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肝损程度与α干扰素疗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丙型肝炎基因型、病毒量及肝损程度对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应答率的影响。对 41例慢性丙型肝炎用α干扰素 3MIU每天肌注一次 ,二周后改为隔日肌注一次 ,共 2 1周。治疗前用INNO -LIPA法作丙肝基因分型 ,并在治疗前、后每 2月及停药 6月时用PCR法检测HCVRNA含量和定性、每月检测肝功能。按国际标准判断干扰素的治疗末应答 (ETR)和持续应答 (SR)。结果显示 1b型HCVRNA的治疗末应答率占 82 8% (2 4/2 9) ;持续应答率占 78 9% (15 / 19)。ALT的应答率分别是 78 3 % (18/ 2 3)和 76 5 % (13/ 17)。HCVRNA含量显示≤ 5× 10 5copies/ml的持续应答率高于 >5× 10 5copies/ml,二组P <0 0 1。治疗前ALT活力高低与干扰素治疗后ALT的应答率影响不大。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关键是治疗前HCVRNA在血清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胡大山  赵伟  李红林 《肝脏》2015,(3):245-247
目的了解急性丙型肝炎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含量与ALT的相关性与α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53例急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含量,用α干扰素肌注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抗病毒。治疗前作基因分型,并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用PCR法检测HCVRNA含量、每月检测肝功能。判断α干扰素肌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情况。结果动态结果显示,血清HCVRNA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HCVRNA含量显示≤1×105拷贝/mL的4周病毒学应答率高于1×105拷贝/mL,二组P0.05。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关键是治疗前HCVRNA在血清中的水平及ALT水平。结论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HCVRNA含量是预测干扰素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急性丙肝ALT增高幅度高,HCVRNA病毒复制快速,予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RVR、EVR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发及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过程中HCVRNA定量及其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2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或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用复合干扰素 15 μg ,每周 3次 ,皮下注射 ,疗程 2 4周 ,检测治疗前、治疗中 1、2、3天和第 1、4、8、12、2 4周及停药后随访 6个月的HCVRNA定量变化 ,判断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及随访 6月后持续应答率及其与治疗前后病毒水平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  3 1例患者完成治疗 ,持续应答与无应答及完全应答与无应答治疗前病毒载量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获持续应答者中早期病毒血症的下降较非持续应答者明显 (P <0 .0 5 ) ,治疗前基线ALT水平不影响应答 (P <0 .0 5 ) ,主要副作用为发热及白细胞下降。结论 复发或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 ,基线病毒载量及治疗后早期病毒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的作用。方法 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25例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给予对照组一般保肝治疗,疗程均为48周,分别在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血清HCVRNA定量、ALT、TGF-β1、PDGF-BB和PCⅢ水平。结果治疗组24周和48周时HCVRNA阴转率为75.0%和95.0%,ALT复常率为84.0%和96.0%;对照组HCVR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为6.7%和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24周和48周时,血清TGF-1、PDGF-BB和PCⅢ水平较治疗前、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在抗病毒应答的同时,也具有效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研究2 6例散发性丙型肝炎(SHC)和35例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比较两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及HCVRNA水平。SHC组中15例无任何自觉症状,2 2例肝功能反复异常,但仅抗-HCV阳性的14例ALT水平超过10 0U/L ,其他8例一直低于10 0U/L ;PTHC组急性期ALT值均超过2 0 0U/L ,33例反复ALT异常,其中2 1例常高于2 0 0U/L ;SHC组的肝脏病理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较PTHC组为轻;SHC组血清HCVRNA含量显著低于PTHC组(P <0 . 0 5 ) ;SHC患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大多无自觉症状,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病毒血症水平、ALT值和肝损害程度均显著低于PTHC患者。  相似文献   

6.
近10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α干扰素(IFN-α)仍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的标准治疗。本文把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现状作一总结。1 治疗指征干扰素治疗丙肝的指征如下:①血清 HCV RNA 阳性和/或抗-HCV 阳性。②血清 ALT 升高(除外其他原因),或肝穿刺检查证实为慢性肝炎。具备上述两项指征即可进行IFN-α治疗。急性丙型肝炎早期应用 IFN-α治疗,可减少慢性化。国外 Jaeckel 等对44例急性丙型肝炎以 IFN-α5MU/d 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3次继用20周,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除1例3周后因不良反应停药外,其余患者中有74%于治疗2周后病毒负荷量有明显下降,12周后全部消除。25例完成随访者均保持 ALT 正常,HCV RNA 阴性。结论是急性丙型肝炎早期单用干扰素治疗效果确切,能防止慢性化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0例ALT正常和25例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别于治疗12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ALT正常组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在治疗12周时的早期应答率为45%(9/20),治疗结束时的应答率为55%(11/20),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持续应答率为45%(9/20)。2例患者在随访24周内出现ALT升高,血清HCVRNA阳转,复发率为18.2%(2/11),所有疗效指标与ALT升高组对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同样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
陆建春  吴国祥  李夏亭 《肝脏》2003,8(4):12-12
目前 ,对慢性丙型肝炎多应用α干扰素 (IFNα)联合病毒唑治疗 ,取得了一定效果[1]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此治疗方案无应答。我们将这部分患者称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们应用干复津与病毒唑联合治疗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14例 ,观察其治疗效果。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4例患者均符合 2 0 0 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应用过IFNα联合病毒唑治疗 6个月均无应答。患者治疗前血清抗 HCV、HCVRNA均阳性 ,肝功能化验ALT均大于 80U /L ,且排除HBV、HIV重叠感染及肝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复合α干扰素(C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以及重叠TTV感染对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8例)给予CIFN15μg,B组(10例)给予CIFNμg,C组(11例,对照组)给予IFN-α2a,3MU,均为3次/周×2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于治疗结束时和随访结束时评价ALT及HCVRNA应答.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合并TTV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A、B两组治疗结束时及停药24周时的ALT复常率、血清HCVRNA阴转率均较对照组高,因样本量少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水平.综合比较CIFN和IPN-α2a的疗效,则前者随访结束时的持久应答率显著高于后者.2种剂量CIFN组间应答反应无明显区别.治疗前血清病毒含量与干扰素应答有关,CIFN对于高病毒负荷组患者的疗效优于IFN-α2a组.合并TTV感染者(8/22,36.4%),重叠感染患者与非重叠感染者对干扰素应答反应无显著差别,8例TTV感染者CIFN治疗后6例血清TTVDNA阴转.结论C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远期疗效及高病毒负荷患者的疗效较好;重叠TTV感染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无明显影响.TTV似对CIFN较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RNA含量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相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采用Cobas Amplicor Monnitour Test.version 2.0试剂进行HCVRNA定量和Simmonds酶切分型方法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 α-2a)与干扰素α-2a治疗24周结束时,取得病毒学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24周随访观察,对临床特征、病毒学特征、治疗药物等因素与复发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8例丙型肝炎患者基础HCVRNA含量与ALT水平无相关性(r=0.093,P〉0.05),HCV基因1型与非基因1型之间ALT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基因型与RNA含量无相关性;在治疗结束取得病毒学应答的119例患者中,随访24周持续应答者61例(51.3%),复发58例(48.7%)。患者的性别、年龄、HCV感染途径、既往干扰素治疗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血小板计数和血清基础HCV载量等因素均与复发率无显著相关性。基因1型患者复发率(54.5%)显著高于非1型(32.1%)(x^2=4.265,P=0.039)。PEG-IFNα-2a组复发率(47.0%)低于IFNα-2a组(5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毒基因型与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的病毒复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应用不同干扰素(IFN)剂型的大样本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对可能与IFN疗效相关的因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慢性丙型肝炎IFN治疗应答的预测因子。方法 对入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干扰素α-2a治疗24周,停药后随访24周。在用药前对患者血清中的HCV RNA进行定量和基因分型检测,治疗和随访结束时检测血清HCV RNA含量,以HCV RNA阴转作为IFN治疗应答的主要评价指标,并对患者临床特征、病毒学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按意愿治疗分析人群208例,按方案分析人群197例,在对按方案分析人群的分析中,治疗24周结束时,女性、年龄<50岁、非输血感染途径、IFN治疗后复发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1、HCV RNA 含量<8×105U/ml,非基因1型HCV感染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患者的病毒应答率分别高于男性、年龄≥50岁、输血感染途径、IFN初治患者、AST/ALT比值≥1、HCV RNA含量≥8×105U/ml、基因1型HCV感染和干扰素α-2a治疗患者的应答率。但随访结束时,AST/ALT≥1和HCV RNA含量≥8×105U/ml患者的持续应答率却大于AST/ALT<1和HCV RNA含量<8 × 105U/ml患者。经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2.
长效干扰素alfa-2a和利巴韦林对无应答者的治疗Mitchell Shiffman和同事们对已加入丙型肝炎抗病毒药预防肝硬化(HALT-C)的前604例患者的结果进行了报道。录入的患者HCVRNA阳性、干扰素治疗无反应和肝活检反应出桥接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们采用长效干扰素alfa-2a(180ug/N)加利巴韦林(1,000-1,200mg/天)治疗。治疗20周时,35%的患者未查出血清HCVRNA,因此所有患者需继续治疗至48周。完成48周治疗以后,24周持续病毒反应率(SVR)的患者有18%。与SVR相关的因素为:1)先前单一用干扰素治疗;2)基因2或3型感染;3)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39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76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后随访6个月时ALT、HCVIgG、IFN、HCVRNA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HCVIgG、ALT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HCVRNA变化(P0.01)、IFN水平变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HCVRNA变化(P0.01)、ALT变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脱氧核苷酸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程度的持续病毒学应答效应,尤其对不适合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作为候选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干扰素α-2b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初始剂量为200万U/次,皮下注射,每周3次,加利巴韦林600mg/d,分3次口服,治疗1~3个月后,根据病情逐步将IFNα-2b剂量增加至300~500万U/次肌注及利巴韦林800~1000mg/d,分3次口服,治疗48周,观察疗效。结果:18例患者有17例耐受较好并完成IFN疗程,而1例无法耐受利巴韦林治疗提前终止。与治疗前比较,17例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Alb、CHE、PTA、HCVRNA,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C-Ⅳ)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剂量IFNα-2b开始逐渐加量联合利巴韦林方案可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但治疗的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ALT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是否需要进行α-2b干扰素治疗。 方法:来自挪威和丹麦各3个中心的既往未经治疗的23例患者参与了前瞻性试验。所有患者均经第二代ELISA法检测,HCV抗体为阳性,并经PCR法检测,HCV RNA为阳性。血清ALT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1.5倍至少6个月,但肝组织活检异常,符合慢性丙型肝炎。所有患者均接受α-2b干扰素3MU皮下注射,每周3次,疗程6个月。采用PCR法检测血清HCVRNA,并检测HCV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病毒载量,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2a)抗病毒治疗后PBMCs中HCVRN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方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病毒载量.结果 血清中HCVRNA阳性患者其PBMCs中检出率为83.6%,HCV RNA阴性患者检出率为16.3%;治疗结束及停药6个月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PBMCs中HCVRNA阴转率均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PEG-IFNa-2a对血清及PBMCs中的HCVR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BMCs中HCVRNA清除速率较血清明显延迟.结论 PBMCs是HCV在肝外复制的重要场所,是评价HCV活动最理想的标志,可作为临床评价病毒复制程度和抗病毒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苦参素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苦参素联合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6例 ;治疗组给予苦参素联合干扰素 αlb 3MU ,对照组单用干扰素 αlb。两组疗程均 2 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CVRNA、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治疗组和对照组HCVRNA阴转率分别为 5 8 3 %和 3 3 3 % ,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肽 (PⅢP)、Ⅳ型胶原 (C Ⅳ )和层粘蛋白 (LN)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组在HCVRNA阴转率、HA、C Ⅳ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苦参素联合干扰素 αlb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 ,在抗病毒方面有协同作用 ,并能增强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4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我们应用 α-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4 3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 :78例慢性丙肝住院患者 ,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前血清 HCV- RNA阳性 ,血清 ALT持续升高达 6个月以上。将 78例分为两组 :1治疗组 4 3例 ,男18例 ,女 2 5例 ;年龄 2 4~ 61岁 ,平均 4 6.2岁 ;血清ALT54~ 2 0 0 U/ L;平均 142 .2 U/ L。 2对照组 35例 ,男 13例 ,女 2 2例 ;年龄 2 0~ 61岁 ,平均 4 3.3岁 ;血清ALT4 8~ 186U/ L ,平均 133.3U/ L。所有病例肝功能代偿良好…  相似文献   

19.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6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48周。结果治疗后21例(80.8%)患者血清HCV RNA转阴,ALT由治疗前157.2±70.1U/L降至49.2±19.1U/L,血糖及其他指标变化不大。结论干扰素对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丙型肝炎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们用干扰素加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丙型肝炎患者 78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2例 ,女 36例 ,年龄 11~ 5 7岁 ,平均38.8岁 ,均按 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急性丙型肝炎 48例 ,慢性丙型肝炎 30例 ;有手术史、输血史者 74例 ,占 94%。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的重组α-2 b干扰素及国产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α- 2 b干扰素 30 0万 U肌注 ,每周 3次 ,共 2 4周 ;左旋咪唑涂布剂涂于下肢内侧皮肤 ,隔 2天 1次 ,连用 6个月为一疗程。疗效 :停药半年后 A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