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东亚经济新格局与两岸经贸关系文/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杨耀90年代,亚太经济独领风骚,东亚地区更具活力,呈现出一种新格局。大陆、台湾是东亚地区的两个经济实体,且在东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东亚经济新格局为背景研究两岸经贸关系,能为我们探索两岸经...  相似文献   

2.
一、未来5-10年全球经济走势(一)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 1. 发达国家(G7)的经济增长基本趋于成熟,其发展速度不会太快,预计美国等成熟国家的增长率在4%左右。 2. 东亚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外部冲击,经济波动会较大。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发展较平稳,潜力看好。印度经济也将有较好的增长,其中IT产业中的软件业独具特色,主要原因是软件业可通过互联网经营,可以减少印度政府对其管制。(二)发达国家失业率较发展中国家为高 1. 除英国以外,欧洲各国失业率普遍偏高,主要原因:一是欧洲各国法律对雇员保护很好…  相似文献   

3.
199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东亚金融危机继续蔓延,世界金融市场产生动荡,加上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稳定,并通过刺激内需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受到了世界的瞩目。一、对1998年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1998年,受东亚金融危机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特大洪涝灾害,导致我国社会平均利润率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困难,虽然税收任务完成了,但企业亏损严重,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国家采取了诸多调控措施,年底出现了与投资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4.
龚立新  解栋栋 《浙江统计》2004,(12):30-30,43
一 非正规经济也叫地下经济,是指未向政府申报、未纳入政府统计、逃避税收和监管的合法与非法的经济行为活动,又称黑色经济、影子经济.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期间,国家对生产资料和货币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和严格控制,极大地限制了地下经济活动的发展空间.与国民经济总量相比较,那时我国的地下经济规模几乎是微不足道乃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地下经济作为一种"影子经济"也随之扩张.  相似文献   

5.
正自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自力更生"的封闭式经济重新融入以西方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分工体系中,并凭借东南沿海的区位优势,亲商政府的大力推动,大量廉价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迅速抓住世界特别是东亚产业转移的机会。短短20余年,无论是在美国、欧洲、拉美、  相似文献   

6.
基于协整方法和VAR模型的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变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玉国  张伟 《统计研究》2006,76(8):57-61
一、文献回顾:行政管理成本变动的原因长期以来,国家的行政管理成本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单从现有的定量研究成果看,对于行政管理成本变动的原因,大多数研究者从经济增长角度进行研究,但对于它如何影响政府规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保证行使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要不断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占国民所得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或称“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又称“瓦格纳法则”。20世纪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进行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法则”。例如,Rubbinson…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经济何时能走出危机?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将会如何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局面?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判断美国这次源于房地产信贷、已经也必然波及所有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尚未见底,可能持续5至7年,而美国经济的复苏需1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中国,事实上也包括与中国类似发展模式的很多其他东亚经济体,实体经济究竞要被迫做出哪些调整,才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作一个方向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张青 《统计与决策》2006,(23):99-100
关于县域经济政府负债的定义很多,可以归纳为:地方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或者是地方政府顾于法定程序、政策、担保承诺等必须或者可能在未来付给公众的款项.  相似文献   

9.
一、财政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财政战略和财政策略.它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处理财政分配关系和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开支与税收.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地下经济地下经济是指不向政府申报收入,政府无法进行控制和税收管理,共产值未纳入官方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那部分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非正规经济估测及其意义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非正规经济也在我国迅速扩张.非正规经济又称地下经济、隐性经济、隐藏经济等,是指未向政府申报收入、未被政府统计,逃避政府监督与管理的合法与非法的所有经济活动.非正规经济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偷税漏税、制黄贩黄、投机倒把、造假制假、洗钱赌博等.  相似文献   

12.
分形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并为促进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分形理论在经济学中已有很多成熟的应用,例如在金融分析及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中的应用.然而,常常所忽视的是,区域经济梯度也存在某种自相似性,具有分形特征.事实上,运用分形理论评价区域经济梯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互影响的多元回归与多元时序混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经济系统的变量往往具有下列特征. 1.变量是多元的时间序列.例如我们研究金融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可以考虑如下4组变量:  相似文献   

14.
周婵 《统计与预测》2002,(4):45-45,36
一、对地下经济的界定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由地上经济、地下经济两部分构成。地上经济或称公开经济,是遵照法律和政府的有关规定,公开进行的经济。而对于地下经济,目前理论界尚无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地下经济是一种逃避国家的监督,经济管制和再分配的处于政府管理监控之外的经济活动。它包含了三个方面:①未经政府批准及  相似文献   

15.
李仲生 《中国统计》2003,(12):25-26
人口控制的效果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出于经济目的的控制人口往往是政府的主要动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人口增长在历史上较少成为主要的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政府对人口控制通常采取间接控制形式。但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最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发达国家日益加大的差距,一些国家注重了政府直接干预人口过程,并在一些问题上采用了直接干预的办法,例如,强制性规定家庭生育数量、利用行政措施推行避孕方法的使用等等,试图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实现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人口控制伴随着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尽管世界各国都不断对本国经济注入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资源,然而世界经济却始终摆脱不了萧条的阴影,西欧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零,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也一直在2%以下徘徊。与这一经济“冷”态相对应,世界都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东亚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1993年,东亚经济(不包括日本)增长率达8%,而中国经济增长率则高达13%,独占世界之鳌头。中国经济的这种高速增长势头能维持多久?当人们在对这一问题作出种种预测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贤海 《统计与决策》2006,(10):154-15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提升中国经济的总体竞争力,都有着特别意义.本文以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为视角,通过一种自建的测评体系,从比较优势力、产业竞争力以及政府调控力等方面,就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制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政府为了改变或控制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而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及规章制度,并直接对违背这些法律、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惩处.政府管制通常可以分为间接管制和直接管制两种,其中,直接管制又可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经济性管制对应于自然垄断问题,由政府对公益事业的进入、退出等进行制约;社会性管制对应于外部性、非价值性物品等问题,由政府对企业进行限制,以防止公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理论界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和经济增长的预测,常常运用自回归(AR)、移动平均(MA)或移动自回归(ARMA)等线性模型进行拟合,这些线性模型对于那些有着明显周期运行特征的变量来说,例如,对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来说,从增长型周期的角度来看,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波动,而在另一段时期内它却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波动,且这两种情况是交替出现的,其拟合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所以,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和研究,是必须考虑经济运行的高低函种状态交替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贾俊生 《上海统计》2000,(10):12-14
经济结构调整是运动的.运动永无休止,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无论政府有动作还是无动作,结构调整都随时在进行.运动没有静止的参照系,不作任何结构调整的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仍在调整,最明确不过地反映在进出口结构上.运动有规律,政府可以能动地改变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速度,依是否遵循规律,获得结构良性化或恶性化的不同调整结果.一、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