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的预后.方法 对剖宫产后中期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引产37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无剖宫产史的中期妊娠合并前置引产者8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非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引产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比例为45.9%高于对照组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有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时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陈娅  孙美果 《安徽医药》2014,18(2):280-282
目的探讨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围产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产科分娩病例中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与前置胎盘行初次剖宫产的产妇的产前出血、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的平均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无差异(P〈0.05)。但有剖宫产史组的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平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大量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前置胎盘初次剖宫产史组(P〈0.05),并且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前置胎盘对母儿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威胁,其中剖宫产史合并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危害更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5月本院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资料完整的前置胎盘及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孕妇年龄、孕次及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高于前置胎盘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组休克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高于前置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次及中央型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引起母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应重视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不同附着位置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胎盘附着于前壁的患者分为实验组,附着于后壁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新生儿情况、妊娠结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胎盘植入、胎盘粘连、急诊剖宫产、子宫切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出血量〉1000 ml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合并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前壁时妊娠结局较后壁差,应提前确认附着位置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的影响与诊断处理方法。方法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21例前置胎盘孕产妇,其中合并胎盘植入20例作为实验组,其余201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孕产妇年龄、孕次≥3次、流产2次以上、瘢痕子宫及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及休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年龄、孕次、流产、瘢痕子宫以及中央型前置胎盘均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引起产时产后出血量增多,重视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分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89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9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500ml的44例作为出血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500ml的45例作为对照组。2组的年龄、孕周、孕次、刮宫史、剖宫产史、胎盘附着部位、胎盘粘连、植入及新生儿体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9.44%(44/89)。2组孕妇年龄、孕次及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剖宫产史及刮宫史、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前壁胎盘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共娩出91个新生儿(2例双胎),孕32周前发生新生儿窒息9例,其中重度窒息1例,轻度窒息8例;孕32~35周轻度窒息4例,35周后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结论刮宫史、瘢痕子宫、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前壁胎盘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前置胎盘(PP)类型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盲选本院收治的66例前置胎盘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边缘性、部分性以及完全性前置胎盘,比较观察三组的临床特征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完全组患者在临床体征方面,其年龄、孕次以及剖宫产史均高于其他两组,妊娠结局情况比较,其子宫切除、产后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发生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性胎盘前置其妊娠结局最差,因此,应做好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产前监测工作,有利于保证妊娠顺利,使胎儿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制定更好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研究组)与同期收治的62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对照组)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对母婴造成的危害与应对措施。结果研究组在年龄、孕次、胎盘植入率、术中出血量、总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及围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与年龄及孕次均存在相关性,给母婴带来严重并发症,做好计划生育,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孕期监测,及时终止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多学科合作,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最大限度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方法9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90例剖宫产普通型前置胎盘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统计两组胎盘植入发生率和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胎盘置入占据43.3%,子宫切除为18.9%,对照组则分别为8.9%和2.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当掌握好剖宫产特征,尽量减少剖宫产,以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确保孕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960例孕产妇中确诊为胎盘前置的60例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同期正常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结果前置胎盘60例,发病率为1.5%,其中,中央型18例(30.0%),部分型5例(8.3%),边缘型37例(61.7%)。年龄≥35岁、文化程度低、有流产史、有分娩史、有剖宫产史及盆腔炎症史是导致前置胎盘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妊娠结局比较发现观察组低体重儿数量、早产儿的例数及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发生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龄、文化程度低、产妇流产史、分娩史、剖宫产史、盆腔炎症史是导致胎盘前置的重要危险因素,前置胎盘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增加孕产妇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不同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并接受剖宫产治疗的患者41例,根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分为子宫前壁组(21例)与子宫后壁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母婴结局。结果 子宫前壁组患者胎盘植入率、产时出血量高于子宫后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的早产率、出生体质量基本一致;子宫前壁组急诊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子宫后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更易出现胎盘植入及产时出血量增加,在围生期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救治能力,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病例69例,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40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29例,对两组的产前情况、超声检查、手术情况、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发生率更高,产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子宫切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凶险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组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非凶险组.充分的术前准备,把握好终止妊娠的时机,术中联合运用多种止血方法,可有效控制出血,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40例前置胎盘产妇和同期我院未患有前置胎盘的240例产妇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文化水平、吸烟状况、分娩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史上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吸烟、分娩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史是前置胎盘发病的高危因素(P<0.01).前置胎盘在胎盘粘连、植入、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等妊娠结局指标上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龄、吸烟、分娩史、剖宫产史以及流产史的孕妇前置胎盘发病率高;前置胎盘易导致产妇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219例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10例经腹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于注药当天口服米非司酮50mg,2次/d,总量200mg。对照组109例单用利凡诺引产。结果研究组平均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清宫率,研究组为8.18%,对照组为6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引产,使引产总时间明显缩短,引产痛苦减轻,提高引产的有效率,可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减少胎盘、胎膜残留,降低清官率及产后出血量,二者联合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临床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方法,从而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孕妇164例,随机将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引产。比较两组孕妇实施不同药物引产后的引产效果以及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7.56%(80/82),高于对照组的86.59%(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和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孕妇实施引产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是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孕妇实施引产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妊娠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和地西泮静脉推注进行引产,对照组单纯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进行引产。比较2组的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术后清宫率。结果研究组在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术后清宫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引产成功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普通型前置胎盘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输血率及新生儿评分等。结果两组孕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站两组新生几lminApgar评分比较,lmin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高,术中出血量大,围生期子宫切除率高,应重视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16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产妇37例,发生率为22.0%,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孕妇、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2次,本组所有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8例产妇行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21.6%(8/37),未并发胎盘植入者有2例产妇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1.5%(2/131),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未并发胎盘植入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有多次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要警惕并发胎盘植入,并且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并发胎盘植入的子宫切除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 8例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原因与多次人流、引产、分娩史、剖宫产史、子宫畸形、胎盘位置异常有关;发病时间以孕晚期占多数(77.8%),孕中期占少数(22.2%);11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性手术治疗,2例药物保守治疗;病理检查11例完全性深肌层胎盘植入,5例局部浅肌层胎盘植入.结论 对于有多次人流、引产、分娩史、剖宫产史、子宫畸形等因素的孕产妇,尤其的合并前置胎盘时,应采取辅助检查,尽量做到产前诊断.孕中期引产时,术前常规B超胎盘定位,警惕前置胎盘和植入.  相似文献   

20.
易姣  刘治春 《安徽医药》2018,39(3):303-30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史对中央性前置胎盘(PP)患者妊娠情况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中央性PP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剖宫产史,将其分为剖宫产组(24例)与非剖宫产组(63例),剖宫产组患者再分为凶险性PP组和非凶险性PP组,分别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组、凶险性和非凶险性PP组的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有人流史的患者比例为70.83%、产后出血量≥ 1 000 mL的发生率为25.00%、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0.83%,均高于非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性PP组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8.46%,高于非凶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性PP可导致产后出血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特别是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产后出血量(≥ 1 000 mL)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应严格限制无指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