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缺陷型(ADHD-I)、混合型(ADHD-C)以及健康儿童在经典Go/Nogo抑制控制任务中脑功能激活的异同。方法 对19例ADHD-I(ADHD-I组)、21例ADHD-C(ADHD-C组)和25名健康儿童(HC组)进行Go/Nogo任务fMRI,采用SPM8软件处理功能数据,比较3组反应抑制和错误加工激活脑区的差异。结果 3组反应抑制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ADHD-C在左侧额下回的脑激活水平高于ADHD-I(P<0.001);3组错误加工差异脑区主要位于右侧额上回,而ADHD-C组与ADHD-I组激活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ADHD儿童在Go/Nogo任务中表现出的抑制控制脑功能受损,且ADHD-I和ADHD-C的反应抑制受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MRI纹理分析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分型的效果.方法 基于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公开MRI数据选取88例ADHD患者(ADHD组)及67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将ADHD组分为注意力缺陷为主型(ADHD-D亚组(n=32)和混合型(ADHD-C)亚组(n=56),提取并比较受试者脑白质和脑灰质的纹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随访确诊ADHD的患儿186例,由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在电脑上完成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调查并现场填写家长ADHD疾病认知问卷,专科医生分析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专科护士向家长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结果]157名患儿伴有一种或多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4.41%。检出品行问题94例,以ADHD-HI、ADHD-C型为主;学习问题116例,以ADHD-I型与ADHD-C型为主;心身问题92例3种亚型均有;焦虑问题37例以ADHD-I型为主;冲动多动157例以ADHD-HI、ADHD-C型为主。家长ADHD疾病认知问卷显示:知晓患儿存在的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和谐、采用正性一致鼓励教育方式、掌握提高注意力方法、应用认知、行为矫正方法的比例均低于50%。[结论]ADHD患儿常出现一种或多种行为问题,家长行为及教养方式对患儿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医护人员应给予家长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患儿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82例儿童多动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5例(ADHD-I 24例、ADHD-HI 26例、ADHD-C 45例)和对照组87例(ADHD-I 22例、ADHD-HI 25例、ADHD-C 4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小儿智力糖浆治疗,用法:6~9岁,10 mL·次-1,3次·d-1;10~14岁,15 mL·次-1,3次·d-1.对照组采用口服利他林治疗,用法:10~30 mg·d-1,2次·d-1.连续服药3个月.结果 ADHD-I、ADHD-HI和ADHD-C型的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33%、84.62%和84.44%,对照组分别为86.36%、84.00%和85.00%(均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10/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47%(50/8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智力糖浆与利他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于利他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的健康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VitB12、FA、Hcy、hs-CRP水平,分析观察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与上述指标血清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VitB12和F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重型组患者血清VitB12、FA水平明显低于轻型组和中型组患者,血清 Hcy、hs-CRP水平则明显高于轻型组和中型组患者(P<0.05)。脑栓塞型组患者血清 VitB12、FA水平明显低于脑血栓型组和腔隙性型组患者,血清Hcy、hs-CRP表达水平则明显高于脑血栓型组和腔隙性型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VitB12、FA、Hcy、hs-CRP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脑梗死的血清分子标志物,对脑梗死类型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维生素B12(VB12)水平在冠心病(CHD)及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筛选的试验者80例,分为单纯CHD组36例,CHD合并IGT组44例;健康对照者7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 Hcy、FA、VB12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HD组阳性率为94.4%,CHD合并IGT组阳性率为88.6%;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5);3组V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cy水平与VB12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 水平在CHD 及合并IGT 中非常高且与FA 呈负相关,动态检测其水平对CHD 及合并IGT 的预警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患病情况,为国内ADHD治疗干预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MB)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最终纳入文献33篇,累计样本总量为132 204例;经Meta分析国内儿童ADHD总患病率为5.5%(95%CI=4.8%~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孩的患病率高于女孩;西部地区的患病率高于中部、东部;ADHD-I在3种类型中患病率最高为3.4%(95%CI=2.5%~4.3%)。结论我国儿童ADHD的患病率较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女性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为进食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AN和BN患者,并将来自四川大学的女性师生作为正常对照。收集3组受试者的一般情况,并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3组受试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和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最终AN组纳入受试者30例,BN组纳入受试者44例,健康对照组纳入受试者33例。AN组和BN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的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父母离异、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职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N组的体质量指数低于BN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得分结果显示,父亲得分方面,3组受试者过分干涉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组偏爱维度得分[(14.60±4.45)vs.(10.18±5.98)vs.(10.36±5.90)分]高于BN组和健康对照组,BN组情感温暖与理解维度得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注意瞬脱(AB)特征.方法采用快速序列呈现(RSVP)范式对35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第3版(CCMD-Ⅲ)的抑郁症患者和35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抑郁症患者成对匹配的精神状态正常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受试者均有明显的注意瞬脱,但抑郁症组的注意瞬脱比正常对照组更长、更深.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注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颈复位试验(HRT)评估颈痛及健康受试者颈部位置觉的信度与效度。 方法 招募符合条件的受试者62例,其中颈痛患者32例,健康受试者30例。首次评估时,受试者分别参与了2位评估者独立进行的HRT,并于24 h后参与其中1位固定评估者进行的HRT。分别对3次试验中受试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四个方向的关节位置误差(JPE)进行测量并纳入统计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其评估者内/间信度。对2组受试者的JPE进行组间对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效度分析。 结果 HRT评估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位置觉的评估者内/间ICC分别分布于0.603~0.830 和0.597~0.837, 对应的测量误差(SEM)范围分别为1.516~2.154 cm和1.691~2.089 cm,最小可检测变化(MDC)分别为4.203~5.972 cm和4.687~5.789 cm。颈痛患者颈椎后伸JPE及右旋JPE与健康受试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E后伸P<0.01; JPE右旋P<0.05);颈椎后伸JPE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55(P<0.05)。 结论 HRT评估颈部位置觉具有较好的评估者内及评估者间信度;试验中,颈椎后伸JPE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区分慢性颈痛及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在深圳市学龄儿童健康调查中家长有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及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以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就诊的220例儿童按是否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4版(DSM-Ⅳ)ADHD诊断标准及Conners多动(症)指数评分标准分为DSM-Ⅳ+Conners组、DSM-Ⅳ组、Conners组及非ADHD组,均进行IVA-CPT,分析其在AD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SM-Ⅳ+Conners组130例,IVA-CPT异常118例(90.77%);DSM-IV组36例,IVA-CPT异常29例(80.56%);Conners组31例,IVA-CPT异常26例(83.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ADHD组23例,IVA-CPT异常4例(17.39%),与DSM-Ⅳ+Conners组、DSM-Ⅳ组及Conner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IVA-CPT作为一种客观检查方法,有助于ADHD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郭明  喻芳  李鸿艳  黄国明  钞雪林  李梦倩  黄佳 《临床荟萃》2011,26(22):1936-1939,1943
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将102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使用持续注意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使用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共85例患者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者持续注意测验及C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干预结束后3个月,3组患者持续注意测验及C因子得分较干预后成绩有所回落(P〈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其他两组(P〈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相当(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低(P〈0.05),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自身对比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纳入的受试者均进行DTI成像,对不同节段颈髓参数均与颈2/3段取比值,对比健康组取比值前后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差异性,探究取比值方式是否可以减小DTI成像参数的个体差异。将取比值后健康组与病例组的参数作对比,并结合常规磁共振测量脊髓纵横比,分析FA和ADC与脊髓纵横比的相关性,最后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判断取比值后FA和ADC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并给出诊断临界值。  结果  健康组的FA与ADC值存在个体差异性,取比值后健康组FA与ADC的个体差异性消失(P > 0.05)。健康组和病例组对比,病例组的比值后FA降低而ADC增高,并且病例组比值后FA与脊髓纵横比成中度正相关(r= 0.617,P < 0.05),比值后ADC与脊髓纵横比呈低度负相关(r=-0.478,P < 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比值后FA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为0.821,临界值为0.917;ADC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效能为0.791,临界值为1.140,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为0.896。  结论  对DTI参数取比值后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影响,在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方面更有临床实用意义;取比值后FA和ADC与脊髓压缩纵横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DTI评估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常规MR诊断髌股关节软骨正常或轻度损伤患者的DTI及关节镜检查资料。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将其中40例Outerbridge分级Ⅰ、Ⅱ级者纳入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33例无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者纳入对照组,排除9例Outerbridge分级为Ⅲ、Ⅳ级者。对比分析2组髌股关节软骨DTI表现,并与关节镜结果对照。结果 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40例关节镜检查共发现62处软骨轻度损伤;其中通过ADC及伪彩图可显示49处(49/62,79.03%),FA伪彩图可显示51处(51/62,82.25%)。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ADC及FA伪彩图表现为软骨色阶不均匀,内见红色或粉色色阶。与对照组正常软骨比较,髌股关节软骨轻度损伤组软骨损伤区ADC值明显增高,FA值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DTI可显示及量化髌股关节软骨的轻度损伤,为早期软骨损伤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李焱 《检验医学》2009,24(2):139-140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中的变化,同时探讨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与Hcy的关系。方法将57例2型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25例)和DM合并并发症组(27例),以45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Hcy浓度并作比较。同时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各组FA及VitB12浓度。结果DM合并并发症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DM组(P〈0.01)。2型DM患者血浆Hcy与FA、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6381、r=0.6721,P〈0.05),DM合并并发平患者血浆Hcy与FA、VitB12呈明显负相关(r=0.7622、r=-0.7896,P〈0.01)。结论高Hcy与DM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血浆FA及VitB12浓度是影响血浆Hcy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种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差异。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对185例ADHD儿童进行诊断和临床分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6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8例,混合型112例。对3组患儿均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比较3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以及10项测验结果。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PIQ显著低于混合型(P<0.05),3种亚型组间FIQ和VIQ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意缺陷为主型填图测验结果显著低于混合型和多动-冲动型(P<0.05)。结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与另两种亚型有不同的智力结构,注意缺陷为主型以右半球脑功能缺陷为主。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运动通路受损脑梗死患者大脑结构的改变。方法:选择单侧运动通路受损的脑梗死患者66例,匹配性别、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66例。采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受试者行DTI序列的扫描。采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分析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TBSS)对两组脑图像进行处理,比较脑梗死受试者组和健康受试者组在大脑结构上的不同。结果:和健康受试者相比:(1)脑梗死受试者的胼胝体FA值明显降低的脑区: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2)双侧FA值降低的相关脑区:双侧放射状前冠、双侧上放射冠;(3)患侧FA值降低的相关脑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脚、内囊后脚、内囊豆状核后部、后放射冠、丘脑后放射冠(包括视辐射)、外囊、上纵束、额枕上束和右侧绒毡层(P<0.001)。结论:单侧运动通路损伤后大脑的结构出现双侧性变化,其中枢神经机制可能是胼胝体纤维受损;患侧除了运动相关脑白质纤维结构受损,非运动相关的脑白质纤维同样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莫西汀与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2期)、PubMed(1970~2008)、EMbase(1971~2008)、Medscape(1990~2008)、CBM(1978~2008)、NRR(1950~2008),手工检索已发表与未发表的资料,收集有关阿托莫西汀与哌甲酯比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4.2.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个RCT,共15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ADHD—RS量表总分数、多动/冲动分量表分值及CGI—ADHD—S量表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1.09(-5.35,3.16),-0.27(-2.85,2.31)和-0.06(-0.49,0.38)。而两组ADHD—RS注意缺陷分量表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79,95%CI(-2.22,-1.35)],表明哌甲酯在注意缺陷评定分量表上优于阿托莫西汀。两组副反应也无差异。结论阿托莫西汀与哌甲酯比较,尚不能确定何者疗效更明显。由于纳入RCT太少,且测量指标为终点替代指标,故其长期疗效、对不同亚组患者作用的差别及其安全性等尚不明确,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优势侧弓状纤维(AF)损伤与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听理解障碍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18例设为患者组,另选取9例正常受试者设为正常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DTI检查,测量各向异性分数值(FA),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患者组与正常组双侧AF的FA值差异;另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检测(ABC)评估患者组的言语功能,取是/否问题、听辨认、听指令作为观测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优势侧AF的FA值与ABC言语功能分项评估得分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优势侧AF的FA值为0.313±0.138,显著弱于正常组的0.512±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组优势侧AF的FA值与听辨认(r=0.513,P=0.029)得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优势侧AF的损伤可能是导致听理解障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与听辨认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经颅超声(TCS)技术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超声神经影像学特点, 探讨TCS对辅助诊断儿童AD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0例6~12岁ADHD儿童(ADHD组)和年龄匹配的4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 ADHD的诊断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Ⅴ)为标准, 并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特征将其分为3种亚型, 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14例, 多动冲动为主型3例, 混合型33例。应用TCS观察两组儿童中脑黑质(SN)的变化, 测量SN强回声面积并计算SN强回声面积与中脑面积的比值(S/M), 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DHD组SN强回声面积和S/M与DSM-Ⅴ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半定量分析:ADHD组SN强回声≥Ⅲ级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96.00%(48/50)比13.33%(6/45), P<0.05]。定量分析:ADHD组SN强回声面积、S/M大于对照组[0.32(0.22, 0.38)cm2比0.00(0.00, 0.00)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