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利排涝和市政雨水排水的衔接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河涌整治过程中,选用哪种形式来确定河涌规模,一直没有定论。该文通过采用广东省综合单位线和广东省推理公式法计算广州地区水利设计标准下的设计洪水与采用最新暴雨公式计算市政排水标准下的雨水流量,对城市建筑密集区、城市建筑较密集区和城市建筑稀疏区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地区的水利排涝标准与市政排水标准的对应关系,为广州水务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区排涝论证规模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分析主要常用的方法有推理公式法、瞬时单位线法、地区综合法等。其中推理公式法采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部分地区适用于流域面积小于50 km~2;瞬时单位线也采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部分地区适用于流域面积大于50 km~2;地区综合法是通过建立水文站洪水统计参数与汇水面积关系线,根据工程流域面积推算设计洪水成果。以设计洪水实例为论证,主要分析推理公式法和地区综合法两种方法成果的差别及取用。  相似文献   

3.
小汇水面积工程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而其上游或下游设有较长实测流量系列的水文测站时,坝址处的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方法一般采用流量途径的水文比拟法和暴雨途径的单位线法或推理公式法进行,但这些分析计算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文中将水文比拟法和推理公式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小汇水面积工程坝址的设计洪峰流量提出新的分析计算公式。经分析,伦潭水库坝址设计洪峰流量宜采用文中提出的计算公式推求得到的分析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4.
城市内涝防治采用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两级排涝模式,针对城市两级排水系统标准无法衔接的问题,以深 圳市大空港区为例,考虑城市两级排水系统可能遭遇的两类衔接风险,通过构建雨量结构关系分别得到以短历时 暴雨为主和以长历时暴雨为主的设计暴雨重现期衔接关系。同时利用芝加哥雨型和珠江三角洲雨型分别推求市 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暴雨过程,以探讨城市两级排水系统设计暴雨雨峰之间的衔接关系。最终通过 Spearman 相关系数评估截留河流域各条支流的衔接关系与地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利排涝与市政排水设计 暴雨重现期的衔接关系受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共同作用,且设计暴雨雨峰衔接关系存在地区差异性。以德丰围 涌为例,在市政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为 X 年一遇时,水利排涝设计暴雨重现期应至少设计为(2~3)X 年一遇才能 实现城市两级排水系统的衔接。  相似文献   

5.
目前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标准仍无规范统一的方法,为保证设计重现期内的暴雨能够顺利地排出,构建两者的衔接关系十分必要。采用广州市长序列降雨资料构建长短历时降雨量的重现期衔接对比关系,表明汇流历时长短不同是导致市政和水利两者标准中重现期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暴雨过程线的雨峰衔接对比关系。结果表明:市政排水与水利排涝设计暴雨雨峰的重现期大约存在5倍的衔接关系,即一年一遇的市政排水的设计重现期大约对应水利排涝5年一遇的设计重现期。  相似文献   

6.
费永法  李臻 《治淮》2014,(7):8-10
一、前言 城市涝水往往先通过市政管网排水系统收集后再排入河道,部分排涝河道要通过较长的农区才进入骨干排水河道。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市政管网排水一般由城建部门负责,而进入河道后的排水一般由水利部门负责。市政排水设计和水利排涝设计在计算目的、设计标准、设计暴雨样本选取和设计流量计算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形成了排涝河道水利排涝标准与市政排水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暴雨强度公式是计算城市防洪、除涝或排水工程设计暴雨量的重要依据,其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规模和效益。以自贡气象站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水利行业和市政行业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过程的差异,用对数离差绝对值和最小准则进行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优化并求解,研究了水利行业和市政行业2种暴雨强度公式对计算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SCE-UA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超定非线性的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问题;②市政行业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效果比水利行业拟合效果更优。计算成果可指导各地区水利工程或市政工程选择合适的暴雨强度公式,对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减少雨洪灾害对城市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超 《治淮》2011,(7):22-24
目前,城区雨水以城市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和雨水设计流量公式为主,而农田排水流量主要为推理公式法、瞬时单位线法等水文公式,但两种计算方法在暴雨样本选样及采用的重现期上有较大差异,排涝设计流量成果相差较大。因此,在计算城区与农田混排区排涝泵站的设计流量,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与方法。本文以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城区与农田混排区排涝泵站流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选取,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方法基于深圳市新一代暴雨强度成果,利用推理公式方法手工计算城市雨水管渠的雨水设计流量,进而确定服务面积小于2km2的排水泵站的排水设计流量。文章分步骤浅析了推理公式法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普适性较强,可为类似工况的排水泵站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立军  程玉祥  吴益 《人民黄河》2013,(5):30-32,35
为了澄清城市排水规划设计中对暴雨计算的一些误区,合理确定浙江省城市市政排水和城市排涝系统的规模,对"浙江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作了简要介绍,并从暴雨选样、拟合曲线和参数、设计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浙江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对实测暴雨资料拟合最优,对降雨地区分布考虑较少;《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对降雨地区分布规律考虑较多,存在"均化"效应;市政排水设计标准总体上低于水利行业的排涝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澄清城市排水规划设计中对暴雨计算的一些误区,合理确定浙江省城市市政排水和城市排涝系统的规模,对"浙江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作了简要介绍,并从暴雨选样、拟合曲线和参数、设计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浙江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对实测暴雨资料拟合最优,对降雨地区分布考虑较少;《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对降雨地区分布规律考虑较多,存在"均化"效应;市政排水设计标准总体上低于水利行业的排涝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李仲明 《陕西水利》2016,(2):177-178
无实测资料的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有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经验公式法、推理公式法及综合经验单位线法等。以羊圈沟流域为例,考虑流域多方面因素,采用洪峰流量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不同频率下设计洪峰流量,并对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论证洪峰流量计算方法所适应的流域特征、洪水特性以及资料条件。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57个城区的防洪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结合参加城区防洪规划、设计、审查工作的体会,对福建省城区防洪标准、设计洪水计算、水面线推算、城区排涝与排水等技术问题,做了初步探讨.一般城区的防洪标准定为20年一遇,较重要的地区适当提高.设计洪水计算中,洪潮组合和干支流洪水组合取设计与平均两种组成,取偏不利的外包情况.水面线推算均采用伯努利公式.在进行排涝与排水分析时,采用推理公式,以暴雨推求流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坡面长度小于1.5 km的坡面排水设计,工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水文信息和数据,其设计暴雨洪水计算参数的选择决定着设计暴雨洪水的可靠性。通过采用水科院推理公式法和林平一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算例进行相互验证,针对两种算法中各参数的变化对计算成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标准差对参数的灵敏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种算法具有相似性,共性的参数较多,采用两种算法相互验证小面积坡面设计暴雨洪水,可以提高计算成果的可信度;②两种算法中,参数■与流量正相关,参数L,μ,N_0与流量负相关;③水科院推理公式法各参数的灵敏度顺序为■;④林平一法各参数的灵敏度顺序为■;⑤对于一个确定的坡面长度小于1.5 km的坡面排水工程,设计暴雨洪水的计算成果主要受参数m值或N_0值的影响;⑥采用林平一法验证,可有效降低规范推荐的水科院推理公式法中汇流参数m取值的误差,使小面积坡面设计暴雨洪水的计算成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分析成果可为边坡排水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城镇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镇小流域地处城市化发展快速地区,设计洪峰流量是确定城镇防洪安全的重要依据。阐述了广泛应用于城镇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综合单位线、推理公式、城市水文学和室外排水公式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分别利用这4种方法计算深圳市民治河流域设计洪峰流量。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方法所得结果有一定差异,但综合单位线法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采用综合单位线法所得结果作为设计成果能够满足城市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佛山市禅城区番村泵站为例,采用佛山市新出台的排水防涝标准,分别计算分析了城市排涝与市政排水标准下的泵站规划流量,并初步分析水利与市政标准的大致对应关系,其计算方法可供平原围区小集雨面积城市排涝泵站规划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福水库工程现状和其小流域缺乏实测洪水资料的实际,根据设计暴雨雨型和汇流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法推求广福水库坝址设计洪水,并通过瞬时单位线法和水文比拟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其结果可作为水库安全复核加固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惠州市大亚湾某现代化小区为案例,通过市政雨水流量公式与广东省水利洪峰流量经验公式两种方法分别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区域的设计流量,经过对比分析,初步得到惠州市市政雨水重现期与水利排涝重现期的对应关系,为惠州市市政与水利衔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冈大堤设计洪水推算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黄冈河大堤设计洪水的推算作了一定的探导,通过对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面积比指数搬家法、洪峰模数法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确定通过洪峰模数方法计算的设计洪水的结果更为合理,与实际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计算云溪水库的设计洪水,采用实测降雨资料和查图法计算设计暴雨,基于最不利原则选择暴雨结果,通过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位线法进行不同重现期设计洪水推算,并与原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成果作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瞬时单位线法计算的0.1%~1%频率下的洪水设计成果与原除险加固成果差别在5%以内,相差不大,且千年一遇设计洪峰较原除险加固成果略小。因此,出于工程安全考虑,云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最终采用原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