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粉螨属中国一新纪录种—薄粉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粉螨属原已查得有粗脚粉螨A.siro庐山粉螨A.lushanensis及静粉螨A.immobilis等十多种,近年来,作者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芙蓉村的米糠中采集发现薄粉螨A.pracilis(Hughes1957),经查对为中国一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仓储粮食中孳生粉螨进行分类研究;分层取样20种粮食后,分离出23种螨,并分别按带权重αi和不带权重αi两种模糊矩阵分类;结果表明采用带权重αi分类比较符合实际生境分布;以F3粉尘螨、F15小粗脚粉螨一类和F4弗氏无爪螨、F8伯氏嗜木螨一类为优势种,集中分布在特定粮食类生境中,同时伴随多种其他螨种(腐食酪螨,粗脚粉螨,家食甜螨类等),分布广泛;从而得出在仓储粮生境中既存在优势种分布,也存在多样性分布结论。  相似文献   

3.
两种粉螨不同虫态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的分析方法对不同虫态的椭圆食粉螨EST、MDH和腐食酪螨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粉螨不同时期的同工酶酶谱有一定的相似相异性,利用粉螨的幼、若螨同工酶酶谱进行种间分类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江镇涛 《江西科学》1993,11(1):37-41
记述了从江西省南昌市酿造厂、制酒厂的豆饼和高粱等内采得食酪螨属(Tyrophagus)一新种,即赣江食酪螨Tyrophagus ganjiang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5.
腐食酪螨和粉尘螨的共同抗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腐食酪螨和粉尘螨之间是否存在共同抗原.方法:对粉螨过敏患者进行腐食酪螨和粉尘螨特异性IgE相关性分析,用SDS-PAGE分析腐食酪螨和粉尘螨变应原,并对螨特异性IgE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印迹试验及抑制试验.结果:42例粉螨过敏患者血清粉尘螨和腐食酪螨特异性IgE光密度值相关性较高(r=0.641 5,P<0.01).SDS-PAGE分析知腐食酪螨和粉尘螨变应原分子量均为10 kD~110 kD.免疫印迹抑制试验表明,腐食酪螨变应原可与粉尘螨变应原发生交叉反应.结论:腐食酪螨和粉尘螨间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江西省南昌市从芋头中采得粉螨科(Acaridae)士维螨属(Schwiebea)一新种,水芋士维螨(S.callae nov.sp.);从室内尘屑中采得狭螨属(Thyreophagus)一新记录,伽氏狭螨(T.gallegoi);从豆饼中采得士维螨属一新记录似士维螨(S.similis),在赣州市从糯米中采得食甜螨料(Glycy-phagidae)一新记录属,革染螨属(Grammolichus)及一新记录种爱革染螨(G.eliomys Fain).本文测量单位为μm,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西大学生物学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逻辑质方法研究粉螨在粮食中生态位。分层抽样选取三类粮食的生态位进行逻辑分析。粉螨属与食酪螨孳生在三类粮食中生态位宽有逻辑差异性 ( P>0 .0 5 ,t≤ 2 .41 3;P<0 .0 5 ,t=2 .963) ,同时在粮食中的位重叠也有显著差异 ( P>0 .0 5 ,t≤ 1 .2 2 5 ,P<0 .0 5 ,t≥3.442 ) ,粉螨与食酪螨在三类粮食中倾向独立型孳生 ( X2 =2 .0 4 3,P>0 .0 5 )。并定义了逻辑舟指标。“逻辑舟”表明生态位三指标的相互一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中孳生粉螨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清水漂浮法和塔氏电热集螨器分离法,共分离中药材样本124种,1240份,从中分离出粉螨45种,隶属7科23属.得出结论:中药材粉螨的污染严重,应加强对中药螨类的防治,以保护中药材及预防人体螨病.  相似文献   

9.
淮南储藏物粉螨防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调查储藏物中粉螨的孳生情况以及粉螨的防治效果.对5种储藏物每两年采集一次样本,分别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样性分析.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防制粉螨.共检获粉螨15种,分别隶属于5科13属;粉螨的平均孳生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淮南地区储藏物中粉螨的孳生情况有所改善;对粉螨的防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腐食酪螨和椭圆食粉螨为材料,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通过对EST、MDH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粉螨同工酶技术制样的条件。结果表明:使用pH7.4的0.01M的磷酸缓冲液制备样品实验效果最佳;取样时通常以样品与匀浆液体积比1:10浓度配比,低于此浓度则容易造成酶带缺失;饥饿对实验效果影响不明显,通常无须饥饿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医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粉尘螨杀灭效果及降低空气中尘螨过敏原含量的影响,挑取粉尘螨成虫放置在空气过滤装置中,按不同时间段(0,12,24,48,72,96 h)分组,每组200只粉尘螨,处理后采取样本进行杀螨率检测及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抗原雾化法检测,收集空气过滤装置处理的1 h样品,并通过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品中抗原含量.结果表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后尘螨死亡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72 h和96 h,尘螨死亡率分别达到60.5%和92.5%; 处理后的死螨严重脱水,虫体形态高度皱缩.医用空气过滤装置对空气中粉尘螨主要抗原Der f 1和Der f 2具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了解文山土壤甲螨资源,于2011年5-6月,在文山校园采集不同生境下的土壤样品,并用Tullgre分离器分离采集甲螨.经鉴定,共分离获得甲螨1167头,隶属于15科,15属.物种多样性一般,均匀度较高;在各样地的优势种为Epilohmannia ovata,Eremulus avenifer,Arcoppia sinensis,Scheloribates orgzae.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云南文山州甲螨种群的分布,以合理应用该地区的甲螨生物资源。采用野外选点现场取土样,应用Tullgren装置分离甲螨,并将所获甲螨分科列出名录。发现获取的甲螨种类相当复杂,现已鉴定的甲螨33种,隶属21科。因此,文山州土壤甲螨种类繁多,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粉尘螨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观察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鼻黏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的疗效.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过敏性鼻炎模型组(B组)、粉尘螨疫苗治疗组(C组),按本室常规方法建立尘螨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抓鼻、流涕、喷嚏等症状,末次激发24 h后,麻醉小鼠,眼窝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Der f特异性抗体IgE和IgG2a;取鼻黏膜组织固定,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建模后B组、C组均出现典型的喷嚏、流涕、抓鼻症状,但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组较模型组症状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无任何行为异常.与B组相比,C组血清中Der f特异性抗体IgE显著降低(P<0.05),而B组和C组IgG2a的含量较A组显著增高(P<0.01).电镜观察:(1)正常对照组:嗅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纤毛,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丰富.(2)过敏性鼻炎组:嗅黏膜上皮细胞肿胀,嗅细胞表面的纤毛减少或消失,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器退变、空泡化,核变形不规则、固缩.(3)粉尘螨疫苗免疫治疗组:嗅黏膜纤毛排列较整齐,粗细较均匀,纤毛密度较正常对照组低,线粒体致密,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数量增多.粉尘螨疫苗可以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抑制过敏性鼻炎鼻黏膜炎症变化.  相似文献   

15.
对海南岛不同生境的蔬菜螨类进行了调查,发现海南岛蔬菜螨类计有8科8属23种.其中有1个科、2个种是海南新记录.同时发现了11种蔬菜螨类的寄主植物是我国新记录,基本明确了23种螨类的分布,寄主范围及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淮南地区甲螨种群的分布 ,以合理应用该地区的甲螨生物资源。采用野外选点现场取土样 ,应用 Tullgren装置分离甲螨 ,并将所获甲螨分科列出名录。发现获取的甲螨种类相当复杂 ,现已鉴定的甲螨 33种 ,隶属 2 4科。因此 ,淮南地区土壤甲螨种类繁多 ,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叶螨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螨类自身特点 ,以及大量、不合理使用杀虫、杀螨剂 ,螨类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 ,部分螨类已达到高抗水平。建立螨类敏感品系和敏感基线对于抗药性检测极其重要 ,并有利于抗药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已知螨类抗药性机理主要有 :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解毒代谢酶活性发生变化、表皮增厚使药剂穿透力减弱等。从遗传学角度看 ,螨类抗性基因多是由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因此容易发生抗性且增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18.
2015年6月对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不同海拔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螨类进行了调查,捕获螨类3 295只,隶属3亚目71科120属,分析了螨类类群组成、个体数量、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相似性、甲螨群落MGP和捕食性螨类MI指数等群落特征.结果显示,Achipteria为优势类群,Gamasiphis、Ololaelaps等为常见类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1 700、1 500和1 300m.1 500与1 700m的相似性最大.无翅坚背和有翅孔背甲螨是甲螨群落主体.MI分布由大到小为1 700、1 900、1 300、1 500 m.研究表明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树栖螨类与树生苔藓适应良好,随海拔高度增加群落差异性越大;研究区生态条件较好,螨类在该植被类型上采取了均衡发展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叶螨Spider mites是各种农作物上的害螨,有关叶螨染色体的研究在我区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出叶螨染色体的制备技术,为准确分类和防治上的运用打基础,作者于1990—1992年对叶螨染色体作了研究,得到了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土耳其斯坦叶螨(T.turkestani)和截形叶螨(T.truncatus)的核型图,并将三种叶螨的核型在数目和大小诸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北坡土壤螨类调查及其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白山北坡四种林型中土壤螨类的类群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就螨类的分布型,样地间数量差异、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优势类群等进行统计分析,对四种林型中螨类的数量分布与生境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