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二维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缺点逐渐突出,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 BIM 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使各专业之间达到整体协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基于此,从逆向设计的技术路线、平台配备软件及模式等 3 个方面,介绍基于 BIM 技术的水利水电各专业的逆向设计实施模式,并通过逆向构建 BIM 模型和相关专业,如建(构)筑物、管线及堤防、金属结构和电气等专业的精细化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各专业之间信息共享,使各专业之间达到整体协同,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各专业的设计及施工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基于 BIM 技术的逆向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约束的产品参数化建模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详述目前参数化建模技术的特点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参数化建模系统工程应用化的实现策略,对设计参数的层次化定义、工程设计约束的分类及其动态化和智能化处理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据此构造了基于工程约束的产品参数化建模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水利建设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数字化转型,以崇明岛堡镇港等 4 座水闸外移工程为例,基于 BIM 技术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与应用,通过协同设计、参数化模板库、精细化建模、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实现 BIM 技术在数字设计中的全要素和全过程的应用,推动水闸建设的数字一体化设计的发展,提升设计品质和效率。另外,通过构件数据编码与数字化模型管理平台相连通,实现模型构件、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及传递,为全生命周期内的智慧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有效推进设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后续其他水利工程项目的 BIM 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作为建筑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 在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铁路通信机械室内、站场、区间设计中, 将铁路通信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关系等空间形态描述数据化, 结合铁路通信设计规范、相关铁路BIM标准以及专业实际设计需求, 研究开发出铁路通信数字工程设计系统. 本系统以空间形态数据为支撑, 铁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标准为基础, 在三维环境下实现了铁路通信机械室内机柜设备的智能布设, 站场通信沟槽线缆的路径规划, 区间通信信息点位置的准确布置. 系统进一步基于数字工程模型和图论基本原理, 实现了从数字工程模型中获取逻辑关系并生成通信逻辑网图. 经实际工程验证, 系统对铁路通信数字工程设计效率和准确率都有较大提升, 从工程源头实现了铁路通信工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 促进了铁路通信工程项目全过程技术升级和数字化模式革新.  相似文献   

5.
摘 要:公路立交工程自身空间结构复杂、曲线交叉繁杂、跨桥线路复杂、桥面高程变化 繁多等特点,给建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大型立交桥的设计建模工作一直是工程界亟待解 决的问题。采用 BIM 相关软件,针对公路立交工程的特点,通过将 BIM 相关建模软件与可视 化编程插件——Dynamo 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实时可编辑地形模型、主体结构精度模型 以及批量附属设施的三维模型快速搭建方法。并通过具体操作实例证明该方法能提高公路立交 BIM 模型的搭建效率,可推动 BIM 技术在公路立交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二维绘图设计信息散碎、跨专业人员理解难度大、效率低及设计周期长等难题,将BIM技术应用到生态河湖工程中。立足生态河湖工程特点,结合以往工程设计经验,对Autodesk和Dassault 2种BIM软件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优劣及适用性,最终确定Autodesk的Civil 3D和Revit软件更适用于生态河湖治理工程。根据这2款BIM软件的整体架构特点及适用范围,研究出一套适用于生态河湖工程三维设计的解决方案,并应用于沁阳市城区段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中。实际应用表明:应用基于BIM技术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可创建河道和建筑物BIM模型,自动统计工程量及生成图纸,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和成本,提高出手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有效的数字化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可以辅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维等。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视化、分析建筑结构性能以及复杂的钢结构节点设计。BIM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建筑领域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有效利用BIM技术,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建筑工程能在现代化社会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推动建筑领域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陈远  任荣 《图学学报》2016,37(6):816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火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火灾防治的难度不断 加大,对防火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不断发 展,为建筑消防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基于BIM 的建筑消防 安全管理的应用框架,包含基于BIM 的建筑消防设计子模型、基于BIM 的消防预案管理子模 型和基于BIM 的智能消防系统子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验证了BIM 技术在建筑消 防安全管理中的实现和应用价值,为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改进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小型无人直升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为了真正实现小型无人直升机的自主飞行,须对其进行精确的数学建模.本文以Raptor90小型无人直升机为研究平台,综合考虑了直升机在不同飞行模态下的飞行特性,利用基于叶素理论的积分算法,对直升机进行非线性建模,并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的反应直升机的动态响应特性,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可基于此模型进行飞行控制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建筑审图存在的人工依赖性强、数据难融合共享和审查内容可视化水平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与知识图谱的建筑智能审图方法;首先,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繁杂的建筑规范文本数据关联为结构化知识,建立知识与数据间的语义联系;其次,鉴于BIM模型的多源异构特性,提出基于IFC的建筑数据信息提取整合,为后续建筑智能化审图实现提供数据基础;最后基于HTML5网络框架和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三维可视化、跨平台等功能的建筑智能审图系统,实现了建筑模型网页端显示及可交互操作、审图内容可视化展示、规范条文对应显示等功能;经实际建筑项目实验测试,该系统有效实现了被审建筑模型的智能化审图,并自动检测出不符合规范的建筑模型构件,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行业智能化审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伟明  穆志纯 《计算机仿真》2006,23(10):141-143,159
在应用基于案例推理技术进行智能建模时,案例修改后的案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所建模型的精度,但是由于案例修改对领域知识的依赖性很强,采用一般手工案例修改方法尤法保证案例修改的质量,即无法保证智能推理模型的精度。基于以上原因,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案例修改方法,利用KDD技术,通过有效的多值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从运行数据库中挖掘出案例各属性间的依赖关系,得到案例修改的基本关联规则集,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基本关联规则集进行简约,然后根据简约后的关联规则进行案例修改。在线对比实验证明,应用本文方法进行案例修改,提商了修改后的案例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体智能推理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系统中,功能是表达产品本质的重要属性,功能分解是功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从智能设计的角度出发,在功能定义的基础上,对功能分解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基于进化设计思想的产品功能基因编码表达方法及产品功能分解智能优化的关键实现技术,以期为深入研究实用的、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系统提供有益参考,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方法在铁路配电所敷设施工时完全依靠二维设计布线图纸,易发生扭绞、交叉以及浪费物料等问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对铁路配电所模块化建模、线缆敷设等进行优化。利用Microstation的二次开发技术,采用VBA实现模型的快速建模和智能组装。此外,还可以对整个配电所建模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示,有效地减少设计中的失误,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铁马 《软件》2021,(1):162-167
针对建筑能耗错综复杂,不易分析管理,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能耗监测方法,在内蒙古建设大厦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现场试验。利用现有图纸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及高清相机进行模型数据采集,通过三维模型创建、模型变动提示、模型数据联动,实现建筑能耗监测的可视化,分析研究了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将BIM技术与传感技术、工程管理技术深度融合,能够直观反映地物系统设备的真实情况,能产生数据联动变化,并辅以智能化提示等功能,大幅提高节能管理效率。从研究过程可以得出,本方法对于其他类似的复杂建筑能源消耗状况监测具有通用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为例,采用GIS+BIM数字化技术,对滇中引水工程数字化场景构建技术进行探索,旨在为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的数字孪生底座构建提供可行的技术路径。通过GIS三维模型构建、BIM模型构建及模型集成的研究,对比了主流的GIS三维建模高精度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阐明了三维GIS大场景搭建、工程实景三维模型建立、多类型引水建筑物建模的方法,同时提出了工程数字化模型集成的成套技术路线,采用新一代三维驱动引擎,通过投影变换算法实现长距离不同工程坐标系下BIM模型在标准GIS球面场景中的无缝拼接,达到全线模型的集成,构建了工程三维应用的数字化基础,可为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建设抛砖引玉,提供建设指引。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大背景下,为在某升船机塔柱结构某升船机数字化升级项目中实现智慧化模拟,完善可视化和数据交互能力,研发一个结构仿真可视化平台。平台采用WebGL技术,在网页端对有限元网格模型进行重绘;提供云图及变形动画渲染功能用于展示前、后处理数据;研究有限元数据处理、模型面片和云图渲染优化技术,用于高效渲染。平台在某升船机数字化项目中得到了良好应用,可视化功能可用于常用结构分析,并基于平台接口开发监测对比功能,提高运行管理单位对结构安全的分析水平。相关技术可用于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仿真可视化平台当中。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水文预测的精度,降低预测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水文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水文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引入数据挖掘相关技术,以J2EE(Java 2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技术为基础,基于Oracle的数据挖掘平台ODM(oracle data mining)和商务智能平台BIEE(oracle business intelligence enterprise edition),实现了水文数据分析的简单化、智能化。最后以江西省鄱阳湖地区4个重要水文站水位历史数据为实例,建立水位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所建模型误差小、预测精度高,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建筑招投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BIM作为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技术标的编制水准,成为提高中标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梳理了BIM在技术标工程概况、施工部署、进度计划、施工准备、施工方案、平面布置6个方面的应用点,提出了技术标编制层面建筑、结构、维护等8种建模类型的建模细度等级。基于实际投标案例,分析了BIM建模特点与模型的分解结构体系,从组织、模型、过程3个方面总结了投标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智能教学系统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模型。主要论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学生模型和教师模型的构造以及知识表示方法和推理机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过程,侧重于方法与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旨在通过本系统的实现,为网络学习中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内容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水利水电领域土石方工程设计高效、直观的需求,提出基于约束不规则三角形网格(TIN)的土石方工程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的集成建模方法.通过开发具有输入输出、图形预处理、约束TIN建模、挖填方量计算等功能的土石方工程三维辅助设计程序,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土石方工程设计成果三维可视化建模和工程完建形象的直观显示,为设计和决策者进行工程土石方量计算、土石方调配平衡分析提供依据,三维辅助设计成果也可作为组织开挖施工的可视化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