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油田开发中措施产量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最大。通过对影响油井措施效益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引用措施增油量函数关系式,在不同油价下用措施增油量和措施费用2个指标,运用经济评价理论——盈亏平衡原理,研究提出了不同油价下措施最低增油界限公式和措施井最低增油界限效益动态评价标准模型图版。以2010年在尕斯库勒E31油藏作业的16井次压裂措施井为例,论证了该方法对措施优选的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开发区块的优选是实施勘探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以南襄盆地、湘鄂西地区、渝东等地区的5个页岩气试验区块为研究对象,针对地质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采用区间数灰靶决策的方法对其开发潜力进行优选排序。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页岩气富集程度的作用,并选取页岩有效厚度、有机质丰度、热成熟度、埋深、脆性矿物含量、孔隙度、含气量7项指标建立了页岩气勘探开发优选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区间中心点距离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修正单一方法确定权重对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使权重值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建立的灰靶决策模型,对评价指标值为区间范围的研究区的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排序,初步估算了页岩气资源量。评价结果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吻合较好,表明基于组合权重的区间数地质参数特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块灰靶决策模型对页岩气区块的可采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计算通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仪  李治平  蒋伟 《钻采工艺》2011,34(1):104-105
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的准确计算, 是客观真实地评价油井增产措施效果和措施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当前矿场计算增产措施增油量算法的不足, 从增产措施增油量基本概念出发, 考虑矿场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 推演出了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统计计算通用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措施前产量递减、 同井前后多次措施效果叠加、 措施未失效效果预测等情况, 可以较为准地计算增产措施增油量, 客观地评价措施效果, 从而为油田增产措施优化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液是注水开发油田有效的剩余油挖潜措施,但是目前关于提液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以渤海S油田为例,综合考虑提液效果强度、维持时间、开发效果、经济效果及提液控水效果等方面建立了6个评价指标:增产幅度、无因次增产幅度、提液维持时间、单井提液累计增油量、单位提液累计增油量、提液前后含水率差值。根据S油田实际提液表现设置最优提液井,并确定各个指标值对应权重,选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出各样本井与最优提液井之间的灰色加权关联度,关联度越大,提液效果越好。利用本文评价方法,对S油田提液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提液措施有效率为73.3%;将典型提液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动态数据对比,两者较为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进而提出了油田后续开发调整措施。本文评价方法对提液井的优选、油田后续调整措施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计算油井措施真实增油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措施投入决策是油藏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矿场上现行的措施增油量计算方法存在明显不足,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正确反映每次油井措施的真实增油量,严重影响了油井措施效果和效益分析评价工作的进行。本研究提出了油井措施真实增油量的计算方法,新方法考虑了不同日期实施的措施间的相互影响,并可进行任意时间段内的措施增油量分析,以大港某油田2002年56井次9类油井措施的计算为实例,证明新方法客观、真实地反映措施的实际效果和措施的实际经济效益,有助于科学指导措施投入决策,以效益的观念经营管理油藏。  相似文献   

6.
通过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就尕斯油田措施优选原则及措施后增油量、单井平均日增油量、有效期等措施效果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措施有效期和增产有效期的概念,避免了措施选井和措施效果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提高了分析精度,措施效果的评价更加切合油藏开发动态和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7.
CO2驱水气交替注入参数正交试验设计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  宋考平  杨二龙  战菲 《特种油气藏》2011,18(1):105-108,141
结合ECLIPSE软件的PVTi和E300模块,建立了榆树林特低渗透油藏三维三相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在历史拟合基础上,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考虑水气交替注气量、段塞大小、气水比、注气速度和后续水驱注入速度5个参数,以增油量和换油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直观和方差分析,得到注入参数对评价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优选出水气交替注入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为现场CO2驱水气交替注入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页岩油有利目标区既是页岩油资源甜点区、物性甜点区,又是工程甜点区,因此寻找表征页岩油资源甜点、物性甜点及工程甜点的主地质参数,是建立页岩油有利区优选方法的关键。建立了一种基于主地质参数的页岩油有利区优选综合定量评价方法:①以游离油量、渗透率和杨氏模量为主地质参数并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权重评价值函数;②以主地质参数权重评价值乘积构建综合权重因子,确定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低效层和无效层综合权重因子分布范围;③确定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系及有利区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评价了27口井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和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页岩油层系综合权重因子,预测出页岩油勘探开发有利层系及有利区分布范围,研究结果对东营凹陷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勇 《复杂油气藏》2011,4(4):55-58
以高升油田为例,通过研究近几年单井效益评价结果,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出区块经济极限日产油;运用盈亏平衡方法,计算在不同原油售价下,措施投入与增油量关系、稠油区块蒸汽吞吐开发的经济极限油汽比,并编制各种经济极限指标模板。各项经济极限指标对实现油井精细管理、措施优选及吞吐井优化注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工艺措施经济政策界限研究 ,分析了不同工艺措施的经济效益和增产油量之间的关系 ,编制了措施经济界限增油量软件 ,制作了措施经济界限增油量图版 ,为工艺措施的优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形成了有效的工艺措施优选体系 ,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步骤,并将其运用到中国油页岩目标区的优选中;在此过程中建立了油页岩开发选区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统一的赋分体系获取指标数值,加权求和得到各个目标区的综合得分.研究表明,影响油页岩开发选区评价的最主要因素是油页岩矿点的地质与资源条件,较关键参数是油页岩含油率、矿体...  相似文献   

12.
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在评价压裂效果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 灰色拓扑预测方法,由压裂前的油井日产油数据,建立了GM(1,1)模型群,并预测了在压裂有效期内该井不压裂时的产量动态,从而可真实地评价压裂的增产效果。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压裂前产量波动比较大的情况。经矿场资料验证,可信度较高,可作为科学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灰色关联法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灰色关联法的基本理论与思想,通过量化分辨系数,使得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系数的求取更为合理与准确。以X 断块油藏为例,选取了5 个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动态参数作为评价指标,详细阐述了各参数权系数与自身评分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到剩余油分布的综合评分。评价结果与实际生产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评价。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油气藏措施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气田增产措施的优选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多目标性的工程项目,因而必须利用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才能系统全面地评价各项增产措施的水平。根据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油气田增产措施优选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简单,结果可靠,为决策者选择措施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亚婧  郭少斌 《岩性油气藏》2011,23(5):60-63,100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储层评价中的应用。首先采用谱系聚类分析方法选择相对独立的评价参数,从10个参数中选择了6个参数用于储层综合评价,分别为变异系数、泥质含量、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确定了各参数的权系数。在计算储层综合评价指标值的基础上,采用拐点法确定储层综合评价的分类阈值,进而对葡萄花油田进行了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葡北地区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葡南地区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6.
选择页岩气勘探有利区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其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针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具有埋藏生烃史复杂、热演化程度高、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等特征,筛选出了页岩含气量、页岩有效厚度、有机碳含量等12项海相页岩气选区关键评价指标。鉴于该区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指标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不易分组分类,再加上评价指标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9等级判断矩阵缺乏一致性,导致评价指标权重难以精确确定。为此,根据改进层次分析法原理,在3等级的比较判断调查基础上,构造出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一致性判断矩阵,同时提出了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确定改进特征向量法;鉴于主、客观赋权法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综合页岩气选区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确定法,并以四川盆地5个海相页岩气区块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结论认为:改进的特征向量法克服了层次分析法、特征向量法中判断矩阵的不足,而采用综合权重确定法获得的评价指标权重更能准确体现各评价指标对页岩气选区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7.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和安全关系到整个水下油气生产的效率和安全。通过研究水下采油树海试过程,结合其结构及功能,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AHP)从运输吊装性、安装回收性、功能性和ROV操作性4个方面构建水下采油树海试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比较法和标度法构建相应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模糊综合分析方法,对水下采油树系统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获得其综合性能及分项性能,定量评判水下采油树。研究结果对水下采油树海试数据采集及定量评价水下采油树性能具有指导意义,评价结果可为水下采油树海试后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外石油公司项目投资决策管理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国外石油公司在项目投资决策方面的做法,即项目管理重在投资决策管理,项目投资决策管理重在评价。比较了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投资决策程序,认为我国石油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制定一套较完整、规范、科学的工作体系,以不断改进投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海上油田开发特点和典型聚合物驱油藏的开发实践,建立包括驱替效率、降水效果和增油效果评价指标等三方面的聚合物驱效果评价指标集;考虑油田在聚合物驱投入、产出过程中经济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经济极限吨聚增油量与原油价格的关系,提出以吨聚增油量为基础的效果分级评价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各个效果评价指标的四级评价标准。实际油田应用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的效果,定性半定量地确定聚合物驱的开发水平,对海上油田聚合物驱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