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刍议MP3音乐下载中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在MP3上传、下裁过程中有关行为的性质,如何界定这些行为是否侵权,并试图寻找音乐著作权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持续增长,2001上半年,我国网民已达1400万,而且现仍呈火速增长的势头.自从数字化技术被开发出来以后,加上网络传递的方便、快捷,从网上下载数字化作品的储存方式受到了众多网民的青睐,然而由于通常音乐所占内存空间极大,而且网络也往往难免失其流畅,在网络上随时、随地传输音乐并非易事,因此,遂有MP3技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4.
5.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与深入,传统民法在这方面已经体现出保护能力的虚弱化,而知识产权法由于其本身的保护内容的特殊性,在这方面越来越体现出其巨大的功能与潜在的能力。于是两者相互背离的现象就产生了。这种背离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何在,对于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这种背离如何对待,是学术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论述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6.
MP3专利许可问题跟踪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MP3产业发展前景MP3软硬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MP3播放机、DVD、游戏机、数字电视、播放软件、游戏软件等,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例如,自从2001年推出第一款iPOD播放机以来,苹果公司一举超越索尼公司,成为全球随身播放工具的最大供应商。仅在2004年,苹果公司在全球卖出了至少1500万台iPOD。低端iPOD卖到99美元/台;有的高端产品达到了  相似文献   

7.
MP3技术与网络环境下音乐著作权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带来巨大效益和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法律问题。自1999年起,网上录音制品的使用,尤其是以MP3格式为代表的使用方式愈演愈烈。很多网站对MP3格式的录音制品进行收集、整理,并收集国内外歌曲的网址,提供链接,网友通过网站聆听或下载MP3。上述提供链接服务的行为引发了很多纠纷。MP3现象对传统版权国际保护的主流原则及其价值取向提出挑战,现实世界的保护制度是否同样在虚拟世界里适用?音乐制品版权人、MP3在线提供商与社会公众间如何达到利益平衡?科技进步对著作权保护带来的挑战与冲突并存,如何看待MP3法律争讼对音乐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影响,这是本文思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2.Sisvel Lieense许可政策 具体而言.Sisvel公司的专利许可政策如下: (1)Sisvel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供组织架构图(显示申请人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BT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方便公众获得所需音像制品的下载传播技术在不同程度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在网民为此种免费服务拍手叫好的同时,电影、音乐、软件等制造商却视提供这种服务的软件BT及使用BT技术的服务运营商为大敌。本文通过对BT下载原理及其特点的介绍来阐明其工作原理,就其是否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沛璐 《法制与社会》2010,(13):70-70,7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网络技术的起步比较晚、但是却有着极快的发展速度。网络系统的便捷性促使社会丈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但也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对信息转载的自由性等引发了一些问题。我国关于网络著作权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够完善;近年来,由于网络著作权引发的纠纷和问题十分严重。有效遏制网络著作权侵权问题的发生,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已成为当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促进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同时,逐步完善我国的著作权制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MP3搜索引擎服务的法律定义以及相伴而来的MP3搜索引擎服务商的法律责任问题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实施之后,在法律规定层面依然未尽清晰。北京高院在“百度案”和“雅虎案”二审中,对处理上述问题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化做法。对平衡产业之间的利益做出了司法上的探索。对认定MP3搜索引警服务提供商对著作权人(邻接权人)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及责任具有实务上的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环境下期刊著作权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立风 《法学论坛》2007,22(3):78-83
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期刊著作权常常被忽视,网络环境下期刊著作权的侵犯问题与此不无关系.期刊著作权人以期刊整体为客体享有人身性与财产性著作权.期刊著作权不是双重主体,期刊社或期刊的主办单位是期刊著作权主体.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使侵犯期刊著作权更加容易,给期刊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挑战.在网络环境下保护期刊著作权,要解决好取证问题与诉讼的地域管辖问题,并确定包括网络服务商在内的责任人以及赔偿数额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治理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智 《河北法学》2004,22(12):100-102
分析和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论述互联网因其新奇性而出现的新问题,分析互联网规范与治理的理论、模式及其在互联网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在新形势下,针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在遵循柔性管理、第一时间、主流引导和疏堵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快速反应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网络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容易诱发产生大学生人格的虚伪性、变异性、封闭性和迷失性.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网络系统,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发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炼红 《河北法学》2004,22(6):41-44
网络发表权是指作者决定是否将其作品通过网络公之于众的权利,所反映的是一种待实现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是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一种静态性权利;而网络传输权是指著作权及相关权利人享有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其反映的是作者实现发表权的现实状态。我们有必要正确区分性质不同的这两项权利,从而为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发表权的保护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he Russian system of state internet censorship has been steadily expanding in recent years. The Russian government has succeeded in placing under its control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internet companies operating in Russia and in establishing a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to conduct mass surveillance of internet users. However, the state censorship regime remains incomplete, as it is focused on countering small numbers of dissidents and is not designed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among thousands of users.  相似文献   

18.
为遏制日益泛滥的网络犯罪,立法者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采取的扩张刑事法网及独立评价的策略给理论界、实务界带来了新的挑战。立法者一方面降低客观不法、主观罪过以及意思联络的要求以扩张刑事法网,另一方面又采取独立评价的方式限制处罚范围,但独立评价本身又有扩张处罚范围的一面。显然,如何限制处罚的范围是当务之急,但仅靠笼统的情节严重难以完成此任务,需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建立可操作的类型化规则。客观说难以解释危险增量产生的机制,因而只能求助于主观不法论。在主观不法论的基础上,可建立类型化规则如下:偏重非法利用的帮助行为结合明知的心态可以成立帮助犯,无须意思联络,也无须其他旁证证明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易于滥用的帮助行为结合故意的心态可以成立帮助犯,无须意思联络,但须其他更有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具有帮助的故意;偶被非法使用的帮助结合故意的心态并要求具有意思联络才成立帮助犯。  相似文献   

19.
聚众式裸聊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众式裸聊是当今一种新型的性交流方式.,探讨如何规制度众式裸聊时,不仅遇到了网络犯罪行为认定上的疑难问题,也遇到了网络共犯主观方面和主体认定上的疑难问题.对于这些疑难问题,将裸聊行为认定为淫乱行为具有可行性,网络共同故意符合传统共犯理论要求的犯意双向联络,而网络共犯主体认定问题属于超越我国现有共犯理论逻辑的问题.需要通过改变我国传统共犯理论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谈互联网在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信息化社会的大势所趋。因此,政府应当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将推进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和观念的更新,促使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本文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对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发展与治理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