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开萍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101-1102
目的探讨护理在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68例食管支架置入术后放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对于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放疗反应,顺利完成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放疗是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部分患者放疗后常因出现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而影响其生存,笔者对24例放疗后的食管癌患者缓解期给予中药补肾益肺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位居各类恶性肿瘤第5位.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和鳞癌,在我国90%食管癌为鳞癌.食管癌患者治疗的5年生存率约为17%,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由于食管癌患者诊断时往往处于晚期,常需要综合治疗,其中放疗是食管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约有40%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出现进展,固有的或获得性的放疗抵抗是影响肿瘤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能预测放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这对食管癌患者精准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食管癌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处于中晚期,约50%以上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需接受放射治疗”。近10年来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兴起,为食管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我院放疗科2006年10月-2008年3月对54例食管癌患者采用3DCR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放疗期间,我科针对其各种不同原因在各阶段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252Cf中子腔内加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同步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化疗采用顺铂30mg/第d1~5天静脉推注,5-氟脲嘧啶750mg/d1~5天静脉点滴,21—28d为1周期,共用2-3周期;1周期化疗在放疗开始当天开始,放疗外照射采用体外三维适形放疗,GTVDT:52—62GY左右;期间配合^252Cf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参考点剂量为4GY/次,使总剂量达8-16GY/2—4次,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单日不行外照射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复查食管MRI结果示仅2例未控,其余皆达到CR,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食管炎,无一例出现放疗中及放疗后食管穿孔,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为93.7%(45/48),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83.3%(40/48),无严重肝、肾损伤。放化疗所引起的胃肠反应及骨髓抑制,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结论252Cf中子腔内加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局控,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应作为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成为中晚期食管癌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放疗后不可避免的出现放射反应,为患者增添痛苦。临床发现食管癌患者在放疗中多会出现吞咽哽噎困难、大便秘结、舌苔光剥、脉细涩等阴虚燥结症状。笔者采用滋阴润燥、解毒通降的自拟生津增效汤,与放疗联合应用治疗食管癌,发现其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放疗造成的免疫抑制,减少放疗后放射反应,提高生存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医疗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各种疾病的治愈率不断的提高,从而使得患者恢复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能够得以实现.在进行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相关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全面地了解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这还要在日常的护理过程当中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全方面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以确保食管癌放疗患者能够尽早的恢复健康.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性化护理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资料,然后进一步的分析了相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伽玛刀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总量42~50Gy,分10~12次完成,每日一次;同期行全身化疗,采用PLF(P-顺铂.L-亚叶酸钙.F-氟脲嘧啶)方案,28d为一周期,每位病人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末次化疗结束4周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冶疗,总有效率(CR PR)为96.87%(31/32),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100%(1~3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25%(2/32),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气管炎。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孙红娟 《海南医学》2013,24(3):461-462
目的 观察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副反应特点,总结护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对84例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患者的副反应特点及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3.8%,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1.4%,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6.7%,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100%.针对各种副反应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所有患者的放疗均得以顺利完成.结论 熟悉食管癌后加速超分割放疗患者副反应特点,按患者副反应不同,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可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葛乃建  李苏宜 《现代医学》2007,35(4):336-338
食管癌为常见、难治性恶性肿瘤,病死率高达90%。尽管目前新化疗策略的临床试验已显示出可喜的活力和效能,但食管癌的预后还是很差。医学界对于早、中期食管癌患者普遍采用以手术或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则是以化疗、放疗为主,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化、放疗联合应用,可能相互增敏而产生疗效相加或协同作用,且化疗对远处转移的治疗作用可能弥补放疗只能产生局部治疗作用的局限,由此便产生了化放疗联合治疗食管癌的策略。现综述同步化放疗在食管癌的临床研究新讲展。  相似文献   

11.
DF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新  黄玉霞  赵伟 《吉林医学》2010,31(36):6673-6674
目的:探讨放疗配合DF方案化疗能否提高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将7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8例。A组为单纯放疗组,B组为放疗化疗结合组。放疗均采用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常规照射,5次/周,2GY/次,DT60~70GY。B组患者在放疗先行1周期化疗,放疗结束1周再按计划每21天行1周期化疗,共给4周期。结果:1、2、3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15例(39.5%)、10例(26.3%)、4例(10.5%);B组分别为22例(57.9%)、16例(42.1%)、11例(28.9%),B组1、2、3年生存率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放疗配合DF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12.
放射治疗是诊疗食管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易引起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皮炎,病人难以接受,加之患者医学知识缺乏,放疗中不配合放疗及护理,严重影响了放疗的效果,我科2006年4月--2007年10月对11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东辉  李杰  王艳伟 《浙江医学》2023,45(15):1621-1625
目的探讨放疗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219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ROC曲线分析放疗前SII、PNI及两者联合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后死亡的预测效能。同时以ROC曲线分析所得的SII、PNI最佳截断值为界分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指标对放疗前SII、PNI的影响。结果219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9.1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6%、32.9%、24.2%,中位生存期为21.4个月。放疗前SII、PNI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食管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疗后死亡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23、0.585、0.825,0.704、0.642、0.771和0.812、0.736、0.849。两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放疗前SII≥651.38与<651.38、放疗前PNI≥49.24与<49.24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位置、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处方剂量、是否同期化疗以及放疗前SII或PNI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放疗前SII与PNI联合检测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Ⅲ期食管癌术后同期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食管癌术后Ⅲ期同期放化疗和放疗的远期效果及毒性反应,探索食管癌术后Ⅲ期治疗的新途径。方法将56例食管癌术后Ⅲ期患者随机分成放疗和同期放化疗组,每组各28例,2组放疗均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化疗采用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同期放化疗组从放射治疗第1日起给予化疗,以后每隔27d化疗1周期,每例患者化疗时间不少于4周期。结果同期放化疗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1%、46.5%和39.8%;单纯放疗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2%、40.1%和14.2%。严重毒性反应:同期放化疗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结论同期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Ⅲ期治疗价值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食管癌术后Ⅲ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但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在治疗II-III期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和不良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50例II-III期首诊食管癌病患,经单纯放疗和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临床数据。放疗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放化疗同步组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同步予以2周期替吉奥单药化疗。结果两组对比,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2.1%和26.4%,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64.2%和82%,II-III骨髓抑制为23%和64%。1年生存率为45%和66%。结论研究结果提示IIIII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以从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中获得更大的生存获益,并且提高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前提下,放化疗同步治疗的不良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三维适形放疗和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选择食管癌患者82例,均为不愿进行手术或者是无法进行手术。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41),对照组行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三维适形放疗和多西紫杉醇化疗,对2组患者不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经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实施,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两者之间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和多西紫杉醇化疗,不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低,且毒性反应也非常小,对于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临床功效,值得各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对老年食管癌的近期效果。方法:老年食管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23例和同步放化疗组24例。两组均采用调强放疗,同步放化疗组放疗处方剂量为54 Gy/30次,同时口服替吉奥胶囊70 mg/m2,d1~d14,共2个周期。单纯放疗组放疗处方剂量为60 Gy/30次。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单纯放疗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两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控制。  相似文献   

18.
食道癌精确放疗与普通放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究其原因很多,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食管癌的发病率及就诊率将大步上升,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就诊已属中晚期。目前,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是中晚期食管癌标准治疗模式。此外,在研究表明食管癌精确放疗与普通放疗相比,可提高局控率和近期生存率。对70例中段食管癌进行精确(三维)放疗与普通(二维)放疗的比较,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采用放疗的方法对在手术后出现局部转移性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2例在手术后出现局部转移性复发食管癌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1例。分贝采用化疗和放疗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再复发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放化疗过程中常见的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但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放疗的方法对在手术后出现局部转移性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中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同步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9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体外三野照射,放疗剂量为65~70 Gy,6~7周完成放疗.有锁骨淋巴结转移者同时照射锁骨上区,放疗剂量为65Gy,6~7周左右完成放疗;同时采用顺铂(DDP)40mg第1~3 d静滴、5-氟脲嘧啶(5-Fu)1.0g第1~5 d静滴化疗,21~28 d为一周期,共用2~4周期,放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71.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以Ⅰ~Ⅱ度为主,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适形放疗同步联合DDP 5-Fu(DF)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