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部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泳  余谦 《四川中医》2001,19(6):70-71
目的:观察走罐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用背部走罐的方法治疗30例病人,对比治疗前后症状计分。结论:走罐治疗对于症状庞杂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在改善神疲乏力、纳差、失眠、健忘、腹泻、全身疼痛等症状方面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周宝宽  周探 《河南中医》2012,32(7):930-931
健忘可由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衰退等多种原因引起.健忘除原发病证外,常伴眩晕、失眠、心悸等症状.笔者自拟益智汤,治疗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脑窍失养型健忘;痰浊内盛,脑窍被扰型健忘;房劳过度,肾精亏虚,脑窍失养型健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多种病症,健忘是常见症状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健忘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常伴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其记忆力减退现象短期内不易消除,治疗时要与原发病并治。笔者临床常用升发清阳、益智开窍、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痴呆的突出症状是记忆障碍,如健忘,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抑郁,甚至痴呆。其形态大体分为脑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和混合型痴呆。现代医学对于老年性痴呆病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部分病人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遗传基因有关系。因此,目前对于老年性痴呆病症的医治,还无特殊疗法。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5.
竹溪 《养生月刊》2004,25(9):796-799
记性不好,办事能力下降,对学习、工作、生活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记性不好怎么办?注意饮食调整,科学进食是应对的方法,好记性是可以吃出来的。人们平时所说的记性不好就是健忘,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善忘的一种病症。健忘实际上也是一种主观症状,有的表现为记忆力逐渐减退,有的表现为突然记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临床常有腹部不适,腹胀,腹泻和便秘等症状,并伴有失眠,焦虑,注意力涣散,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状,对于本病的发病机理,虽迄今还没有统一认识,但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该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外伤后遗症恢复期,患者往往存在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如健忘、失眠、烦燥等.对于这些症候群,中医可运用整体观念,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综合治疗.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脑外伤后遗症1例,疗效尚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健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以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普济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书中方剂的选材十分丰富,同时也选载大量各种病症,为后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对于健忘的方药也是记载颇多,归纳了《普济方》中有关健忘的方药,并拟从心、脾、肾、三焦、风邪等几个方面进行论治分析。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指睡眠的开始和维持障碍.而睡眠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它对人的体力、精力的恢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长期失眠会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焦虑情绪是焦虑性障碍的核心症状,但在临床中很少单独出现,常与失眠、烦躁、健忘等其它症状并存.因此,研究失眠伴随症状如焦虑、烦躁、健忘等的针刺与重要相结合治疗对深入开展治疗失眠的中医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酸痛伴上肢的酸痛麻木乏之感、头晕、耳鸣、胸闷等症。但引起健忘,临床则较少见。笔者于九三年二月五日诊治一颈椎病所致健忘症病例,现简单介绍如下: 患者:陈××,女,49岁,农民,九三年二月五日初诊。健忘,头晕十余年,加重半年。患者于十年前开始出现健忘、头晕,但症状较轻,未作任何治疗。近半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核心症状为智能障碍,多伴有精神不振、乏力、健忘、反应迟钝、情绪低落等症状。各种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肾虚证的74个症状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各种证候中所占的比重。方法:对1238例60岁以上(含60岁)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流行病学调查,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轻、中、重度中,总例数排前十位的症状分别是肢软、腰酸、齿摇、发脱、夜尿频多、健忘、发白、失眠、老舌、尺脉不足;在重度中,排位前十的症状有健忘、夜尿频多、腰酸、肢软、失眠、尺脉不足、行动不便、发白、齿摇、发脱。结论:肾精虚、肾气虚症状存在于整个肾虚证变化的始终,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其病机和治疗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等治疗方剂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分析。结果:治疗药物可分为通用药和症状用药,其中益气助阳药和安神药占通用药的主要部分;性属温热、味属甘的药物在各项伴随症状中使用频次最高,而性属寒凉,味属酸、咸、淡的药物使用频次较低;治疗药物的五脏归经各具特点。结论:虚(尤其是阳气亏虚)是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的共同病理基础;由人参、茯苓(神)、远志、石菖蒲组成的古代名方开心散、定志丸、定志小丸的适应证是"心境低落、紧张害怕及其所伴发的烦躁、失眠"。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对脑衰老的认识散见于健忘、眩晕、郁证、癫证、脑空虚、脑髓消、情志病等论述中.认为本病是人脑功能逐渐衰退的疾病,证候与脑主思维、记忆、感觉、五志等功能失调相关,表现为神机失调、智能衰退、行为异常,患者起病隐匿,渐行加重.初期多见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情绪急躁等脑功能失调症状;中期呈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神情淡漠等脑功能衰退症状;后期智能明显衰退,脑组织形态改变,呈痴呆状态.  相似文献   

15.
失眠症又称不寐证,轻者卧床久久,难以入睡或睡则多梦,重则整夜不得眠.并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症状,是临床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薄氏腹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40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用薄氏腹针治疗40例CFS病人,选用"引气归元"配合"腹四关"穴组,每日1次,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症状计分和疲劳评价问卷评分。结果:薄氏腹针治疗后,CFS患者各类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疲劳问卷的症状、精神状态、神经感觉的症状等各类评分也有显著下降(P<0.01~0.05)。结论:薄氏腹针治疗对于症状庞杂的全身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在改善神疲乏力、纳差、失眠、健忘、腹泻、全身疼痛等症状方面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顽固性不寐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甚至彻夜不眠为主要特征。往往伴有头痛、眩晕、多梦、健忘、心烦易怒甚至出现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特征,轻者表现为人睡困难,稍睡即醒,醒后不能再睡。重者终宵不得安眠,并伴有头晕、脑张、健忘、心悸等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愎张、腹泻、便秘、侈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肾宁心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滋肾宁心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失眠健忘、梦多易惊、烘热出汗的症状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宁心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健忘、烘热出汗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张玉波 《河南中医》2009,29(11):1084-1085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悸动,心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每因情绪激动或劳累而诱发,并常与失眠、健忘等症状常见。本病既有器质性病变,也有功能性病变。心悸治疗多方药,仲景遗训效可靠;痰浊瘀血致心悸,虚实转化须把握;心悸原因系多端,器质功能须明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