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上海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朱永康沈耀芳沈金福(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200335)上海市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用面广量大。30多年来,按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国务院《放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1960年国务院颁布第一部放射卫生防护法规《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到1989年国务院发布《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我国放射卫生监督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行政管理到依法管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九五"期间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江西省“九五”期间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方法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有关放射卫生法规和标准。结果 江西省“九五期间放射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结论 应制定放射防护条件的实施细则,从而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了解白云区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状况,预防放射事故的发生,我们于1992年至1996年对全区41台射线装置进行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实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是贯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的重要措施,对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射线技术合理应用与发展有重要意义。近来成都市的X线工作场所加强了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1内容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6.
安阳市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安阳市放射监督管理工作概况,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方法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结果 立足法规,规范监督,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完善各种措施,提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防护合格率。结论 加强对放射卫生相关法规的宣传,加大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监管,落实各项放射法规与标准,确保放射防护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做好景德镇市的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监测工作,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我们于2004年对全市范围内的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防护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条件,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射线和核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市放射卫生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2003年对全市90个单位,149台射线装置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黄埔区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现状,预防放射事故的发生,我于1992年至1996年对全区射线装置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0年来我市在实际工作 中以宣传贯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中心,以创建“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示范市”为重点,采取争取各级领导支持与健全放射防护民机构等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96~2000年惠阳市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改善放射卫生防护条件 ,使放射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受照剂量控制在国家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以下 ,以防止放射事故的发生 ,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我们于 1996~ 2 0 0 0年对全市 3 0个放射性工作单位 3 7台射线装置 (内含 2台核仪表—工业料位计 )进行了放射防护监测 ,现将监测基本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我市所有使用射线装置单位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医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机及工业料位计。1 2 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及《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加强放射卫生管理,通过举办放射防护专业培训班使放射工作人员提高了放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了防护意识,促进了青岛市放射防护工作的开展,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加强医院自主管理确保医用辐射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加强医用射线装置和放射源使用的监督管理,保障患者、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促进射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法 通过院史档案、放射工作资料档案回顾我院30年来放射工作发展状况。结果 30年来,我院放射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放射工作种类和范围扩展,工作场所、仪器设备和防护设施及装备明显增加和改善,工作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人员所具备的相应的专业和防护知识显著提高,放射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结论 医用辐射安全和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裴松  范健  徐勇 《中国辐射卫生》2001,10(4):244-245
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标志放射防护工作迈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方法通过调查总结放射卫生监督管理情况。结果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结论应在基层大力宣传贯彻《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基层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知识水平 ,避免发生放射事故。我市于 1998年 7月至 10月期间对江门地区 64 9名放射从业人员进行了放射防护法规和卫生防护知识的培训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和方法1.1 培训对象江门市辖下五市两区 2 10个放射工作单位共 64 9名放射工作人员 ,包括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工业X射线探伤以及密封源装置的工作人员。1.2 培训内容1.2 .1 法律法规 :国务院 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卫生部 5 2号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1.2 .2 放射…  相似文献   

17.
军改新时期军队放射诊疗许可管理实践中发现,军队放射防护工作在放射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射线装置和场所防护检测、新改扩射线建设项目“三同时”落实情况、放射防护与放射诊疗质量控制等方面还不够规范,需要在放射防护培训、放射诊疗机构的自主管理、放射诊疗许可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发挥多部门联动作用等方面重点加强。按照军地新的法规标准,在军改新时期创造性地开展放射诊疗许可管理工作,加强依法治军,对于规范军队放射防护工作,保证军队放射诊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东莞市放射卫生防护现状,更好地开展东莞市的放射卫生防护监测工作,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方法 通过对东莞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放射卫生防护情况进行调查以及监测。结果 现全市共有63家医疗机构、21家工业企业配置了射线装置和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各镇区医院X射线装置的拥有率已和市级医院持平,但其500 mA以下的X射线装置防护情况则较市级医院差。CT机防护情况较为理想。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工业用放射性同位素使用仍属起步阶段。结论 东莞市大部分射线装置防护监测情况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目前上海市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放射防护总体水平以及变化趋势. [方法]汇总上海市2007-2011年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放射防护监督抽检全部数据并结合该时间段内该市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1年上海市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放射防护监督抽检结果整体情况较好,抽检合格率为98.8%~ 100.0%;抽检的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类型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合格点主要出现在医用X射线CT机房和医用X射线摄片机房;X射线影像诊断机房不合格点位置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合格点主要出现在候诊通道门、防护墙、控制室门和观察窗等位置. [结论]目前,上海市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放射防护总体水平较好.通过持续的放射防护监管和监督抽检,可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大理州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场所卫生防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场所卫生防护的现状。[方法]对大理州12县市辖区内193户医疗卫生机构的209台射线装置及工作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正常运行的199台射线装置及周围环境应用FD-3013B型智能化伽玛辐射仪进行外照射及防护检测。[结果]199台射线装置本机检测合格率较高(99.2%),防护性能好,而其周围环境防护合格率相对偏低(58.2%),且两者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少数放射装置在应用建设项目卫生审批、《射线装置工作许可证》、工作场所警示标志仍存在“三无”现象(6.2%~7.3%)。有17.2%的放射工作人员无证上岗,且调查的320名受检者均未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结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射线装置周围环境监督、检测,及时进行改造,降低医源性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公众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