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彭氏分筋推拿疗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2组每次治疗20 min,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生物陶瓷火罐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确诊为背肌筋膜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人,一组选取阿是穴2处刺络放血、痛点肌肉起止点及膀胱经吸拔生物陶瓷火罐共10枚,留置10 min,隔天1次,共15次,30 d;另一组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200 mg,日1次,共30 d.结果 疗程结束后及3月后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tthel指数及SF-36、PCS及MCS评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数值有上升趋势.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0.05),但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陶瓷火罐结合刺络放血可有效改善背肌筋膜炎症状,减少复发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息痛巴布膏外贴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镇痛效果、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予刺络放血治疗,治疗组再予息痛巴布膏外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对照组总有效率83. 8%(36/43),治疗组97. 7%(4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962,P=0. 026 0. 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息痛巴布膏外贴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腰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艾盒灸联合筋伤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针刺、艾盒灸联合筋伤膏治疗,对照组予醋氯芬酸分散片口服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近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身体损害指数(PII)评分;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复发率(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25/32),治疗组为90.63%(2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31.25%(10/32),治疗组为9.38%(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ODI、PII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艾盒灸联合筋伤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恢复腰背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刺、滞针、艾灸治疗与透刺、普通针刺、艾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4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背阿是部透刺后,行滞针刺后出针,对照组背阿是部透刺,配合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在治疗中均每日艾灸至阴、至阳.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95%,对照组愈显率4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滞针、艾灸治疗背肌筋膜炎优于透刺、普通针刺、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选本院中医科接受肾虚血瘀型腰痛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独活寄生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对照组1(独活寄生汤)、对照组2(刺络放血组)各50例,比较3组的治疗总效率及VAS、JOA评分。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1(64.0%)和对照组2(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均<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联合放血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腰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激痛点刺络放血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背MP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激痛点刺络放血治疗,5 d 1次;对照组予普通针刺疗法治疗,1次/d。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为9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刺络放血治疗腰背MPS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疗法,且操作安全、疗程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络联合刮痧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背部刮痧以及反应点(出痧点)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灸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刮痧治疗背肌筋膜炎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取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局部振动仪配合传统手法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问卷(MPQ-PRIT)、腰椎功能障碍指数、日常生活能力提高(ADL)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PQ-PRIT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及对照组(P<0.05);ADL评分、前屈及后伸活动度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手法矫正力线结合针刺与刺络放血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OA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予手法加针刺、刺络放血治疗,对照一组予针刺、刺络放血治疗,对照二组予口服药物治疗.评价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一组评分低于对照二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72.5%)明显优于对照一组(50.0%)及对照二组(25.0%).结论 手法矫正力线结合针刺及刺络放血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悬吊训练与传统自我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HTK60例成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分别予悬吊训练和自我腰背肌锻炼治疗3w.结果: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VAS评分改善情况悬吊训练组更明显,ODI评分改善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悬吊训练和自我腰背肌锻炼均可以有效减轻LDH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而悬吊训练对疼痛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杵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与针灸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带状疱疹患者分成两组,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组(A组)26例,针灸刺络放血拔罐组(B组)21例。两组分别给予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及针灸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随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VAS评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临床治愈率达到69.23%,明显高于B组(33.33%,P0.05)。A组没有PHN发生,B组发生PHN 3例。结论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比针灸刺络放血拔罐止痛效果快,临床治愈率高,无1例出现PHN。说明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联合针灸治疗瘀血阻络型腰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瘀血阻络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法联合针灸治疗瘀血阻络型腰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腰椎JOA评分,降低VAS和ODI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用肌骨超声精准引导针刀疗法在腰背肌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4周后,2组患者的MPQ与MB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PQ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扶他林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32例慢性腰背肌筋膜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服用扶他林等消炎镇痛药;治疗组给予体外发散式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和服用扶他林等消炎镇痛药。治疗组接受2周的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两周为1个疗程)和扶他林药物口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观察。同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改良Macnab标准:对照组优良率达到66.7%,治疗组优良率达到85.7%,全部病例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具有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患者疼痛更加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体外冲击波联合扶他林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风市穴刺络拔罐治疗足少阳经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足少阳经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刺络拔罐组运用针刺结合风市穴刺络拔罐治疗,针刺穴取患者双侧腰夹脊、肾俞、大肠俞及患侧环跳、委中、昆仑、承山;常规针刺组单纯运用针刺治疗,取穴同刺络拔罐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刺络拔罐组风市穴刺络拔罐每周1次,治疗3个疗程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JOA)评分评定疗效。结果:刺络拔罐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90%(27/30,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刺结合风市穴刺络拔罐治疗足少阳经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姜梅  彭天忠 《中医学报》2022,37(1):197-200
目的:观察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项背肌筋膜炎风寒湿邪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循经刮痧联合走罐法,对照组给予针刺+TD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热式银质针(简称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热针组36例,电针组36例,21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热针组愈显率88.9%,总有效率97.2%,优于电针组愈显率58.3%和总有效率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筋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筋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连续治疗5 d。治疗5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脊柱活动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脊柱活动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脊柱活动度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对照组为93.33%(28/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恶心、厌食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能够减轻患者腰痛的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