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延续性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教育,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HbA1c水平,记录患者治疗后的ESCA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bA1c、2h PG和FB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下运用多媒体教育对初诊2型糖尿病启用胰岛素注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启用胰岛素注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2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变化、胰岛素知识技能掌握、护理满意度以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的FPG、2 h PG以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胰岛素知识与技能掌握、护理满意度以及自我管理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启用胰岛素注射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利用微信多媒体平台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加强自我管理能力,能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9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饮食习惯、心理调控、坚持规律运动以及用药习惯等知识掌握情况各项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F、RP、BP、CH、SF、RE、MH以及VT等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FPG、2 hPG以及HbA1c水平对无差异(P0.05);护理后上述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93.75%)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掌握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血糖效果良好,且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采取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对其生活方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对比血糖水平、依从性、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PG、2 hP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按时复查、自我监测、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方面的依从率、健康生活方式评分、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门诊护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降低血糖水平,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初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开展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前SDSCA-6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较低;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DSCA-6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健康教育FPG、2 hPG、HbAlc前较高(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FPG、2 hPG、HbA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首次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其依从性,并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以治疗依从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1.7%;另外,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HbA1c、FBG、2 hPB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期间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n=44)单纯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组(n=44)在此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BG、HbA1c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躯体症状、生理情况、睡眠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岛素泵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脑损伤康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脑损伤康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患者,分别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胰岛素皮下多次注射,而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bA1c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低(P0.05),以及观察组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FBG、PB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水平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及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老年脑损伤康复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传统皮下多次注射效果显著,更为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家庭护理干预对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型糖尿病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之上与患儿家属进行协同并展开家庭护理干预。对所有患儿展开为期24周的跟踪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换护理效果,评价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在儿童糖尿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治疗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4周,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儿童期糖尿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能够促进患儿治疗依从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62例初发T2DM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者的FPG、2hPG、空腹C肽、HbA1c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 or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率甘精胰岛素组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甘精胰岛素组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可有效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联合瑞格列奈治疗,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 2组治疗前HbA1c、2 hFBG及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1c、2 hFBG及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8 d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甘精胰岛素基础上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血糖波动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GLT-2抑制剂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Cchemerin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联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和Chemerin水平,检测治疗前后的体质量、BMI、空腹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 h PG、HbA1c、胰岛素用量、Chemerin、体质量、BMI、FINS和HOMA-IR较治疗前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 A1c、胰岛素用量、Chemerin、体质量、BMI、FINS和HOMA-IR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SGLT-2抑制剂治疗可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血清Chemerin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HbA1c水平,以及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地特胰岛素(Det)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住院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Det联合瑞格列奈组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FBG、2hB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增加情况和依从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FBG、2hBG、HbA1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Det联合瑞格列奈组和预混人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080、0.150,体重增加发生率分别为0.029、0.035,治疗依从率分别为0.893、0.679。结论Det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显著降低新诊断的住院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学指导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参与该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诊疗模式,观察组在常规诊疗模式基础上给予药学指导,干预3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用药依从性Morisky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的FBG、2 hPBG、HbA1c、SBP、DBP及Mori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FBG、2 hPBG、HbA1c、SBP、DBP及Morisk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较干预前,FBG、2hPBG、SBP及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和Morisky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FBG、2 hPBG、HbA1c、SBP、DBP及Morisk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药学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将54例预混胰岛素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加用甘精胰岛素组(A组)、加用中效胰岛素组(B组)及强化治疗组(C组)。治疗12周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每天各时点指尖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依从性。发现三组均可以获得较好的血糖控制,HbA1c明显下降。A组凌晨2点血糖比B组及C组更安全,A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提示预混胰岛素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12月于该院接收胰岛素注射治疗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基础组,予以其常规护理,再将2019年1—6月接收的46例作为路径组,予以其CNP护理。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胰岛素注射知识评分。结果护理后,路径组FPG、2 h PG、HbA1c水平均较基础组低;同时,路径组胰岛素注射知识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CNP用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增强其对胰岛素注射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份,共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患者血糖指标优化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延续性护理。护理干预6个月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值(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 hPBG、HbA1c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其中观察组FBG、2 hPB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前升高,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4年4月期间该院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剂量2.0~40.0 IU/次,1次/d,90 d/疗程;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口服格列美脲,剂量1.0~6.0mg/次,1次/d,90d/疗程;口服阿卡波糖,剂量50~200 mg/次,3次/d,90 d/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的改善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OGTT时2 h血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FPG、HbA1c、OGTT时2 h血糖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2.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68.00%,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44.00%、生活质量好评率为94.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提高疗效,治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