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测(TCD),按其年龄及危险分层、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及频谱异常改变,探讨在高血压病理及血流动力学上的临床意义。结果TCD检测在高血压病的异常率及分层与临床符合一致性较高,对高血压分层、临床症状的病理分析及对症治疗能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血管性头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英  沈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44-2745
目的:了解小儿头痛颅内动脉的血液变化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仪对40例临床以头痛为主的患儿进行检测。用2MHz探头经颞窗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结果:头痛患儿脑动脉收缩期血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CD对不儿原因不明的头痛判断有无脑血流异常,进行此项检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好发于血管床的特定部位,造成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管腔变硬,血管床的顺应性差,从而引起脑动脉血管弹性、阻力,血管压力和动态调节功能的改变。方法本研究采用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查诊断仪对56例脑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TCD进行检测,以探讨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TCD变化规律,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定量论断提供指标。结果56例患者中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率20.5%.脑血管阻力异常率82.2%,脉动异常率86.8%。结论通过动力学参数改变来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作出定量诊断,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指标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TCD,以下简称TCD)检测对高血压病的本身诊断并无临床意义,但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病变的严重程度。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TCD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探讨高血压对颅内动脉的影响及损害程度。方法:对500例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TCD常规检测,观察其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对脑动脉损害明显,且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其结果也不尽相同。结论:TCD检测有助于对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功能状态进行观察与评价,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供血情况。材料与方法:运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51例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动脉血流进行检测,并与50例无精神疾病和脑血管病史的正常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左侧大脑前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双侧大脑后下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左侧大脑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1),左侧小脑后下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3)。结论: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局部血流供应减少。  相似文献   

7.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创、定量和准确检测颅内血管病变的新技术,它可准确判断颅内Willis环大、中型动脉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高血压患者在脑部最重要的病理变化是脑细、小动脉痉挛和硬化。本研究旨在用TCD诊断仪观察过度换气前后高血压患者颅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并通过这一动态过程间接地反映脑血管的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儿头痛颅内动脉的血流变化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仪对40例临床以头痛为主的患儿进行检测。用2MHz探头经颞窗监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结果头痛患儿脑动脉收缩期血流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TCD对小儿原因不明的头痛判断有无脑血流异常,进行此项检测有着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并分析其与高血压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的脑动脉,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按病程长短分三个组,分析其脑动脉血流动态变化。结果:病程3个月至3年的患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参数增高(P均<0.001);病程3年以上至6年的患血流收缩期流速峰值(VP)增高(P均<0.001),而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D)降低(P均<0.0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增高(P均<0.05);病程6年以上的患血流速度各参数均降低(P均<0.001),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逐渐增高(P均<0.001)。结论:利用TCD技术检测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用于评价高血压患的脑动脉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观察具有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脑血管结果分析,评价经颅多普勒对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具有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检测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与100例健康人的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改变及频谱的形态进行对比综合分析。结果186例家族性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中脑血管痉挛管及弹性减退(脑动脉硬化)均为98例,均为占总病例数的52.78%;70例脑供血不足,占总例数中的37.6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可用于家族性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诊断和对脑血管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我院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90例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进行检测分析,根据血流速度及频谱图象的改变分为三种类型:血流加速脑血管痉挛型、血流缓慢脑供血不足型及脑动脉硬化型,TCD检测异常率达96.67%,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组流速测值分别与正常组对照,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及其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确诊114例脑梗死患者和9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1)脑梗死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脑梗死组脑血管血流速度异常率、搏动指数(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梗死-胰岛素抵抗组的血流速度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梗死-胰岛素抵抗组的动脉P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梗死-非胰岛素抵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梗死组中,胰岛素抵抗与血流速度降低呈负相关(r=-9.19,P<0.05);与血流速度增高呈正相关(r=0.806,P<0.05);与正常血流速度无相关(r=-0.063,P>0.05);与搏动指数呈正相关(r=0.974,P<0.01)。结论 TCD可以对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脑血管状态提供客观的信息。联合检查患者胰岛素抵抗和TCD对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评估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的检测结果早期评估糖耐量异常患者颈部及脑动脉血管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色超声(CDFI)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管腔是否有斑块、斑块性质、管腔是否狭窄闭塞、狭窄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脑动脉收缩峰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所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CDFI检查糖耐量异常组(IGT组)内中膜增厚人数及IMT值较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均明显增高(P<0.01);通过TCD检查IGT组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流速度及PI值均高于NGT组(P<0.05)。结论 CDFI联合TCD检查发现糖耐量异常患者早期已出现脑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改变、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使用两种无创检查动态监测病变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陈斌娟  孟璇  聂芳  童明辉 《临床医学》2010,30(4):1-3,F0003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探讨脑血管狭窄及血管反应性与眩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无其他神经体征的头晕或眩晕患者156例,先选4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于平静呼吸下探查脑血管颅外段及颅内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狭窄程度及屏气(15 s)颈内动脉平均速度(MFV),计算血管运动反应性(VMR)。比较各组间脑血管狭窄、血管运动反应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差异,对VMR与年龄、血压、空腹血糖、IMT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脑血管狭窄眩晕组明显高于头晕组(P0.05),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率眩晕组高于头晕组(P0.05),头晕组、眩晕组VM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03),头晕组、眩晕组颈部血管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9,P=0.004);眩晕组VMR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眩晕患者脑血管狭窄率高于头晕患者,且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为主,头晕及眩晕患者血管运动反应性降低,血管运动反应性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及IMT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并比较纯收缩期高血压、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升高类型不同分组,其中纯收缩期高血压(ISH)(A组)35例,纯舒张期高血压(B组)30例,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C组)45例,同期选择30例血压正常人作对比。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谱勒对其颈动脉行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血压变异各参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昼夜变化规律四组一致,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白天血压变异大于夜间血压变异,A组血压变异各参数显著大于其他高血压组。高血压各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明显的相关性,前者对后者有促进作用;纯收缩期高血压比纯舒张期、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高血压更易引起颈动脉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高血压人群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高血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且除外高血压病的正常人群1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人员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情况进行探查。比较分析两组受试者TCD检测结果、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动脉(BA)各血液运动参数。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相比,高血压组患者TCD检测结果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比率、血流速度升高比率以及血流速度降低比率均明显提高,正常比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相比,高血压组患者双侧MCA及BA血液运动参数平均血流速度、峰值流速及舒张期流速有所降低,而脉动指数和搏动指数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能够确切地反映脑部血流动力学的状况以及基本的病理改变,有助于高血压病情的评估及诊断,为临床治疗合理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超声检查评判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双向分流型重度肺动脉高压(PH)手术适应证的经验.方法:32例心脏超声检查:CHD合并重度PH,缺损水平双向分流.以下列指标评判手术适应证:(1)心脏超声:左向右分流的峰值流速、分流时间均不低于右向左分流;左向右分流与右向左分流频谱的速度-时间积分比值>1.85;(2)肺循环、体循环收缩压比值(Pp/Ps)<1.0;(3)股动脉血气分析:PaO2≥60 mm Hg,SaO2≥0.90;(4)无静息发绀.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全组无死亡.复查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Pp/Ps下降.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可准确、便捷地判断CHD合并重度PH患者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SYNOPSIS
Twenty-three patients with diagnosed migraine headach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biofeedback-assisted relaxation therapy group or to a group who relaxed on their own. The biofeedback trained group decreased pain and medication more than the self relax group.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was measured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ith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The trained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 systolic and mean 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 on the side with the highest velocity.  相似文献   

19.
王瑞  赵兴胜  李瑞彬 《新医学》2013,(11):770-774
目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3年以上常住居民年龄20~59岁的正常高值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共111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收集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及心率等临床资料;采空腹血测定血脂、血糖、 hsCRP等生化指标。分别进行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正常高值血压者收缩压与年龄、心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呈正相关;舒张压与年龄、心率、饮酒呈正相关;②年龄、心率、甘油三酯、家族史是收缩压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心率、 BMI、饮酒、家族史是舒张压的主要影响因素。③甘油三酯、 hsCRP 、饮酒、收缩压的增加是收缩期进展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OR 值分别为1.967、1.377、2.197、1.995; BMI、hsCRP、饮酒、家族史及收缩压、舒张压的增加是舒张期进展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1.516、1.847、0.234、2.908、1.749、1.6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VBI患者(VBI组)行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 100例VBI患者中:颅外段椎动脉管腔狭窄者3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狭窄处血流束变细,彩色血流紊乱,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阻力指数显著增大;椎动脉完全闭塞者1例,闭塞段管腔内完全无血流信号;椎动脉走行迂曲者5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彩色血流束呈弯曲状,弯曲局部为双色或多彩血流;椎动脉走行变异者1例.VBI组共检出异常血管89例,检出率89%,对照组检出异常血管17例,检出率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颅外段椎动脉管壁的结构,判断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检出椎动脉有无缺如、发育异常或走行变异.其操作简单、方便、准确、无创伤、可重复,对 VBI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