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n1-xMnxO2(x=0.03、0.05、0.08、0.10)系列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4+都进入了SnO2的晶格中,形成了金红石型的固熔体,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mnm,晶格常数a随着Mn4+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c保持不变。材料磁性能随着Mn4+含量的增加而增强,Mn4+自旋磁矩随着Mn4+含量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掺杂稀土元素对Ni(OH)2晶格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首次研究了掺杂稀土元素La、Nd对Ni(OH) 2 晶格的影响 ,通过掺入异种高价离子 ,改变了Ni(OH ) 2 的晶格常数 ,特别是c轴的增加 ,改善了材料的质子扩散性能 ,减少了电化学反应的阻力。另外 ,掺杂异价离子降低了Ni2 的局域能级 ,引入了大量的正缺陷。相对于未掺杂晶体 ,其OH-的数量增多 ,增大了质子扩散的几率 ,因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小型熔融实验台上,将不同比例的SiO2与焚烧飞灰均匀混合进行熔融处理实验,系统地研究了SiO2掺入量对熔融试样的重金属分布、浸出毒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灰SiO2掺入量对焚烧飞灰熔融特性有显著影响,SiO2添加剂可有效控制焚烧飞灰重金属污染物。当Cr,SiO2掺入量为15%时,Cr的固溶率达到最高,为106.3%;对于Ni,Cu和As,当SiO2的掺入量低于15%时,有利于它们的固溶率提高,但SiO2掺入量超过15%时,3种重金属的固溶率与SiO2掺入量成反比。对于Cd、Pb、Zn,三者的挥发率均随SiO2的添加量增加而减少,但SiO2对Zn的挥发抑制作用较明显,而对Pb,Cd的挥发有较弱影响;SiO2掺入量对Hg的挥发几乎没有影响。当SiO2掺入量超过20%时,熔渣断面平整且结构致密,呈细条纹状,表面无任何孔隙。随着SiO2掺入量的增加,试样收缩率趋于线性增长,熔渣密度则缓慢减小,熔融体中重金属的浸出率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共沉淀法设计制备了晶格内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研究了杂离子类型对脱硫反应的影响;基于离子晶体内原子扩散的空位缺陷理论,获得了掺杂不同半径离子对硫化产物层离子扩散影响的整体规律,并利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掺有不同半径杂离子的CaO吸收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Ba~(2+)后的CaO吸收剂脱硫性能最佳,而掺杂Mg~(2+)的效果最差;设计样品中实现了杂离子与Ca~(2+)原子水平的掺混;杂原子掺入引起了CaO相应的晶格畸变,大半径杂离子能增加晶体中的空位点缺陷数量,提高吸收剂脱硫性能,而小半径杂离子则对产物层固态离子扩散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Al~(3 )、Zn~(2 )替代镍离子的纳米氢氧化镍电极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多离子不同位置替代镍离子(利用晶格畸变互补性)来制备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方法,并对Al3 、Zn2 的替代量、阴离子种类、活性剂的种类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Al3 、Zn2 替代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工艺,获得电化学容量达316 mAh/g的电极材料。通过晶格常数分析,证实了晶格畸变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Al3+、Zn2+替代镍离子纳米氢氧化镍电极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兵  浦坦  李道火 《电源技术》2004,28(5):276-281
提出了多离子不同位置替代镍离子(利用晶格畸变互补性)来制备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方法,并对AP+、Zn2+的替代量、阴离子种类、活性剂的种类和反应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的Al3+、Zn2+替代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工艺,获得电化学容量达316mAh/g的电极材料.通过晶格常数分析,证实了晶格畸变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稀土位掺杂的钇铁石榴石铁氧体Yb_xY_(3-x)Fe_5O_(12)(Yb-YIG),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与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测试手段,探究了Yb~(3+)离子掺杂量对于钇铁石榴石晶格结构、元素价态以及静态磁参数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同时深入剖析上述材料体系中铁磁共振关联的微波共振型磁介电效应这一新现象的物理图像,并揭示稀土位掺杂对该共振型磁介电效应的调控机制。研究表明,Yb~(3+)掺杂量的逐渐增加,将导致Yb-YIG的晶格发生明显收缩,体系饱和磁化强度与矫顽力将相应地增大与减小。上述晶格收缩现象将有效抑制高温烧结过程中的氧逃逸,使得Yb-YIG体系中Fe~(2+)离子的含量与氧缺陷的数量随Yb~(3+)离子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最终导致了Yb-YIG中微波磁介电效应系数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 除了一价碱金属阳离子之外,其他价态的阳离子掺杂也常见诸报道.如Fei Qin-Ni等[29]报道的在SrSi2O2N2∶Eu2+中掺入一定量的Mn2+离子,可增强SrSi2O2N2∶Eu2+的发光性能,如图5所示.随着Mn2+离子掺入量的增加,SrSi2O2N2∶Eu2+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加,当掺入量为0.04 mol时达到最高,继续增加MnEu2+离子掺入量,发光强度开始降低,主要是由于浓度猝灭的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锰氧化物La0.60Sr0.40-xNaxMn O3(x=0、0.10、0.15、0.20、0.30、0.33、0.35)、La0.60Sr0.40-xKxMn O3(x=0、0.15、0.20、0.30)、Agδ-La0.60Sr0.40-xAgx-δMn O3(x=0、0.15、0.20、0.25、0.30)系列多晶样品。研究发现Na+、K+、Ag+取代部分Sr2+后,当掺杂量x≥0.15时,Na、K、Ag系列样品的晶胞体积均随掺杂量x增加而单调变大,样品居里温度随Na、K、Ag掺杂量x的增加而降低;当Na、K、Ag含量较小时,三个系列样品的电阻率峰值随掺杂量x的增加而减小,当x0.20时,样品的电阻率峰值随x的增加而增大。对其微观机理进行了讨论,认为相对于替代离子半径,Mn4+与Mn3+离子对数目之比Rn是影响材料以上性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结合扫描电镜图像研究不同温度下LiMn_(2-x)Cr_xO_4中铬离子和锰离子的溶解性能。当LiMn_(2-x)Cr_xO_4粉末浸入到含有LiPF_6的电解液时,铬离子和锰离子就会溶解。增加LiMn_(2-x)Cr_xO_4中的铬离子,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锰离子的溶解量均大幅减小。在LiMn2O_4中掺杂铬离子,会抑制高温下锰离子的溶解反应,因此会导致容量衰退。此外提高浸泡温度,会使铬离子和锰离子的溶解量大幅增加。温度在铬离子掺杂和非掺杂LiMn_2O_4的溶解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陶瓷工艺制备了La、Zn替代的Sr1-xLaxFe12-xZnxO19 (x=0,0.05,0.1,0.15,0.2,0.25)锶铁氧体,分析了La3+,Zn2+共同取代对锶铁氧体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随着La3+、Zn2+离子替代量的增加,锶铁氧体主体仍为六角晶结构.通过扫描电镜对样品的形貌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合成Ni0.15Cu0.2+0.02xZn0.65-0.02xFe2O4(x=-2,0,2,4)铁氧体。发现Cu取代Zn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居里温度、磁性能和介电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磁导率随x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x=2时取得最大值。但品质因数始终随x的增大而增大。与此同时,居里温度随x的增大而增高。随着x的增大,介电常数增大;而介电损耗先减小后增大,当x=2时取得最小值。实验结果表明,在x=2时,能制备出高性能的NiCuZn铁氧体材料。  相似文献   

13.
按组成Ni_(0.28)Cu_(0.27)Zn_(0.45)Fe_(1.91)O_(3.82)制备了NiCuZn铁氧体,在预烧料中添加0.5wt%的Co_2O_3和x的Bi_2O_3(x=0.05,0.1,0.3,0.5,0.7,1.0,1.5,3.0 wt%),在900℃烧结后测试样品微观形貌和磁特性。结果表明,非磁性相Bi_2O_3的引入,一方面导致NiCuZn铁氧体晶粒的生长机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材料磁特性,另外作为非磁性相,其加入量的不同也对磁特性带来不同的影响。少量(x=0.05 wt%~0.3 wt%)Bi_2O_3添加,晶粒平均尺寸为1.4~1.6μm,在获得致密的单畴晶粒结构的同时带来了材料Bs和磁导率μ的提高;当添加量增大时(x=0.5 wt%~3.0wt%),由于非磁性相的增加,磁导率μ与Bs均降低。最佳磁特性m¢值在Bi_2O_3添加为0.1wt%时获得,为196,m2值为3。  相似文献   

14.
具有室温铁磁性的稀磁半导体是自旋电子学应用的基础.Mn掺杂ZnO是制备室温铁磁性半导体的一种有希望的材料.本文综述了Mn掺杂ZnO材料的室温铁磁性研究进展,并从理论和实验上说明了Mn在ZnO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单相的Zn1-xMnxO缺乏铁磁性,通过共掺或缺陷,能产生较多的空穴,更有利于产生室温铁磁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永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理论,探讨了永磁铁氧体高性能化离子取代的理论依据,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离子取代永磁铁氧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详细分析了稀土离子单独取代以及稀土元素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联合取代对铁氧体的化学成分、显微结构、主要电磁性能(Ms、Hcj、TC及电阻系数等)的影响规律.稀土离子La、Nd、Sm单独取代可以稳定磁铅石结构,提高矫顽力等磁性能;适量的La-Co、La-Zn联合取代,Co、Zn离子进入M型铁氧体的4f2、4f1晶格,可以降低反向磁矩,增大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离子替换结合优良的加工工艺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铁氧体.  相似文献   

16.
NiZn铁氧体靶材及薄膜的磁性能和微观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NixZn1-xFe2O4铁氧体靶材(x=0.2~0.8),研究了Ni取代量对靶材性能的影响;并选用Ni0.5Zn0.5Fe2O4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00)基片上制备了NiZn铁氧体薄膜.靶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随Ni含量增加,样品的X射线衍射峰向高角方向移动,晶格常数和平均晶粒尺寸都单调减小;当x=0.5~0.6时,NixZn1-xFe2O4铁氧体饱和磁感应强度Bs较高,矫顽力Hc较小.薄膜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经800℃退火后,呈尖晶石结构,并沿(400)方向择尤取向;薄膜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面内矫顽力Hc分别为310kA/m和8.833kA/m.  相似文献   

17.
用机械合金化和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了Mn_(1.25)Fe_xP_(0.5)Si_(0.5)(x=0.6,0.63,0.65,0.67,0.7,0.75)系列化合物,研究了其结构及磁性。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的主相均为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并且随着Fe含量的增加,热滞先减小后增大,居里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当Fe的含量为0.65时,热滞最小为1 K,且居里温度最高275 K。当Fe含量为0.63时,化合物的磁熵变最大,在1.5 T的外磁场下的最大磁熵变为10.0 J/kg·K。  相似文献   

18.
《组合铁电体》2013,141(1):365-372
(Sr 1 m x Ca x )Bi 2 Ta 2 O 9 ceramics with compositions x = 0, 0.2, 0.4, 0.6, 0.8 and 1.0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conventional solid state rout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elle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Substitution of Ca ion at Sr site was confirmed by decrease in lattice parameter calculat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data. Lowest Raman modes at 28.7 and 58 cm m 1 were found to increase in frequency with increasing Ca concentration and this was attributed to the lower mass and lower ionic radii of Ca.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Raman studies showed a softening of the lowest phonon mod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 in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ith concentration of Ca in SBT compounds may be due to the decrease in tolerance factor.  相似文献   

19.
用真空中频感应炉熔炼得到Fe76.6-xNi19.2Mo4.2Bx(x=0,0.03,0.1,0.2)合金铸锭,经过多道轧制后直接得到半硬磁合金薄带。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及特斯拉计等研究了B含量对FeNiMoB合金薄带的显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含量的提高,FeNiMoB合金薄带表面磁通密度(SMFS)先增大后减小。添加适量的B可以细化合金薄带的晶粒,改善显微结构,提高合金薄带磁性能。当B含量为0.1%时,FeNiMoB合金薄带具有较好表面磁通密度,SMFS达到7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