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8岁,于1990年11月12日从汽车上摔下右腕着地致伤。伤后2小时来诊。检查见右腕掌侧腕横纹上2.5cm处有—5cm长横行伤口,桡骨近折端及部分屈肌腱外露,手指血循可,桡动脉可触及,尺动脉未触及,小指麻木,示指末节不能屈曲,中指末节屈曲无力,余手指伸屈活动好。X线检查片示右桡腕关节脱位,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和桡骨掌侧缘骨折,下尺桡关节分离(封二图9)。急诊行清创内固定术。术中发现桡骨茎突、桡骨掌侧缘及尺骨茎突均有骨折,且连同腕骨、尺动脉、静脉和尺神经、环指指深屈肌腱一起从下  相似文献   

2.
代某,女,8岁。从6m高的窑洞顶上跌下,双手掌着地致伤。当即出现双腕关节畸形,疼痛,不能活动;右腕掌侧皮肤裂伤,骨质外露。伤后5小时入院。检查见双侧腕关节呈“餐叉”状畸形,肿胀明显;右侧桡骨近折端刺破腕掌侧皮肤,露出伤口外1cm;左腕掌侧皮下可扪及桡骨近折端;双侧手指屈曲不能活动,指端血液循环可,食中指麻木。X线片示双侧桡骨远端骨骺分离。骨骺向背侧、干骺端向掌侧重叠畸形,均伴有尺骨远端骨折移位(见封三图5)。手法整复畸形不能纠正,改为切开复位。取掌侧S形切口,术中见桡骨远侧干骺端穿过腕横韧带位于腕部皮下,腕管內肌腱神经被挤向尺侧,远折端向背侧重叠移位,牵拉整复时,干骺端被腕横韧  相似文献   

3.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性,40岁。右手腕被坠落玻璃切割半小时,急诊接诊:患者右手背向下垂,予接扎止血带,在手术室消毒局麻后,见右腕关节从挠骨小头离断,挠动脉离断远端回缩,挠静脉、正中神经完全离断,腕部1、2、3指深、浅屈肌及拇长、短屈肌,掌长肌,挠、尺侧腕屈肌等肌群完全短裂,仅尺动脉,少量尺侧肌肉及腕部背侧浅层组织存留。整理伤口,仔细寻找回缩的远端挠动脉断端,血管钳钳夹对合,修剪断端血管外膜,6/0无损伤滑线吻合挠动脉及静脉,环状吻合正中神经鞘膜,各组肌腱吻合,缝皮后石膏托功能位固定。伤口2周拆线,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4.
王某,男,19岁,右腕部掌侧纵形包块4年余,近半年来局部出现触压痛,右腕活动无力,于1990年6月20日来诊。检查见右腕掌面腕横纹上稍偏尺侧有—4cm×2cm纵形隆起色块,质软,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有轻度压痛,无红肿,移动性差,当屈腕握拳时,包块更明显,腕部酸困。X光检查腕部骨质未见异常。拟诊为腱鞘囊肿。在局麻下行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指浅屈肌腱上,切开被膜后见为异常肥大之肌纤维,未见囊肿。肥大肌腹近端未见有向尺桡侧移行的肌腱,远端在腕横纹处变为腱性组织进入手掌,牵拉时,手腕有屈曲动作。诊断为掌长肌变异,将肥大肌纤维远端从腱性组织处切断,近端肌腹切除  相似文献   

5.
刘恒 《中国针灸》2021,(1):44-44
患者,女,50岁。初诊日期:2018年11月5日。主诉:右手全掌烧灼伴触电样刺痛感、不能触碰1月余。现病史:2018年8月31日右前臂被玻璃割伤,于某医院急诊行右前臂清创、血管神经肌腱探查术,诊断为:1.右前臂桡动脉及伴行静脉断裂;2.右前臂正中神经断裂;3.右前臂桡、尺腕屈肌腱及掌长肌腱断裂;4.右2~5指屈指深、浅肌腱断裂。  相似文献   

6.
晚期桡神经损伤治疗比较棘手 ,传统手术方法疗效不理想。自 1992~ 2 0 0 2年 ,作者采用屈腕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治疗晚期桡神经损伤 4 2例 ,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年龄 9~ 5 6岁 ,平均 37岁。 14例曾行手术吻合 ,功能恢复欠满意 ;2 1例手术探查见损伤严重或缺损过多 ,难以修复 ;7例未经任何方法治疗。伤后至本次行术时间 1.5~ 8年 ,平均 2 .5年。1.2 手术方法 ①桡侧屈腕肌腱替代拇长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 ;②尺侧屈腕肌腱替代伸指总肌腱 ;③旋前圆肌腱替代桡侧伸腕长、…  相似文献   

7.
彭江华 《中国针灸》2002,22(8):30-38
1 一般资料所选择 4 8例均为针灸科门诊病人。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6 4岁 ,平均 5 1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5年。2 治疗方法(1)取穴定位 让患者用力握拳向掌侧屈腕 ,在腕部掌侧可有三条纵行皮下的隆起 ,中间者为掌长肌腱 ,桡侧的为桡侧腕屈肌腱 ,尺侧的为尺侧腕屈肌腱。在下端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选一进针点A1,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动 2厘米左右再定一进针点A2 ;在下端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进针点B1,再沿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 2厘米左右定一进针点B2 (见图 1)。图 1 针法示意…  相似文献   

8.
<正> 神门(手少阴心经) [文献依据]《甲乙经》:在掌后锐骨之端陷者中。 [体表定位]在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深度]直刺5分。 [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尺神经掌支双重分布,其纤维均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针的尺侧有尺神经掌支。 3.针的尺侧有尺侧腕屈肌腱:该肌由尺神经支配,其纤维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组成。  相似文献   

9.
近 10年来 ,我院手部屈肌腱损伤都是在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经腕部阻滞加局部浸润麻醉下修复 ,均在放大镜下用 0 / 3丝线套圈缝合法加 0 / 7丝线断端边缘结节缝合法完成。因在这种麻醉下 ,术中能随时观察患者手、腕主动活动范围 ,及时调整屈肌腱的紧张度 ,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康复训练时间有的学者认为术后 10天内 ,也有的学者认为术后 3~ 7天内 ,而笔者的经验是从 0天开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屈肌腱修复术后 0~ 7天手术结束 ,包扎伤口 ,伤肢固定于屈腕 30°~ 5 0°,掌指关节屈曲 70°,指间关节取伸直位 ,手指…  相似文献   

10.
尺神经受压常见于肘部 ,腕部卡压情况少见。自 1994~1999年 ,作者先后收治该损伤 8例 ,结合同期进行的正常腕尺管解剖测量结果和有关文献 ,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1 尸体解剖经对 17例正常腕尺管尸体解剖 (其中左腕 9例 ,右腕 8例 ) ,进一步了解腕尺管的结构。管为一三角形骨纤维管道 ,该管顶为掌筋膜和掌短肌 ,底为屈肌支持带 ,内侧壁为豌豆骨和尺侧腕屈肌腱止部。约在管中段 ,尺神经分成浅深两支。在中立位测量 ,17例腕骨管管长约 1.2~ 1.7cm,平均 1.45 cm;尺神经距钩骨钩距桡侧 5 .7mm ,尺侧 7.6 mm,平均 3.5 mm;尺动脉深支距钩骨钩桡…  相似文献   

11.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俞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的桡侧缘,即尺侧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桡侧,掌後横纹上。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5岁。右手食指切割伤4月余,伤后右腕部出现一包块,且逐日增大并影响握力,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腱鞘囊肿,于1989年9月14日来诊。查体右腕掌侧腕上3cm处见—4 cm软性包块,腕掌及指间关节伸屈活动正常,大鱼际较健侧轻度萎缩,拇指不能真正对指动作(见封三图6)。局部穿刺抽不出内容物。右腕关节正侧位片未见异常改变。其它各项检查均正常。处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近端上止血带,以肿块为中心,作“S”形切口,长约12cm,切开浅,深筋膜直达病灶部位,见包块沿掌长肌腱鞘走向生长,呈囊性及结节性,正中神经被增厚束带样筋膜  相似文献   

13.
一人瞬间复位法治疗Colles''''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疗方法 以左侧骨折为例。患者坐位。医者坐于患者对面 ,以左手虎口与患者左手虎口交叉相对 ,食指与无名指分开微屈 ,分别钩住患者第 1、第 5掌骨基底部夹持患腕 ;食指与拇指相对紧扣其大鱼际 ,中指则伸直抵于断端掌侧。医者右拇指与大鱼际分别置于其远断端桡背侧 ;另四指则屈曲扣住近断端掌侧 ,与小鱼际一起夹持住近断端。复位时 ,可先与患者交谈等 ,分散其注意力 ,乘其不备 ,双手协同用力 ,猛然牵引患部 ,然后左手在牵引下将患腕迅速掌屈、尺偏、内旋。同时右拇指及大鱼际将远断端向掌尺侧推挤。另四指将近断端向桡背侧提拉 ,感到骨位纠…  相似文献   

14.
朱丽  徐照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8):538-541
目的研究内关透外关透刺针局部的毗邻结构。方法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男性上肢标本26例,对内关、外关穴进行定位标识,毫针透刺后进行局部断层解剖。结果与透刺针密切相关的神经、血管、肌肉等毗邻结构依次为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骨间后神经等神经干;正中动脉、静脉,骨间前动脉、静脉等血管;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等前臂前群肌及前臂骨间膜,拇长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等前臂后群肌。结论透刺针的长度以40 mm或50 mm为宜。正中神经是内关-脊神经节-心脏的主要联系途径,为了通过刺激正中神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紧贴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进针。  相似文献   

15.
患者张某 ,男 ,2 5岁 ,农民 ,因右手指屈曲无力、麻木 1个月来诊。症见右手皮肤干燥 ,指甲粗糙 ,无色泽 ,以示指、小指为甚 ,右手指屈曲无力 ,以拇、食、中指为重 ,被动活动好 ,示指和小指夹纸试验、右腕Tinel征、屈腕试验均为阳性 ,诸指感觉减退 ,右虎口区感觉正常 ,指端血液循环好 ,肩、肘关节活动无异常。门诊以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收入院。入院后完善检查 ,肌电图示尺神经、正中神经腕部损伤。在臂从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腕部正中、尺神经探查术 ,术中见腕横韧带上有一肌肉走行 ,横跨腕管前壁及Guyon管后壁 ,逐一打开两管 ,8倍显微镜下探…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患儿,女,6岁,因右手无力3个月,爪形手畸形1个月,于1999年4月19日入院。入院查体:右手环、小指干燥、汗少,小指外展肌肌力级,第一骨间肌消失,夹纸试验( ),Fromenttext征( ),环小指两点鉴别试验2~3mm。肌电图示:右尺神经小鱼际肌分支以下受损,骨间肌肌支完全受损,入院后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右腕尺神经探查术,手术取右腕掌侧小鱼际内侧“S”形切口,逐层暴露,暴露尺神经及压迫尺神经的腱鞘囊肿。见尺神经浅支结构正常,腱鞘囊肿位于对掌肌管内,大小约1.0cm×2.0cm×1.0cm,腱鞘囊肿与尺神经深支广泛粘连,约1cm尺神经深支受压,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的定位及穴区形态结构。方法:家兔16只,雌雄各半。参考人体腧穴定位国家标准及家兔腧穴定位文献,运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明确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的定位、针刺操作;然后针刺腧穴并进行穴区CT三维重建;再处死家兔行血管灌注,将针灸针分别刺入家兔前肢少阴经五输穴,解剖后观测针灸针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少冲”定位在前肢小指内侧,爪甲根角侧旁1 mm处;毗邻结构为指浅屈肌腱,第5指掌侧固有动、静脉背支,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背支末梢。“少府”定位在前肢掌侧,横平第5掌指关节近端,第4、5掌骨间;毗邻结构为蚓状肌,第4、5指骨间肌,指掌侧总动、静脉和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神门”定位在尺侧腕伸肌腱的内侧缘,当尺骨远端与尺腕骨之间;毗邻结构为尺侧腕屈肌腱、尺侧腕伸肌腱、尺动脉、尺静脉、尺神经。“灵道”定位在前肢掌侧,尺侧腕伸肌腱的内侧缘,“神门”上1.5寸;毗邻结构为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尺动脉、尺静脉、尺神经。“少海”定位在肘关节内侧,曲肘90°,臂骨内侧髁前方凹陷中;毗邻结构为旋前圆肌、臂二头肌、臂...  相似文献   

18.
桡腕关节脱位并下尺桡关节分离及2~5掌腕关节脱位一例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医骨伤科医院(311404)陆春儿,郑明达张某,女,32岁,1990年3月24日被机器挤压右手肮致伤,伤后6小时来诊。检查见右腕、手背部肿胀明显,腕部呈马鞍状畸形,掌侧第2掌骨近端...  相似文献   

19.
<正> 间使(手阴厥心包经) 文献依据: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甲乙经》)。体表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大陵)直上三寸,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针法:直刺八分。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 (1) 前臂内侧皮神经是臂丛内侧索分  相似文献   

20.
扳机指切开术误伤屈肌腱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某 ,女 ,5 7岁 ,右拇指伸屈功能障碍。局部麻醉下行腱鞘切割术 ,术后拇指屈曲功能丧失 ,遂行肌腱探查 ,见拇长屈肌腱斜形断裂 ,予断端吻合 ,术后 10周屈指功能恢复。讨论 扳机指即拇长屈肌狭窄性腱鞘炎 ,多见于农村劳动妇女。拇指在掌指关节掌侧有两粒并列籽骨 ,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 ,屈拇长肌腱在此通过 ,由于屈肌腱在此通道中长期摩擦 ,致使腱鞘充血 ,水肿 ,使狭窄部变得更为狭窄 ,造成肌腱通过困难 ,活动时呈“咯噔”样弹响 ,扳机指由此而得名。手术切割狭窄部腱鞘 ,可使拇指疼痛消失 ,伸屈活动自如 ,但切割时一定要掌握刀口方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