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天化云峰分公司造气装置采用固定床间歇式煤气发生炉增氧制气。运行中存在消耗高的问题,分公司对3#煤气炉从中氮流程技改为小氮流程。技改后,按吨氨耗3200 m3半水煤气,吨氨耗原焦1300 kg计,每kg原焦耗2.4615 m3半水煤气,3#比7#高144.5 m3/t则吨氨3#炉比7#炉减少原焦消耗58.7kg原焦。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8,(6)
为充分利用空分装置来的富余高压纯氧,心连心公司对常压间歇式固定床制气工艺进行了增氧制气改造。简述了固定床增氧制气的工艺流程和增氧制气的投运原则,介绍了增氧制气项目的工艺安全联锁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对比了增氧制气项目投运前后的生产数据。经过改造,单炉产氨量有所提升,煤耗、电耗均有所降低,气体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小氮肥》2017,(9)
介绍了固定床增氧间歇气化工艺的应用情况,采用变压吸附制氧装置生产富氧,结合专用的增氧DCS控制技术,提高造气炉入炉空气中氧的含量,通过调整吹风、制气时间及相应的工艺指标,平均吨氨煤耗下降70 kg,每年可以减少CO_2排放20%。达到了提高吹风效率、蒸汽分解率及能源利用率,降低原料煤的消耗、合成氨的能耗和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陈观寿 《化肥设计》2009,47(2):46-48
介绍了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工艺指标、主要设备;对影响蒸汽过热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外供过热蒸汽、120~140m/s高蒸汽流速、12CrMor管材、蒸汽过热器换热管串联布置等生产保护技改措施,对比了蒸汽过热器改造前后生产运行效果。结果表明:4台犯400mm煤气炉产气量可增加氨产量7~8t/d,折成碳酸氢铵增产28~32t/d,且每年节约标煤600t,减少开支24万元。  相似文献   

5.
固定层气化是合成氨造气广泛采用的工艺,随着近年来造气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低煤耗成为造气工序的主要目标,吨氨煤耗在稳步降低,目前煤耗控制最好的企业吨氨耗煤已经降低到1t。通过近两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发现:控制煤气发生炉下灰中的残炭、降低炉上温度等一系列手段对于降低煤耗非常有效,特别是通过降低炉上温度,减少热损失,  相似文献   

6.
介绍造气因煤耗高,将煤种由贵州普通煤改为金沙优质煤的情况。改煤源后,因煤质好,调整工艺指标,使吨氨实物煤和蒸汽耗分别降低0.36t和0.50t,煤气炉产气量提高25%。  相似文献   

7.
围绕煤气发生炉增氧间歇制气的氧气稳定控制及使用,论述了稳定煤气发生炉用氧的控制方案。从制气反应原理的角度和有利于氨合成系统生产等方面论述了各种煤气发生炉增氧气化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增氧气化应选择吹风阶段增氧为主、上吹阶段增氧为辅(适量增氧或不增氧)的方式比较合理,有利于降低氨合成系统的能耗。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现年产24万t氨醇,10万t甲酸,制气采用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工艺,其中6台炉采用富氧焦炭连续气化制取高浓度CO,所用炉箅大部分为邳州骏豪铸造厂产品。现在又有4台富氧炉正在施工,2010年10月将投产,届时将形成年产20万t甲酸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 我厂是一个由年产3000吨发展到2万吨台成氨的化肥企业.为了实现造气蒸汽自给,1988年自行设计丁一套造气吹风气潜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小时产3kg/cm~2的饱和蒸汽4.1吨,经过热到350℃左右,供造气炉制气用。我厂原三台  相似文献   

10.
山西兰花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分公司目前有3套造气系统,采用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气化技术,有Φ2650mm煤气发生炉17台,吨氨耗原料煤(标煤)1.18t左右,采用停炉排灰的模式。1停炉后排灰存在的弊端①不能保证煤气发生炉连续运行制气;②停  相似文献   

11.
韦大业 《中氮肥》1989,(5):61-63
我厂是用固定层煤气发生炉制半水煤气生产合成氢的中型厂。近几年来,造气工序煤的消耗偏低,而外供蒸汽消耗非常高。就1987年的平均消耗:吨氨耗标煤1170kg,比同类型先进厂家吨氨耗标煤1200kg还少30kg;吨氨耗外供蒸汽959kg,比同类型先  相似文献   

12.
借鉴小型氮肥造气系统高产低耗的优点,对中型氮肥块煤焦间歇式固定床造气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对比了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从蒸汽系统、油压系统、余热回收系统的改造以及空气总管、炉底中心管的改进方面阐述了工艺系统的配套改造;从炉体改造、加焦机改造、洗气塔改造,取消燃烧室、洗气箱,增装夹套锅炉汽包等方面阐述了设备的优化措施.改造结果表明,造气吨氨煤耗从1.75 t下降至1.547 t,煤气产量提高了10%,煤气中有效成分提高了4%.  相似文献   

13.
郑传胜 《中氮肥》1990,(1):48-52
我厂是年产15万吨氨的中型氮肥厂,主要以焦炭制造半水煤气生产合成氨和甲醇。部分合成氨原料气是用焦炉气转化制得。651~#供气不足是我厂合成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1975年我厂在氧气产量比较富裕的情况下,在原熔渣炉的基础上,改建了一台(6~#)富氧连续制气煤气发生炉,炉膛直径φ2 745。6~#炉投产后,提高了我厂的生产能力,缓解了供气不足的矛盾。下面就我厂6~#炉投产以来,在生产、技改、经济技术指标等方面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的主要设备参数、产品性能、消耗、成本等指标,阐述了煤气发生炉系统增氧制气投运的调节控制过程,对增氧制气前后煤气发生炉各工艺参数、气体成分、灰渣残碳含量、产气量、消耗等指标进行了详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煤气发生炉实施增氧制气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增产、增效的技改项目。  相似文献   

15.
李忠 《小氮肥》2015,(2):4-5
<正>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公司)造气系统原有31台造气炉,其中12台Φ2 610 mm锥形炉、6台Φ2610 mm直筒炉和13台Φ2 800 mm直筒炉,采用固定层间歇制气工艺。由于造气炉的水夹套泄漏比较严重、炉况不稳定,经常出现炭层吹翻、集尘器带出物多、下灰残碳量高(主要是渣包炭)等现象,造成吨氨原料煤消耗较高,为此,对造气系统进行了改造。改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现合成氨产能为6万t/a,主要产品为碳铵、液氨、甲醇,共有φ2610造气炉6台,采用烘干煤棒制气,单炉发气量可达5500Nm^3/h,吨氨耗入炉实物煤棒约1500kg。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评价新型塔式炉篦的性能,在83年12月10~12号,由湖南省化肥公司、湖南化工设计院,桃源县氮肥厂共同对桃源县氮肥厂的造气车间进行了测定。其项目包括:单炉产气量、蒸汽分解率、渣的残碳分析、返焦率、吹出物数量、吨氨白煤耗、半水煤气及混合煤气单耗,压缩机实际打气量、煤气炉火层分布、车间氨产量、折算氨产量、气质、煤气炉工况以及系统阻力等14项。桃源县氮肥厂是69年12月建成投产的五千吨型合成氨厂。采用7kg/cm~2变换碳化、320kg/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2004年对造气车间进行了一系列技改,项目包括块煤改烧煤棒、造气炉本体改造、油压系统改造、吹风气回收改造、蒸汽系统改造、风机选型与配套以及煤气系统改造等。技改后有造气炉5台,其中Ф2400炉4台、Ф2610炉1台。生产时,开造气炉4台,开6台压缩机(MH92二台、H12二台、4M8KⅡ二台),年产商品氨5万t,4台炉最高日产商品氨达170多吨,单炉发气量可达到6000m^3/h,造气蒸汽全部自给并还有外供,技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技改思路、煤棒操作特点与各位同仁深讨。  相似文献   

19.
周建军 《小氮肥》2004,32(4):7-9
我厂始建于1966年,目前发展成为年产醇氨18万t、尿素25万t的中型氮肥企业。气化工艺采用山西白煤固定床间歇气化,合成工艺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目前化肥厂有2套造气系统共13台造气炉,全开无备,其中11台Ф2650造气炉、2台Ф2400造气炉。日产醇氨550t、吨  相似文献   

20.
造气攻关组采取提高上下行温度、提高蒸汽温度、提高蒸汽压力、增加各系统风机开启度和单炉风挡开启度等方法,实现了14台造气炉满足78机生产,单炉产氨量达到49 t的目标。通过设备改造实现了高产、低耗的目标,单炉产氨量由49 t上升到目前的55 t,吨氨白煤消耗稳定在1.2 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