果观察。方法 入选60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主要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指标:鼻出血频率及血压;自我效能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鼻出血频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均较高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鼻出血频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均降低,但研究组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小,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效能感指标均较低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效能感指标均升高,但研究组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更为强效的控制鼻出血症状及血压水平,增强其自我效能,且其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应积极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开展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我院神经外科52例重症气管切开患者予以选择,时段介于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针对两组气管切开前后血气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用时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结果(1)气管切开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较高,其余指标数值较低(P<0.05)。(2)与对照组机械通气等指标用时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短,入住ICU以及住院时间较少(P<0.05)。(3)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0%)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4)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开展精细化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手术室联合耳鼻喉科优质护理应用于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分别予以开展常规护理和手术室联合耳鼻喉科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前后鼻腔恢复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6.05%)(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评分和鼻腔黏膜形态评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和鼻腔黏膜形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NOT-22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NOT-2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联合耳鼻喉科优质护理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也促进患者鼻腔黏膜的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有利改善,是一种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适用于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各34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优质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6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主要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体征症状消失时间、睡眠情况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的6.67%明显比对照组的33.33%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热、吸气性喘鸣、声音嘶哑、咳嗽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持续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睡眠潜伏期、睡眠抵触、睡眠焦虑、异睡症、夜醒次数、白日嗜睡、睡眠呼吸紊乱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小儿急性喉炎病症治疗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利于防范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改善睡眠质量,更具有显著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鼻息肉摘除术在鼻息肉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手术指标、临床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量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生活质量高(P<0.05)。结论 与单纯应用鼻息肉摘除术相比而言,将其与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治疗鼻息肉患者效果更为理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鼻气道阻力和嗅觉功能,有利于提高起生活质量,安全性也比较高,减轻患者负担,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护理中予以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样本资料均来自我院,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9月,样本例数共58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研究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患者并发症病发生率为6.90%低于常规组27.59%,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结合患者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对提高通气质量,增加护理效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使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2018年1~2019年12月,选择在我院儿科就诊的42例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随机分组,21例研究组,用集束化护理,21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PaCO2、PaO2、SpO2指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的的PaCO2、PaO2、SpO2指标改善(P<0.05),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使用集束化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症状改善,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效果与生活状态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诊治的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患者中遴选72例为研究主体,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研究分组方式为数字双盲法,组名称包括参照组、实验组,各组纳入36例。研究过程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完成研究后比较各组复位效果、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结果 实验组通气量好占比明显较参照组低,鼻骨凹陷、驼鼻占比明显较参照组低,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较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 对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复位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激励式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入选76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主要于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受病情诊疗,应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研究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激励式护理。观察指标: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应对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用激励式护理利于心理状态,增强疾病积极应对方式,优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40例喉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喉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加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喉癌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鼻饲误吸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收治我院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2021年01月-2021年12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组别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各纳入40例。比较护理干预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同时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施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可预防鼻饲误吸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研究组)和64例非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对照组),对患者行脉冲振荡法(IOS) 及通气肺功能检查、慢性鼻-鼻窦炎调查问卷,分析CRS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① CRS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生率较高,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FEV1、FEF2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研究组中CRS病变程度及范围与FEV1、FEF25-75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③ 研究组中CRS病变程度与肺功能相关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CRS病变程度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CRS合并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文丘里温湿化装置恒温气道湿化方法对耳鼻咽喉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的效果。方法31名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观察组(16例)采用文丘里温湿化装置恒温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10天湿化效果、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日吸痰次数。结果观察组的刺激性咳嗽及日吸痰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文丘里温湿化装置恒温气道湿化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减少护士工作量,同时减少了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分析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07月-2022年03月涟水县人民医院诊治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0)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n=40)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采用嗅觉功能测试量表(CC-CRC)与慢性鼻鼻窦炎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嗅觉功能与生活质量,最后对患者为期3个月的随访工作,统计其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CCCRC评分为(6.91±0.73)分,高于对照组,而其SNOT-20评分为(10.27±1.48)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对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临床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且并发症与疾病复发率均较低,利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