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郝秀云  刘文达 《黄金》1999,20(4):8-11
紫金山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发现的大型金铜矿床。该矿床成矿与地层关系不大,主要受多期次复合岩体、火山-次火山岩体和隐爆角砾岩控制,围岩蚀变和矿化具多期次的叠加特点。矿床就位于统一的构造空间内,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为主)矿床。  相似文献   

2.
湖南茶盘元铜铅矿位于塔山岩体北西侧接触带,已知矿脉赋存于北东向断裂中。通过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推断该矿床为与岩浆岩有关的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该矿床找矿标志明显,有扩大矿床规模的找矿前景,深部是寻找高温热液型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阿和栏杆银铅矿床位于西昆仑山腹地,麻扎-康西瓦缝合带,A1区Ⅳ号矿体赋存于F9断层与F13断层在延伸方向上交汇部位。据区内构造、岩浆、变质作用与矿区地质特征研究,初步判定该矿床大致经历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成矿阶段。详细为:首先,岩浆活动为铅锌(银)成矿提供物源和热源,构造提供成矿流体运移通道和矿体储存空间,形成先期银铅矿体。其次,变质作用叠加先期矿体,中温热液型银铅矿体得以定型。再次,区域构造作用使矿区隆起,接受表生期成矿作用叠加,形成了现今矿体构架。  相似文献   

4.
索尔库都克铜钼矿与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该矿床既具有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也具备火山岩热液矿床的特点,矿床既不同于典型矽卡岩矿床,也不同于非矽卡岩化火山热液矿床,是在特定的地质和成矿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官房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南澜沧江火山岩段北段,属云县-景谷(火山弧)铜多金属成矿带,是该区最具代表性的玄武岩铜矿床,储量达中型规模。对矿区内矿石的33种微量元素进行聚类分析与R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经过聚类分析,33种微量元素可分为基性岩元素组合、中低温矿化元素组合、中酸性岩相关元素及中高温矿化元素组合;R型因子分析得到F1、F2、F3、F4四类元素组合因子。其中,聚类分析与R型因子分析的元素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能够代表矿床的成矿过程,即成矿分为热液成矿期和中低温地下水热液改造期两个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该矿床属于隐伏岩体及岩浆作用有明显成因联系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武山铜矿床Cu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大型铜矿山,由南、北两个矿带组成;南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碳酸盐岩类围岩接触带上,北矿带矿体主要赋存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间,石炭系黄龙组至二叠系栖霞组的层间破碎带中。近期使用多接受电感耦合质谱仪(MC-ICP-MS)精确测定了武山铜矿床铜同位素,其测试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成矿铜元素的示踪,武山铜矿床δ65Cu值分布范围为-0.38‰~0.82‰;其中南矿带矽卡岩型矿石的δ65Cu同位素(-0.02‰~0.66‰)分布特征与前人研究的接触带型铜矿床的铜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相近,表明南矿带是形成于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北矿带含铜黄铁矿和含铜碳酸盐类矿石的δ65Cu(0.04‰~0.82‰)分布特征与高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的铜同位素变化范围相近,表明武山铜矿北矿带与岩浆热液作用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高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二道河子矿床是得尔布干深断裂带北东侧发现的一个银铅锌矿床,具有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区域地层在NW-SE向水平挤压力作用下,沿莫尔道嘎-上护林一带经多次形变后产生弯曲、倒转,发育中生界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及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岩性主要由火山岩-碎屑岩组成,二者呈不整合接触。主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断裂破碎带中,受NW和NNW向张性断裂控制;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及黄铁矿等。成矿过程如下:火山活动晚期,酸性熔浆携带着Pb、Zn、Ac等有用元素变为中低温热液,沿早期形成的NNE、NW、NWW向张性断裂破碎带上侵,在NW向构造及派生次一级构造的有利部位富集成矿。通过对该矿区地质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是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的构造-热液改造型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并提出了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鄂拉山口银铅锌矿床的发现是近几年来在青海省鄂拉山成矿带上找矿的重大突破。该矿床主要产于晚三叠世(鄂拉山组)陆相火山岩地层中。以鄂拉山口银铅锌矿区多年勘查成果为依据,从地层、构造、火成岩、围岩蚀变、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等方面,对鄂拉山银铅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具备良好的找矿前景。矿床成因受火山喷发-喷溢及酸性熔岩的影响,矿体产于复杂的(流纹质、安山质和英安质)火山角砾凝灰熔岩组合中,形成以硫铁矿化为主的铜银铅锌矿化体,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后期NW向断裂及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最终形成了受火山机构和NW向断裂控制的矿床格局,综合分析,该矿床属于陆相火山-次火山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谢平军 《甘肃冶金》2011,33(2):92-94,98
窑沟铅矿床位于祁吕狐西翼双朋喜-新堡复背斜南翼东段,其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具有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研究本区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窑沟铅矿床的成矿期次、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探讨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厘定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矿床近矿体蚀变灰岩和热液成因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及成矿不同期次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手段,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温度和盐度测试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大量天水混入;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特征,成矿从早期到晚期流体降温趋势明显.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于远接触端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小东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西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地层中,含矿岩石为石英脉及方解石绢云千枚岩、白云质绢云千枚岩、白云质砂岩夹灰岩,矿体受层位及层间破碎带控制,矿化强弱与石英脉的发育关系密切。矿石成分简单,具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特点,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吉林东部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东部(延边)已探明大、中、小型金矿床(点) 39处, 是我国中生代火山岩热液型金矿床典型成矿区之一。通过对本区金矿地质特征研究及成矿作用分析表明: 区内矿床的形成在时空分布上与中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 区内赋矿围岩主要有遭受区域强烈蚀变的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各类火山岩和受区域构造控制的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或花岗斑岩);金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 成矿溶液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和龙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分析,以5个典型多金属矿床的调查研究为突破口,对矿床(点)的空间、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区矿床(点)分布具有种类众多范围广、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时代广、持续时间长的特征,矿床(点)分布与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地质因素关系密切,形成时代可划分为新太古代、晋宁期、华力西晚期和燕山早期4个阶段。以成矿作用、成矿时代、赋矿围岩、矿体空间形态为基础,划分出新太古代绿岩带型热液金矿床、新太古代绿岩带沉积变质铁矿床、晋宁期热液型银矿床、华力西晚期热液型钼矿床、燕山早期构造破碎蚀变和石英脉型热液金矿床、燕山早期斑岩型钼矿床6种类型。最后提出了该区找矿目标、主攻矿种,以及勘查技术部署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石井金银矿位于吉林东南部,矿床赋存在侏罗系屯田营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由2条金银矿化带和14条矿(化)体组成,受火山岩和断裂控制明显,矿化富集作用与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工业类型为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利用化探和地质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找矿是该类型矿产勘查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多重找矿标志建立和筛选是寻找和发现矿床的重要线索。建议加强对8号矿体的进一步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青海东昆仑西段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极为优越。在梳理国内外金矿分类的基础上,开展了东昆仑西段金矿成因类型厘定和主要类型金矿成矿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金矿成因类型有造山型、接触交代型、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和机械沉积型,造山型金矿是区内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金矿成矿模式表现为:三叠纪碰撞—后碰撞阶段,区域壳幔相互作用强烈,形成幔壳源花岗岩及与其有关的金矿成矿系统。主要金矿类型有接触交代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分别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和岩体顶部;在造山作用下,早期形成的韧性剪切带重复活动,控制了造山型金矿的形成,经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作用以后,区域持续处于陆内发展(盆山转换),山脉强烈隆升,在新生代形成砂金矿。  相似文献   

16.
枣子沟金矿床是西秦岭西段近年来勘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该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及岩浆岩等因素的制约,矿床属中低温同生沉积、变质改造及岩浆热液叠加的多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7.
李家沟金矿床位于"勉略宁三角地区"东南部鸡公石向斜南翼,矿体产于下震旦统雪花太坪组硅化白云岩中,在圈出的四十几个金矿(化)体中主要有细脉浸染碳酸盐岩型金矿体和石英脉型金矿体,其分别受北东东向断裂F2和X型的北东、北西向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8.
460金矿床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一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星星峡—旱山微板块之黄山—红石山—路井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区内金矿化受构造、岩浆岩、地层和变质作用的共同控制,为多期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热液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及含矿围岩,其次为岩浆,成矿时代为华力西中、晚期。金矿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矿脉有110多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条金矿脉,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同位素地球化学、包裹体测试及原生晕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合室内综合研究,总结了金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了各矿脉原生晕分带及构造叠加晕特征,建立了地球化学原生晕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10条金矿脉深部可能赋存有21条盲矿体,经钻孔验证,见矿良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别鲁阿嘎西金矿床的区域地质概况,通过分析别鲁阿嘎西金矿床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特征,以及脉岩与矿脉的时空关系,探讨了别鲁阿嘎西金矿床的成因,认为成因类型属于中高温多源热液交代石英脉型及破碎蚀变岩型.该区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特征显示,别鲁阿嘎西金矿床的形成与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的含矿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