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篮球》2007,(2)
练习一:体前结合胯下八字运球(一)运动员双手各运一球开始练习(如图1-1),左手由前向后作胯下运球的同时右手作体前变向运球,右手接左手的球,左手接右手的球(如图1-2、1-3),然后右手由前向后作胯下运球的同时左手作变向运球,左手接右手的球,右手接左手的球(如图1-4、1-5)。如此练习30~40次后,变换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游戏目的:控制球的能力与运球技术,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一、背夹球、运球游戏游戏方法:两人一组,每组的两人背对背并用背部互相夹住一个篮球,同时手持一个篮球,当教师发出游戏开始信号时,各队随即以逆时针方向运球一周,在不失落背夹球  相似文献   

3.
<正>一、听鼓声换手运球目的:均衡发展学生左、右手原地运球的能力。方法及规则:持球姿势准备,听到一声鼓响右手运球,听到两声鼓响换成左手运球,听到密集的鼓声则变为低运球。教学效果:在复习原地运球的基础上,通过鼓声提示学生运球中进行换手,增加原地运球练习的趣味性。教学建议:1.游戏前,学生先集体展示右手原地运球,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运球水平,纠正、规范运球的动作后再进行换手运球的练习;2.导入游戏时的语言:"让我们来点小变化——听鼓声换手运球,请同  相似文献   

4.
一、拉手角力游戏一:1.方法:画两条相距2米的决胜线,2人相向站立。在决胜线内,互用右手握住对方手腕。发令后,两人相互用力拉对方队员,将对方拉过本方决胜线的一方为获胜者。2.规则:(1)只能用互握的右手拉对方,左手只能帮右手拉。(2)采用三局两胜制,第一局比赛完后,换左手,第三局右手。游戏二:1.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站成两列横队。游戏开始,相反的2人一  相似文献   

5.
军静 《体育教学》2014,(8):76-76
目标:掌握各种运球的相关技术动作。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相距3m站立。游戏开始,一人做各种运球的技术动作(如高低运球、运球转身、体前换手运球、运球急停急起等),对面的同学模仿该同学的动作。一定时间后两人互换。要求:1.模仿的动作必须与原动作保持一致,包括动作的方向、路线等。2.每一个动作持续时间不得短于10秒。  相似文献   

6.
<正> 游戏目的:提高学生运球和行进间投篮的能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排头持球站在球场端线后。游戏开始,第一名学生迅速运球行进,当接近障碍物时做体前变向,绕过3个障碍物后,运球行进间投篮,球投中后,跑到端线外小黑板处答题,题答完后直线快速运球返回做行进间投篮,投中后将球传给下一个同学继续进行。依此类推,最后以累积分数多少确定名次。(见图示)  相似文献   

7.
《篮球》2007,(7)
练习一向后移动中双手体前环绕低运球接单手背后胯下运球的练习向后移动中双手各运一球开始练习(如图1-1),靠身体的向右转动以及手指手腕的协调用力在体前作环绕运球,运球高度不超过膝盖的高度(如图1-2、1-3),随着身体转向右侧的同时右手作背后的胯下运球(如图1-4、1-5),同时左手接右手胯下运过来的球,右手接左手的球,并恢复到开始练习的姿势(如图1—6、1-7)。然后继续作向左的体前环绕运球接左手的背后胯下运球。脚下保持慢速向后,每步步幅大约30公分,向后移动20米后变化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E NEW STYLE这期的combo比较简洁,但相对前两期的动作难度有所增加。首先是右手持球,尽量手心朝上运球,抬左腿使球从腿下穿过,然后右手再接住球,接着背后运球,刚才抬起的左腿不要放下,直接向后抬腿,背后运球时使球从腿下穿过。球穿过后左手接住球,左手背后运球到体前,同时抬左腿使球从腿下穿过(这个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讲有些难度,可以先用右手练习然后再练左手),然后右手再接住球,背后运球,刚才抬起的左腿不要放下,向后抬腿,使球从腿下穿过,右手接住球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9.
宋雯  李捷 《体育教学》2002,(6):50-50
游戏1:双人套球接力赛(图l)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分成两队,手拿跳绳将球置于绳间,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带球快速前跑,球经过圆圈时,两人分别从圈外绕过(不能踩圈)继续带球前跑,绕过标志杆后,继续前进将球与绳传给下一组同学,依次类推。此游戏可培养协作精神。游戏2:障碍运球接力赛(图2)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分成两队,双手持两根体操棍托起若干小球,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两人穿过圆圈快速前跑,并跨越障碍物,走过独木桥(可用长条凳等代替),绕过标志杆按原路线返回,将球与棍传给下一组同学,依次类推。此游戏可培养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两人一球的移动传、接球练习训练目的:培养学生移动中的运球、传、接球能力,及传、接球的准确性。训练器材:足球一个,标志盘两个。练习方法:两名学生相距6~12米,面对面站立,一人拿球。练习开始后,拿球学生把球经两个标志盘中间斜向传给对面学生,对面学生接球后把球运到标志盘另一侧,经两标志盘中间斜向传回,依次进行,见图1。练习建议:传、接球和运球应随练习的熟练性逐渐加快速度,保证传、接球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这期的combo比较简洁,但相对前两期的动作难度有所增加。首先是右手持球,尽量手心朝上运球,抬左腿使球从腿下穿过,然后右手再接住球。接着背后运球,刚才抬起的左腿不要放下,直接向后抬腿,背后运球时使球从腿下穿过。球穿过后左手接住球,左手背后运球到体前,同时抬左腿使球从腿下穿过(这个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讲有些难度,  相似文献   

12.
游戏足球     
②接球游戏 两人相向而立,一人双手持球置于胸前,不发任何信号松手让球落下,另一人做出快速反应在球落地之前将球接住。 熟练这个游戏之后,一人持两球,不给任何信号,突然让其中一人球落下,另一人要立即接住。如果持球的人再做一些假动作,让接球的人猜不到是哪个球落下,游戏会更有意思,而且更能提高接球人的反应能力。③抢球游戏 两人一组,一人抱球或下蹲或从右手递到左手,从左手递到右手,设法不让对手把球从自己手中抢走。另一人则设法把球抢过来,但是不允许拍打对方身体、不许拉拽。  相似文献   

13.
舒超  王雪 《体育教学》2015,(2):72-75
一、球性练习游戏照镜子目标:熟悉球性,增加手和身体其他部位对球的感觉,掌握各种接控球技术。器材:每人1个板球或者网球。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相距3m。游戏开始,一人一球做各种接控球技术动作(如上抛球并接住、上抛球击掌三次并接住、上抛球身体旋转一周并接住、扔下落球并接住、扔下落球手绕球一周并接住、扔球后触摸身体部位再接球),对面的同学模仿该同学的动作。10个动作以后两人互换,分数高者胜。  相似文献   

14.
醉龙捕食     
一、游戏目的:熟悉球性及提高运球能力;培养灵活、敏捷及快速反应能力。二、场地与器材:体操彩带2条,一个篮球场地,篮球每生一个(根据学生人数而定)。三、游戏方法:全班学生每人一球,分成人数相等的A、B两大组(多出的可与教师一同担任裁判),分别在两个半场篮球场地上自由运球。  相似文献   

15.
一、脚下生辉1.游戏准备用足球两个,标杆两个,场地布置如图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队排头分别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运球到河界,继而停球,用脚背将球挑过河界,然后继续运球绕过标杆返回,至  相似文献   

16.
《篮球》2007,(5)
练习一向前行进间双手运两球的高运球练习行进间双手控制两球开始练习(如图1-1),右手向下拍球之后接左手递过来的球(如图1-2、1-3),左手接住弹起的球同时右手再向下拍球(如图1-3、1-4),依次循环。脚下保持慢速向前行进,每步步幅大约40公分,向前作20米后变化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篮球运球技能为试验任务,探讨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的方向问题以及不同练习方案对两侧同利性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影响.40名被试随机分为左手练习组、右手练习组、先左后右手练习组和先右后左手练习组学习篮球运球技能,通过练习前测试、练习后10 min保持测试、练习后24h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综合评价4种练习方式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1)与练习前测试相比,练习后4组被试运球技能均显著提高;(2) 10min保持测试、练习后24h保持测试和迁移测试中,右手操作绩效显著好于左手;(3)10min后保持测试和24h后保持测试中,先左后右手练习组操作绩效显著好于另外3组,左手练习组显著好于右手练习组和先右后左手练习组;(4)迁移测试中,先左后右手练习组操作绩效显著好于另外3组,先右后左手练习组和左手练习组显著好于右手练习组.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球技能存在两侧性迁移,迁移的方向是由非优势手向优势手迁移;左右手不同的练习方案对篮球运球技能的学习有影响,先左后右手交替练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篮球运球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01,(5):47-47
绕杆运球接力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运球和控制球能力,熟悉球性。 场地器材准备:画一起点线,从线前10米处开始每间隔2米插1支标枪,共5支,插两行。足球2个,标枪10支。 游戏方法:将游戏者分成两组,各组成纵队面对本组标枪站在起点线。游戏开始,各组排头者运球前进,沿每支标枪绕一圈,绕过最后一支标后直线运球返回,将球交给本组第二个队员,自己站到排尾。依次轮流进行至全组完成,以最先完成的组为胜。 游戏规则:(1)运球绕标枪时不得触及和碰到标  相似文献   

19.
后撤步跳投,可以摆脱防守的封盖,保证了投篮者从容投篮。 一、动作特点: 在投篮方面小个队员往往受大个队员的制约,后撤步跳投技术可以使小个队员不易被大个队员盖帽。通过假突破使防守队员向后撤一步,同时进攻队员也向后撤一大步,这样便使攻防队员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使其掌握投篮的主动权。 二、动作要领: 以右手投篮为例,投篮队员如 1.原地持球(以左脚为中枢脚),或2. 左手运球(一般在运球中做容易一些,效果也好一些)。先虚晃后,左手放球做交叉步突破。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抬起时不是向前迈,而是随着——左手向前放球跟持球突破有别,不是推球的后上方,而是球的上方。且待拍完这一个球后,左手继续向前探一点,目的待球反弹起来后,左手正好在球的前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后转身,接前转身后仰跳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 动作要领(以右手运球为例) 1.右手运球欲向防守者的左侧突破,若防守者欲防守左侧时,则以左脚为中枢脚,右手按拍球的右侧前方,随着后转身,把球拉向身体的右侧方,换左手运球,从防守者的右侧突破。 2.若防守者迅速调整位置,堵防右侧,则又以左脚为中枢脚,左手再运一次球后,双手持球,右脚向左前方跨步,快速前转身,后仰跳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