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主要考释了九例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俗语词。这些词字面普通,但义训特殊,多为一些大型语词书所失收或误释,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明清白话小说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重要资料。文章对白话小说中的一些具有方言色彩的口语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及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具有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9,(5):77-81
成书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林公案》,是一部重要的白话公案小说。书中保存了大量的俚言俗语,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宝贵语料。文章选取其中九则具有时代特色的俗语称谓词,细加考释,以期对大型语文辞书的编撰和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助于提高古籍整理工作的质量。本文从古籍校勘、古籍标点和古籍注释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研究明清白话小说词汇对古籍整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白话小说《跻春台》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方言的重要资料。文章对《跻春台》中的一些具有方言色彩的口语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及大型工具书的编撰具有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清白话小说可为汉语词汇史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本文利用几部白话小说弥补《汉语大词典》中所引书让较晚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连城璧》与《十二楼》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李渔的两本白话短篇小说集.作为明清拟话本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们对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其中出现的许多词汇,尤其是一些方言词和俗语词,与现代汉语词汇在字面上相同或形似,然而其意义却与之或微殊、或迥别.本文选取了这两部小说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运用训诂的方法,对它们的义项进行细致的考察,指出了大型辞书在释义上的一些偏误.  相似文献   

8.
近代白话小说中出现的专用动量词比魏晋、唐宋时期都要少,以重叠形式为主要依据考察近代白话小说中的专用动量词,从语法角度指出近代白话小说在汉语史上表现出承上启下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蜃楼志》是清代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其人物对话生动通俗,反映了清代广东地区的社会及语言面貌,保留了当时的口语词、方言词,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比照不同的版本,运用相关训诂方法,对这部小说中的"颟顸"、"烂仔"、"刁蹬"三个词语进行考释,并指出《汉语大词典》中可能存在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古今同形词,即存在于文言与现代汉语中的字面相同而语义有别的词。这种词有三个特点:一、既是文言中的词,也是白话中的词;二、在文言与白话中字面相同;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跟在白话中的词义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从日语的词汇来看,现代日语中仍然保留着许多汉字及汉语词汇,而且许多词汇除发音与现代汉语不同外,字形却相近或相同,我们就把汉日语言中这些词汇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汉语和日语中的汉字词汇,虽然都使用了汉字,但是这些汉字用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必定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12.
王念孙在“训访之旨,本于声音”这一总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不限形体”的训访方法;对“名之于实,各有义类”这一探求汉语词汇孳乳繁衍、词语之间意义关联的重要理论进行了科学阐发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黎锦熙先生是上个世纪最为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工作在许多领域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黎先生汉语释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示范性,重视近代"国语文学"中的词汇,注重词义的系统性。在探求词义的方法上,以声音为枢纽,纯熟地运用一声之转;充分考虑古人的属辞之例,同时广泛地联系古今方言俗语。  相似文献   

1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开创了一种写史"范式",影响且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编写。夏志清从文学性、人性和道德情感的角度评判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研究模式,与大陆以"革命斗争"思想启蒙"改造国民灵魂"等关注视角迥然不同。对言词、字句和文字本身细腻的关注是文学史编写文学性的体现,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基本立足点。就此而言,夏著的典范意义对当前文学史编写如何走出困境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词新语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新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燕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31-134,139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词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经过归纳和整理,我主要从校园流行语、网络语、时尚语的流行,缩略语的增多,换字词语的使用,译词的增加,专业术语普通化,新词新义和旧词新用及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新用八个方面来论述.从总体上看,新词新语呈现出从简从易,联想自由,幽默形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新词构词特点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变动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变化、流动的开放性系统,总是烙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当今社会,词汇更显得异常活跃,主要表现在:大量外来词的涌现;用类化法和派生法产生的新词大量出现;方言词的吸收;专词通用;长词短用;中西混用;旧词新用;网络词语的兴起;创造新词等。文章就新时期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构造特点和新词变动的趋势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社会观念、文化心态和审美取向的变迁,说明语言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但由于词汇的意义灵活多变 ,有一些常见、常用的词语在外贸英语中却具有不同于日常所用的含义。了解并掌握这些词语在外贸英语中的含义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文学;是注关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记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