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刺、中药、针药结合戒毒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比较针刺、中药、针药结合疗法对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6例海洛因依赖者以上述三种疗法戒断,并与西药对症治疗对照,动态观察20d的戒断症状记分。结果 戒断治疗48h时,针刺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到72h时针刺组优于其他各组;P<0.05-P<0.01。但各组在戒断前3d均不能完全改善戒断症状。结论 针刺、中药、针药结合疗法脱毒具有一定疗效,以针刺疗法效果明显,但均不能完全改善激烈的戒断症状。针刺与中药的结合不一定都出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赵洁  杨育慈  唐英  徐潇蓉  赵虹 《新中医》2017,49(9):122-124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针药结合3种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各30例。针刺组予风池(双),印堂,迎香(双),合谷(双),足三里(双),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等针刺治疗;中药组予中药汤剂通窍方治疗;针药结合组予针刺结合中药治疗,针刺治疗同针刺组,中药治疗同中药组。观察3组各疗程症状及体征并给予评分,进行3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治疗症状积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结束时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与第1疗程结束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结束时,3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针药结合组疗效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疗程针药结合组疗效高于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组相较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每个疗程的症状改善最明显,针刺组第1疗程疗效和针药组相当,中药组症状情况从第2疗程开始明显改善,第3疗程针刺组和中药组疗效相当,且针药结合组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针药结合性激素序贯疗法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入组9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针药组(针刺加中药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药+针药治疗)各30例,西药组予倍美力序贯治疗,针药组予针刺张氏腹三针合中药颗粒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结合西药组和针药组治疗方法,并运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FSH、E2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血清FSH水平较西药治疗组明显降低,血清E2水平则明显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使血清FSH水平更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性激素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起效快,针药结合治疗对卵巢早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宁心安神中药组方联合针灸推拿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以期为失眠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中药组予以宁心安神中药组方,1剂/d,针刺组予以针刺四神聪、印堂、安眠、太阳穴,1次/3 d,4次为1个疗程,联合组予以宁心安神中药组方联合针刺四神聪、印堂、安眠、太阳穴,治疗方法同中药组及针刺组,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3 d。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疗效。结果:我们发现:联合组有效率100%,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通过秩和检验,三组比较,χ2 =7.493,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与针刺组比较,Z=-2.579,P=0.00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联合组优于针刺组;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PSQI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入睡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暂碍、日间功能、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后,P<0.05,说明三组比较PSQI各项评分,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与中药组比较,P<0.05;联合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说明,联合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结论:宁心安神中药组方及针刺治疗均能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但是二者联合优于单纯中药或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4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运用针药并用疗法(治疗组)、中药疗法(对照组1)、针刺疗法(对照组2)治疗后,对视力、视野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及3种治疗方法的组间比较。结果:①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而对照组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视野的组内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和2(P0.05),对照组1和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针刺组、单纯针刺及单纯中药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中药加针刺组治疗有效率为96%,单纯针刺组治疗有效率为80%,单纯中药治疗组有效率为74%。结论:表明中药加针刺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中药治疗,针药结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和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海洛因依赖者分别以针刺、中药、针药结合疗法戒断,并与西药治疗对照,动态观察20 d的戒断症状记分.戒断治疗48 h时,针刺的疗效优于西药(P<0.05);治疗到72 h时针刺优于其他各种方法(P<0.01).针刺、中药、针药结合疗法脱毒具有一定疗效,以针刺疗法效果明显,但治疗开始后3 d内均不能完全改善戒断症状,也不能完全改善激烈的戒断症状.针刺与中药的结合应用未出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结合针刺的方法治疗,与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5%,中药热敷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分别与后两组比较,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治疗组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中药热敷组和针刺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枇杷清肺饮、阳明二经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12-27岁的青少年患者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三组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中药组内服枇杷清肺饮,针刺组用毫针选取单纯合谷、迎香、四白、地仓、曲池、天枢等穴位针灸,针药结合组则以枇杷清肺饮及针刺结合.枇杷清肺饮每日早晚内服一次,针刺穴位下针得气后,一次持续30分钟,每5分钟行针一次,适当泻法,隔天行刺一次,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以1个月为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都取得一定的疗效,针药结合组疗效最佳.针药结合组在改善寻常痤疮的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和结节等方面;改善面部皮损炎症等方面和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这三项指标与其它两组有明显性差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三种治疗方法都可减少寻常型痤疮的丘疹刺头,改善皮损的严重程度和减轻其炎症,但总体上来说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其它两组.针药结合组改善患者的体质,同时加强治疗效力.中药攻其内,针灸攻其个,针药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去势大鼠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内雌激素受体(ER)水平的影响。方法:以雌性成年未孕SD大鼠为对象,设更年I号组、针刺组、针药结合组、更年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E2、FSH、LH的含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内ER的含量。结果:(1)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FSH和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组大鼠E2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FSH和LH水平明显下降,但以针药结合组作用最为显著。(2)去势后大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ER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经针刺或更年I号及针药结合治疗后3组大鼠淋巴细胞ER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上升,但以针药结合组作用最为明显,与更年I号和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更年康对照组对淋巴细胞ER无明显影响。结论:针刺和更年I号不仅能提高去势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LH、FSH水平,而且可以上调免疫细胞ER的含量,而针药结合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采用记分法,通过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同时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5.0%,中药组总有效率77.5%,针灸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和中药组、针灸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针药组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内皮素等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中药、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药结合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40例、中药组40例和针灸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针药组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改变明显优于中药组和针灸组。结论:针药结合对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黏、聚状态优于单纯中药、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药物熏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熏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临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针刺配合药物熏蒸法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两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McG ill疼痛量表的测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PR I总分差值、感觉分差值、PR I分差值、VA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镇痛效果要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药物熏蒸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性高,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擦剂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1例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对照组)和针灸配合中药擦剂组(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擦剂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0 d(1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1.25%,治疗组有效率93.8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疏经活络、通痹止痛,中药外擦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两种方法配合治疗骨质增生症具有作用直接、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不寐证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80%,治疗组有效率93.9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9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又分为中药观察组、针刺观察组和联合观察组。对照组予消炎止痛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中药组使用中药辨证施治,针刺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单纯气虚血瘀型针刺效果好,伴有阴虚或阳虚者使用中药优于针刺。结论:中药和针刺治疗可以明显缓解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症状,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张静 《光明中医》2016,(16):2392-239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痛经安汤、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痛经安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疼痛症状积分、痛经伴随症状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能产生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加电针与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电针组(35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加电针组采用口服通窍活血汤煎剂结合针刺加电针颈部夹脊穴治疗,西药组采用前列地尔及强的松治疗;两组皆10 d为1个疗程。结果:两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听力改善效果,中药加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4%,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耳鸣改善效果进行比较,中药加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眩晕改善效果,中药加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4.1%,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中药加电针组在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方面较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加电针与西药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有显著疗效,且中药加电针疗效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药物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西药组对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等改善不明显,而针药组对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等指标改善明显,有显著差异。且针药组患者的神志、语言、运动功能恢复较西药组完全。结论 说明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比单纯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10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结果]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35例与中药治疗35例、针灸治疗35例。其有效率分别为97.1%和91.4%、94.3%。[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比单独服用中药治疗或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