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3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含铂方案化疗疗效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67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miR-935的表达量。采用χ~2检验分析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记录患者总生存时间(OS),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因素。[结果]肿瘤组织中miR-93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高表达率为63.76%。miR-935表达量与肿瘤分化、N分期、TNM分期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经过4周期含铂方案的化疗,239例(65.12%)患者化疗有效,128例(34.88%)患者化疗无效。有效组患者肿瘤组织miR-935表达量明显低于无效组患者(P0.05)。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miR-935低表达组患者PFS较高表达组患者更长(log-rank:χ~2=5.961,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化疗疗效以及肿瘤组织miR-935表达量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iR-935的高表达与含铂方案近期化疗疗效和预后较差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OXC10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对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264例患者胃癌病理切片中HOXC10的表达水平,采用χ~2检验分析胃癌组织中HOXC1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HOXC10表达水平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总生存期(OS)的关系。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患者5年内复发或死亡风险的模型。结果与HOXC10高表达组相比,HOXC10低表达组的RFS和OS更长(P0.05),病理分化程度更好(P=0.001),淋巴结转移更少(P=0.001),TNM分期更早(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Lauren分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HOXC10表达水平均与RFS及O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Lauren分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HOXC10表达水平均与RFS及OS显著相关(P0.05)。基于传统临床病理特征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基于HOXC10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胃癌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或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XC10低表达的胃癌患者的Lauren分型以肠型为主,分化程度较好,TNM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较少,预后较好。HOXC10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在淋巴结转移情况不明时,以HOXC10为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辅助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croRNA(miRNA)-21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血浆中的抑癌症机制及与外周血Th1/Th2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胃癌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以及两组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其与miRNA-21表达的关系。结果 miRNA-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均P0.05);研究组miRNA-21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及血浆中miRNA-21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胃癌癌旁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浆中miRNA-21表达与外周血中Th1细胞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外周血中Th2细胞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miRNA-21在胃癌组织中及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miRNA-21具有显著的促癌功能,其促癌的机制可能与影响体内Th1/Th2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内白细胞介素-9(interleukin-9,IL-9)、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病情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9例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IL-9、CXCR1表达,分析IL-9、CXCR1表达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有效癌症组织标本79例、癌旁组织标本79例,胃癌组织内IL-9、CXCR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IL-9与CXCR1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内IL-9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CXCR1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患者IL-9、CXCR1阳性表达者预后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IL-9表达、CXCR1表达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IL-9、CXCR1阳性表达明显升高,IL-9、CXCR1表达与胃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关,IL-9、CXCR1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circCSPP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8例,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ircCSPP1表达水平,评价circCSPP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ircCSPP1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关系;Cox回归分析评价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circCSPP1在TNM分期为Ⅰ~Ⅱ期、Ⅲ~Ⅳ期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08±0.17、3.29±0.27、1.01±0.12,即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F=4.292,P=0.005)。circCSP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其他器官转移有关(P<0.05)。circCSPP1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circCSPP1高表达组患者(χ2=5.332,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肿瘤直径≥5 cm、浸润深度T3~T4<...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FOXP1和PKD2蛋白表达变化,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80例,取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定量检测FOXP1、PKD2 mRNA表达量,并分析二者表达量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FOXP1和PKD2蛋白的表达,分析FOXP1、PKD2蛋白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FOXP1、PKD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FOXP1与PKD2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563,P0.005)。胃癌组织中FOXP1蛋白表达与患者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3年生存情况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PKD2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3年生存情况有关(P0.05)。FOXP1、PKD2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转录因子FOXP1和PKD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进展,影响胃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85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联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癌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iRNA-185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资料特征下miRNA-185表达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miRNA-185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185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176±0.085 vs 0.364±0.113,P<0.05),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小特征下miRNA-185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miRNA-185在Ⅲ~Ⅳ期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更低(P均<0.05)。对评估术后肿瘤是否进展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185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16~0.923,灵敏度为70.21%,特异性为83.23%,多因素Cox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 (HR=2.417, 95%CI:1.362~4.289),miRNA-185低表达(HR=3.121, 95%CI:1.603~6.077)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miRNA-18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并能作为潜在的评估结直肠癌术后无进展生存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8(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8,MCM8)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CM8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MCM8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2.9%(78/8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45.2%(3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M8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MCM8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者总生存期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MCM8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CM8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总生存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上皮转录调控因子(ESE)-3转录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行胃癌根治术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SE-3、CD133蛋白表达情况,并检测术前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水平,分析胃癌组织ESE-3、CD133及NLR、P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NLR及ESE-3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ESE-3阳性表达(8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4.9%,P0.05),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胃癌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为51.2%,癌旁组织均为阴性;胃癌组织ESE-3表达阳性率与患者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胃癌组织CD133表达阳性率、NLR高水平及PLR高水平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ESE-3阴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优于阳性表达患者,NLR低水平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优于NLR高水平患者(P0.05)。结论 NLR及ESE-3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ESE-3可能是胃癌一种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ZEB)1-反义链(AS)1的表达及其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120例为研究组,收集患者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EB1-AS1的表达情况;分析ZEB1-AS1高低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ZEB1-AS1高低表达与铂类化疗客观有效率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ZEB1-AS1与5年生存期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ZEB1-AS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ZEB1-AS1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不相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ZEB1-AS1低表达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ZEB1-AS1高表达患者(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ZEB1-AS1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ZEB1-AS1低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TNM分期Ⅳ期、淋巴结转移、化疗无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IP30、Vav3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胃癌切除术病人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TIP30、Vav3表达情况。随访3年,记录病人死亡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TIP30、Vav3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2~46个月),死亡48例,存活52例。癌组织的TIP30表达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 0. 01),Vav3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 0. 01)。TIP30阳性表达组和Vav3阳性表达组病人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与阴性表达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病人预后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TIP30、Vav3的表达有关(P 0. 05或P 0. 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IP30及Vav3的表达、TNM分期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IP30、Vav3及联合应用预测胃癌预后的AUC分别为0. 834、0. 712、0. 893。结论胃癌组织中TIP30、Vav3表达异常,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等病理参数存在相关性,是预测胃癌不良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NA-200c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作为肝癌组,9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NA-200c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miRNA-200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血清miRNA-200c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miRNA-200c水平明显低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miRNA-200c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硬化、肿瘤直径无关(P>0.05)。血清miRNA-200c水平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811,95%CI为0.808~0.814,诊断界值为0.51,灵敏度为91.02%,特异度为69.53%。血清miRNA-200c水平以ROC曲线诊断临界值0.51为界,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NA-200c水平降低,血清miRNA-200c水平与老年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老年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内皮标志物(TEM)7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12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EM7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分析TEM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TEM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21.252,P<0.001)。TEM7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胃壁、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癌变部位、肿瘤直径及术后是否辅助治疗无关(P>0.05)。生存曲线显示,TEM7阳性表达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短于TEM7阴性表达患者(Log-rankχ2=8.820,P=0.003);TEM7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短于TEM7阴性表达患者(Log-rankχ2=5.506,P=0.019)。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TEM7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HR=4.178、5.613,95%CI为1.654~10.8...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结肠癌组织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多元因素。[结果]结肠癌组织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组织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PD-1高表达组(n=67)3年累计生存率(67.2%)及中位生存时间(20.2个月)均明显低于PD-1低表达组(88.9%)及中位生存时间(31.6个月)(P<0.05)。PD-L1高表达组3年累计生存率(71.0%)及中位生存时间(21.5个月)均明显低于PD-L1低表达组(92.0%)及中位生存时间(32.2个月)(P<0.05);TNM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浸润深度深、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PD-1蛋白和PD-L1蛋白表达阳性均为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micro RNA-200c表达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接受肺叶切除、全肺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NSCLC患者100例,均经病理确诊。根据癌组织中micro RNA-200c水平将患者分为micro RNA-200c低表达组(40例)和micro RNA-200c高表达组(60例),分析micro RNA-200c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分析NSCLC组织中micro RNA-200c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micro RNA-200c在NSCLC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65±2.01 vs 4.01±0.88,P 0.05)。NSCLC组织中micro RNA-200c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嗜酒史、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无关(均P 0.05),与TNM分期、N分期有关(均P 0.0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N1~N2期)、micro RNA-200c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均P 0.05)。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显示,NSCLC组织中micro RNA-200c高表达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显著低于micro RNA-200c低表达组(均P 0.05)。结论:肺癌组织中micro RNA-200c高表达不利于NSCLC患者预后,其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中CDC25A、CerbB-2及P27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作为胃癌组。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胃炎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患者的胃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C25A、CerbB-2及P2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各项指标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CDC25A、CerbB-2阳性率相比对照组较高,而P27阳性率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胃黏膜组织CDC25A阳性率相比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胃黏膜组织较低(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为黏膜组织CerbB-2阳性率相比无淋巴结转移胃黏膜组织较高(均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胃黏膜组织P27阳性率相比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胃黏膜组织较高(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CDC25A、CerbB-2存在明显高表达,而P27存在显著低表达,且CDC25A、P27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相关,CerbB-2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ULC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分子机制.方法取2012-12/2017-02医院收治胃癌患者4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取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癌症组织与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ULC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42例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ULC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0.41±0.12 vs 0.20±0.10,P0.05);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 N A HULC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链非编码RNA HULC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HULC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关系密切(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ULC表达呈高表达,并且与临床病理资料具有紧密的联系,能判断胃癌肿瘤的恶性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微小RNA(miRNA)-30c(miRNA-30c)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35例,经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获得癌组织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癌组织miRNA-30c相对水平。不同临床和病理因素患者癌组织miRNA-30c水平高低的风险比(OR)和95%可信区间(CI)采用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最小乘积法评价患者的生存率,不同miRNA-30c水平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35例HCC患者癌组织miRNA-30c相对水平为0.6,95%CI为0.3~0.6,其中癌组织miRNA-30c相对水平低于0.6者13例,大于0.6者22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肝炎病史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高低患者癌组织miRNA-30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7例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组织miRNA-30c水平为(0.2±0.0),显著低于18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0.8±0.1),P0.05】;调整后的风险比(OR)=5.4,95%CI:1.2~20.1;癌组织miRNA-30c高水平患者总生存期为(14.5±6.7)个月,95%CI为11.0~28.4个月,显著长于低水平患者【(7.9±1.5)个月,95%CI为3.2~10.7个月,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HCC患者癌组织miRNA-30c相对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其是否可作为潜在的PLC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标志物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LncRNA AFAP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LncRNA AFAP1-AS1的表达量。分析LncRNA AFAP1-AS1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LncRNA AFAP1-AS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cRNA AFAP1-AS1表达量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有关(P0.05)。通过为期3年的随访,51例(60.71%)NSCLC患者死亡,33例(39.29%)患者存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AFAP1-AS1、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NSCLC患者3a生存期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LncRNA AFAP1-AS12.52、NSCLC组织高分化、TNM分期Ⅲ~Ⅳ期和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ncRNA AFAP1-AS1在NSCLC患者组织中表达量升高,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微小RNA(miRNA)-340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4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miRNA-340。结果胃癌组织中miRNA-340的表达量为2.39±0.51、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2.65±0.43,两者相比,P<0.01;胃癌组织中miRNA-340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大体类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NA-340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胃癌的恶性表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