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州市水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郑州市水安全现状,提出以水供需安全、水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安全和灾害防治安全作为水安全评价的准则,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郑州市的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郑州市的水供需安全度较低;灾害防治安全度变化较大,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环境和社会经济安全度处于稳定水平;2000年郑州市水安全隶属于基本安全的临界状态,2005年较2000年有所提高,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并引发严峻的水安全问题。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开展郑州市水安全量化研究。首先,在对城市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供-用-耗-排水等人事活动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子系统有机联系起来描绘水安全系统,进而构建了城市水安全系统框架体系;其次,将系统动力学方法(System Dynamic,SD)与反馈机制(Backcasting,BC)相结合,建立了耦合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水安全系统的SD-BC仿真模型;最后,根据郑州市水资源条件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以2014年为基准年对2015—2025年的水安全系统状况进行模拟预测,并评价郑州市水安全度大小,提出水安全保障措施建议,为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城市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安全关乎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台州市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建立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指标的权重,以"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求得各指标的子安全度,结合综合指数法对台州市2011-2015年水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台州市该阶段的水安全情况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化学需氧量、河流污染百分比、年降雨量、城市用水重复率是台州市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台州市水安全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台州市2016-2020的水安全状态仍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且呈逐年上升向安全状态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安全评价是城市进行水资源规划和保护的基础。为了确定城市水安全的状态,以南京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水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利用云模型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对2015年南京市及其6个分区的水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南京市水安全状态处于"基本安全"的水平,6个分区中高淳处于安全的状态,其他5个分区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在PSR模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成都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并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未来水安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年-2013年成都市水安全状况均处于安全状态。为了进一步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采取措施来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加大技术投入,建立节水型城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环境投资,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预警机制,提升应对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及水资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水和广义水资源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  相似文献   

7.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年~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研究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本研究为郑州市虚拟水战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安全压力、状态、响应的PSR概念模型选择21项典型指标,然后根据流域水环境状况建立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和物元评判模型,综合评价了柳河流域水安全状态。研究表明:多指标物元综合评判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当地水资源实际状况,在水安全评价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柳河流域属于兼顾管理型与资源型缺水区域,为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应加快建立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和供给与高效利用体系,可为柳河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资源安全评价受到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在原始数据计算基础上,通过多因子评判模型,用指标评定系数代表农业水资源安全重要程度,以湖北省2017年为基准水平年为例,从水资源系统、供水系统、用水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方面选取17个代表性指标计算得到全省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状况。结果表明,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农业水资源安全系统综合评价值Y=3.524,且水资源、供水、用水、社会经济系统的层次系统评价值均处于2~4范围内,属于基本安全状态,处于安全中偏低水平。分析认为耕地灌溉率低,污水处理能力弱,水资源利用率低为影响水资源安全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保障农业水安全的4个措施方面,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安全的可持续利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也是一个多目标、多体系、多内容的复杂综合问题,有必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数,用于直观、简便、科学评估我国水安全的总体状况,支撑和推动国家水安全战略精准实施。文章总结和梳理了水安全、水安全指数的定义和内涵,论述了编制水安全指数的重要意义,构建了水安全指数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具体指标、权重确定、测算方法等。在确定典型年份(2010年和2015年)和典型省份的基础上,利用已构建的水安全指数指标体系及相关权威数据,开展了典型年水安全指数及4个分指数测算,分析评估了全国及典型省份的水安全状况。结果显示,2010年和2015年全国及典型省份的水安全处于初步安全和基本安全状态,2015年全国的水安全指数比2010年有所提高,表明经过"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建设,我国水安全状况得到较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以辽宁省为例,对2009-2018年水资源安全状态利用层次分析和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辽宁省2009-2018年水资源系统总体处于一般安全等级,综合安全指数处于0.4-0.6范围,水生态安全指数不断下降而社会经济、水资源安全指数呈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水资源安全分异显著,辽东的丹东市及大连水资源安全等级较低,自大连向西北方向社会经济安全指数表现出不断减少的特征;大连地区的水安全劣势、优势因素为水生态和社会经济,辽西地区的水生态和水资源量为优势因素,社会经济为劣势因素,影响研究区水资源安全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与水资源安全状况不匹配,大连、辽东等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形势严峻;研究成果可为各地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朝阳市水资源短缺,水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水安全评价工作是必要的。分析朝阳市水安全系统,以水足迹出发,建立水源、供水系统、用水、生态环境四大子系统相互支撑、作用,水源和供水系统是水安全的基础支撑,用水是驱动力,生态环境是响应,并以此构建18个指标的多指标分级评价体系;采用TOPSIS理想点法分析朝阳地区水安全状态,结果表明:①2005年水安全状态为警戒安全,2007、2009、2011、2013年水安全状态为较安全;②朝阳市水安全良性发展,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因素一直制约水安全发展,经济、人口的发展是水安全系统不安全的直接压力,但近些年技术更新、环境整治等措施为水安全状态良性发展做出较好贡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状况,分析了郑州市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水质指数,结果表明:从2012年起,水资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重,综合水质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除双洎河和坞罗河综合水质指数处于中等、好以外,其他城市河流综合水质指数处于差、中等水平。采用DPSIR模型对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2009—2011年郑州市主要城市河流水环境安全等级为Ⅳ级,2012年和2013年受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流影响,水环境安全状况为Ⅴ级,城市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安全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评价城市水资源安全状况,以济南市为对象,依据水资源实际变化情况建立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选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济南市2014—2018年的水资源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2014年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最高,评价等级为Ⅲ级,2018年最低,评价等级为Ⅱ级,参评年份的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水资源安全等级逐步提高,安全状况逐步好转.  相似文献   

15.
以朝阳市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环境、能力、利用、途径和资源5个因素入手,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获得综合权重,建立水匮乏指数的模型计算其水安全结果,对该地区的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水安全的保障对策。研究表明:朝阳市农村地区农业化肥使用量逐年提升,水资源总量匮乏,降水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安全整体状态由不安全向安全过渡,该研究对改善朝阳市农村地区水环境状况和朝阳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水安全指数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现有水安全定义以及水安全系统的特征,在尝试给出城市水安全定义的基础上,从城市规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水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了针对南方湿润地区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并选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借鉴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利用指数型功效函数实现了指标的标准化。引入协调度和发展度的概念,用于衡量水安全系统及其子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稳定行和协调性。利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3年-2009年水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水安全目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并且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实例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城市水安全评价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友光  袁榆梁  李卓成  郭溪 《人民黄河》2022,44(6):100-104+162
为探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将能值理论与水生态足迹相结合,构建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评价的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水生态承载力模型,综合分析了河南省2008—2018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2008—2018年水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足迹占比最高,生态用水足迹占比最低,各地级市水生态足迹构成比重不同;河南省水生态承载力均小于水生态足迹,水资源处于水生态赤字状态,且水资源压力指数始终大于1,河南省水资源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河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以及三门峡为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0,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他地级市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呈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中郑州市水资源压力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水贫困指数概念模型构建了安徽省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标准化方法对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资源(R)、途径(A)、利用(U)、能力(C)和环境(E)5个分指标方面入手,对安徽省2009—2019年的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近10年的水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有3年的水贫困指数显示为不安全等级,水安全状态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水资源和水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能够协调。水贫困指数可以对安徽省进行水资源安全评价,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广义对比加权的水安全综合指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构建水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在分别提出"正向"和"逆向"指标安全指数公式基础上,采用广义模糊对比加权法对水安全评价体系的各个子系统进行赋权,得到水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公式。应用该方法对山东省区域水资源进行安全评价,并与应用属性识别理论法和贝叶斯法对该例的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一致,表明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水安全评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区域水资源现状,选取18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供需4个准则层的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对2016年新疆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整体的安全状况属于基本安全等级,空间分布上北疆优于南疆和东疆;评价结果与物元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