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铁抉择     
作为世界钢铁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对于钢铁市场的调控足以引起全球钢铁市场的骚动。面对逐步消减出口退税以来钢价上涨的因素,国际铁矿石生产国亦闻风而动,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我国钢铁行业的落后产能比例大,这也为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埋下了苦果,更为可怕的是,铁  相似文献   

2.
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钢铁大国,并非钢铁强国。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回转。然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面对高库存、低售价、缺乏铁矿石与海运市场主动权等问题,中国钢铁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的一场"革命"。在世界经济反转时期,中国钢铁企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加快实质性兼并重组步伐,推进各项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生产运行成本,确保中国钢铁企业在后经济危机时代赢得国际市场份额,永挺前进脊梁。  相似文献   

3.
钢铁业呈现四大特征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为中国钢铁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003年上半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4.3亿吨,比2002年同期增加了3.9%,其中亚洲地区钢铁产量增幅最大,达12.1%.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3年全球钢铁市场的需求量将达到8.41亿吨,比2002年增加4.8%左右.2000年~2010年是全球钢铁产业的黄金10年,在此期间,全球钢铁市场将增加近3亿吨的消费,至2010年全球钢铁消费量将超过11亿吨.需求量和产量的双双增长引发了全球主要钢铁市场价格的上涨,钢铁价格的上扬促成了利润的增长,全球主要钢铁公司的经营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中国目前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全球钢市走旺对我国钢铁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水涨船高,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市场造成重要影响,国际铁矿石年度谈判模式2009年一朝打破,虽经一年多时间却仍未形成新定价模式,中国钢铁业因此遭遇巨大挑战,不仅因为矿石高价位运行,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仍难成形,临时定价可能将维持数年的时间,还因为中国钢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中国对策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铁矿石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涨价”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无奈选择。2006年19%的涨幅使中国多支付了120亿元的成本。反观日本,因为用30年完成铁矿石战略,日本钢企对铁矿石原料涨价却并不着急。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备受关注的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日前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从2005年4月1日起,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扬71.5%,大大超出国内业界涨幅在30%~50%的预期。目前中国5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宝钢代表中国钢厂达成的这一协议表明,中国钢铁业已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的“天价”。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铁矿石进口价上涨,对中小型钢企来说是灾难,而对大型钢企来说却是压力与机会并存。下游行业虽然总体来说受到一定影响,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巴西CVRD公司达成了2005年度铁矿石涨幅71.5%后,韩国浦项公司首先接受了这一结果。尽管宝钢认为这一涨幅“超出了钢铁业能承受的范围,必将对全球钢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还是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要求。有分析师称,尽管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采购份额大幅提升,但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格局在短期内还难有根本改变。按2004年进口数据推算,这一涨价将侵蚀中国钢铁行业三成的利润。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的纵向看中国钢铁:最大钢铁生产国、最大钢铁消费国、最大钢铁净进口国、最大铁矿石进口国,摘得这些"桂冠"的同时,中国也顶着"钢铁能耗全球第一"的帽子,在主要炼钢国中,中国吨钢能耗排在首位. 从行业的横向看钢铁企业:铁矿资源紧缺,自给率偏低,严重依赖进口,加上钢铁企业在资源紧缺、市场容量有限的竞争下竞相压价,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全国大小报刊都刊登这样的新闻:以宝钢为代表的16家中国钢厂成功地阻止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公司坚持加收铁矿石海运费差价的要求.从而最终将中国今年铁矿石涨价幅度锁定在71.5%的比例。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国钢铁业取得的一项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国钢铁在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增大。  相似文献   

11.
严重产能过剩让中国钢铁业遭遇"寒冬",精致化发展成为钢铁企业未来的转型方向。2013年刚刚开始,伴随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大起大落、欧盟"钢铁行动"序幕的拉开,"唱盛"和"唱衰"钢铁行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中国钢铁业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2.
钢铁业转型"养猪种菜",一时间成为笑谈,且不论消息是否属实夸大,其背后却深刻地折射着钢铁业正在面临的艰难。去年的四季度对于中国的钢铁行业来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寒冬,由于决定钢厂成本的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变化的严重不同步,钢铁业在四季度几乎全行业的亏损吞噬了约全年的利润。华泰联合证券的数据显示,去  相似文献   

13.
铁矿石谈判风云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起伏跌宕,几乎打破几十年来有效运转的铁矿石贸易谈判机制“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处于自‘二战’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期。”国际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表示,“第一个黄金期从1945年开始,到1975年结束,由日本钢铁业主导。第二个黄金期从1995年开始,正在由中国主导。”他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快速增长的状况还会持续。BHP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向到会媒体广泛散布了他们这一观点。有中国主要钢铁厂商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岚 《改革与战略》2012,28(4):209-212
近些年来,钢铁业所具有的特征使国际钢铁企业纷纷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调整,更多地以兼并、联合扩大产能等合作竞争方式来参与全球竞争。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其竞争力离钢铁强国还有较大差距。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中国钢铁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出发,在现有战略联盟实践的基础上,抓住全球钢铁业整合浪潮的机遇,通过各种有效的扩张方式,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狄晟  庄以群 《中国经贸》2011,(13):64-66
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经济波动必然影响钢铁业的发展。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钢铁行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世界鹄体钢铁需求、价格和产量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  相似文献   

17.
备受关注的2008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就要启幕了。据了解,宝钢、武钢、鞍钢等钢企都将派员参加。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钢企希望能维持现有的铁矿石价格不变,并表示10%-30%的涨幅是中国钢铁行业可以接受的底线;而各国际巨头却认定来年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且中国钢企利润依然巨大,铁矿石价格上涨理所当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随着中国的钢铁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世界铁矿石主产国之一,中国铁矿石的进口量近年来竟接近世界铁矿石进口总量的一半.伴随而来的是进口价格的水涨船高.中国钢铁行业越来越体会到价格的压力.尤其是2010年初,三大矿山的漫天要价与中国钢铁企业谈判的失败令业内深思.这启示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开源节流,并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捭阖,建立铁矿石国家战略储备以综合应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贸》2006,(9):42-42
2月28日宝钢代表中国钢铁业界同意新一财年铁矿石价格,涨幅为71.5%,6天前日本新日铁与巴西CVRD公司率先就此达成协议。3月下旬国内钢铁市场价格攀上此轮高速发展周期的最高点。3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加大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力度、抑制钢铁生产能力盲目扩张。4月1日税则号为72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年底到现在,中国与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价格谈判已经进入了第六轮,其旷日持久可谓史无前例。而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遭遇的种种曲折,正折射出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尽管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行业前4强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却只有15%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巴西、韩国等国家,也远远低于美国、印度等国60%多的产业集中度。“小、散、乱”的行业现状严重制约了中国钢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钢铁要过大关,就是要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粗钢总产量3.49亿吨,钢材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