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版的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在2004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冷水机组的能效考核指标由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修改为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本文通过对测试标准、工况、污垢系数计算、机组的卸载逻辑等方面的解析,阐述了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的环节和方法,以供业内试验室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公共建筑能耗的50%左右,其中冷水机组作为主要能耗部分,其能耗评估是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必要环节。在工程应用中,常采用COP和IPLV评估冷水机组能效水平,也采用建筑能耗模拟仿真工具进行评估。本文介绍基于建筑能耗模拟仿真软件EnergyPlus开发的冷水机组能耗评估工具CPEAT,可以评估不同气候区内各类型冷水机组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全年能耗,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针对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部分负荷能耗效能的评价参数指标IPLV的标定计算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针对多联式空调系统有别于单台冷水机组运行特性和能效的特性,决定TIPLV的标定计算忽略了室内机作为机组系统的一部分而对系统负荷率及能效变化所构成的影响.提出多联式空调系统IPLV的计算公式理应在综合分析研究机组运行工况、系统开机率、室内机负荷均匀度、部分负荷率及对应负荷率下机组的能效比这些影响因素而综合定义给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冷水机组能效标准GB 19577中有关水冷冷水机组能效限值最新修订变化点进行探讨,对其中水冷冷水机组能效限值的修订与行业相关能效标准进行对比,以便了解我国水冷冷水机组的行业水平,并对IPLV的应用进行探讨,为后续冷水机产品标准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冷水机组能效标准GB19577—2015中冷水机组的能效限定值和能效等级的变化点。GB19577—2015能效等级依据冷水机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两项指标进行划分,并且能效等级从原来的5级变为3级。通过与国际上冷水机组能效标准的比较分析,指出GB19577—2015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能效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史敏  何亚峰  钟瑜 《制冷学报》2015,(6):111-118
介绍中美两国冷水机组IPLV评价的现状,从IPLV的构建原理和权重系数的推导方法、试验工况、测试方法、测试允差、插值计算方法等方面对两国冷水机组IPLV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当前IPLV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我国建筑业和暖通空调产业现阶段发展水平,该工作对于明确两国标准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冷水机组产品性能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阐述IPLV在AHRI550/590不同版本中的修订,分析IPLV在GB50189—2005和GB/T18430.1—2007中的定义与区别。明确指出JPLV的用途及适用范围,最后基于IPLV分析多台冷水机组整体性能的优化,即利用建筑空调冷负荷时间频数和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及机组群控策略进行多台冷水机组的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研究了反映空调用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时的综合性能相关参数,讨论了不同部分负荷性能冷水机组的能耗评价方法和节能潜力,划分了冷水机组在不同负荷段的部分负荷性能与全负荷性能的关系,指出美国空调与制冷学会标准(ARI-550/59098)中提出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技术意义及其变化,提示了制冷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能耗与空调动态负荷的相关性,给出了空调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与空调系统匹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我国空调热泵的能效标准,阐述了季节能效比SEER、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和热泵热水机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能效(分级)标准发展历程。其中,空调与热泵的能效标准,风冷从单一工况的制冷能效比EER或性能系数COP,发展到SEER和供热季节性能系数HSPF;水冷从单一工况COP,发展到综合部分负荷系数IPLV。提出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IPLV(H)的3级能效划分建议值。同时,指出能效标准的共性与问题,如理论工作还有待加强,评价指标不统一,部分能效标准缺失,能效标准未能及时与产品标准相对应等,并对今后能效标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制冷空调设备能效指标与评价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修订的GB/T18430.1和GB/T17758标准,介绍冷水机组IPLV指标、单元式空凋季节能效指标的测试工况、计算方法、能效限值等内容,使新的能效指标和评价方法更能准确合理地描述制冷空调设备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1.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IPLV(C)测试中插值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标准中水冷式空调机的制冷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C)的测试计算方法,对空调机无法准确卸载到75%,50%以及25%负荷能力的情况的插值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3种插值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比这3种插值方案计算IPLV(C)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部分家用多联式房间空调器的名义制冷量小于14000W,可以按照GB/T7725-2004附录F中要求的能源消耗效率(EER)进行评价,但其又是多联机组,还可以按照GB/T18837-2002的制冷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C)进行评价。到底用哪一个指标来评价家用多联式房间空调器,本文从试验方面入手对SEER和IPLV(C)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空调水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明启  冀兆良 《制冷》2005,24(Z1):65-71
本文从空调水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节能为原则,探讨和分析了空调水系统中变流量技术应用特点和节能效果,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水泵变频调速技术在空调水系统中的应用和相应投资、运行费用的详细分析,阐明了空调水系统采用水泵变频调速技术可以带来明显的节能效果,空调制冷系统的冷冻水、冷却水变流量系统可使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体式空调在我国建筑中广泛使用,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可达到40%~50%,分体式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是空调节能的重要环节。分体式空调在湿负荷较大的场所,每1kW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0.8kg的冷凝水,冷凝水温度较低约为10~15℃。空气露点温度越高,含湿量越大,产生的冷凝水越多,而冷凝水需要设置排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放,这既造成冷凝水冷量浪费又增加了排水管的管材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帘蒸发冷却技术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设计与实验应用。通过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出利用制冷冷凝水后的实际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湿帘蒸发冷却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不仅可以提高制冷量约4.612%和能效比约9.302%,降低冷凝温度约4.685%,而且不需要设置排水管。  相似文献   

15.
提出将空气-水作为热泵型空调器的复合热源。根据当前的研究状况,初步设计空气-水复合热源热泵型空调器,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该空调器的工作循环和特点,结果表明该空调器的制冷性能高于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制热和室外换热器结霜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关于低温送风系统的通风、热舒适和空气品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燕涛  赖学江  曾东琪 《制冷》2005,24(3):62-66
介绍和评价了低温送风系统通风量、新风比的修正方法,空气分布性能指标ADPI(Air Diffusion Performance Index).分析了具有较低的相对湿度的低温送风系统对室内热舒适和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作用,得出在等效热舒适时,可通过提高室内干球温度,而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同样在保证空气品质前提下,通过减少新风量,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在城市的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占整体能耗近一半,因此,研究降低建筑能耗的经济合理措施极为必要[1].文章简要介绍了毛细管辐射空调中单冷源系统和双冷源系统的特性,使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单冷源系统与双冷源系统应用于毛细辐射空调末端的运行工况,利用SketchUp和Energy...  相似文献   

18.
对如何利用移动式空调机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分析,探讨提升移动式空调机能效比的一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采用蒸发冷却式冷凝器的房间空调器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冷却可有效提高翅片管式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和空调器的性能;采用厚度为70mm的CELDEK5090型纸质填料且淋水量为0.053kg/s,当环境温度为35℃时,空调器的能效比EER值提高了15.3%;当环境温度为39℃时,空调器的能效比EER值提高了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