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收集2018年连云港市畜禽养殖量的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排泄系数,对连云港市主要畜禽粪尿的产生量进行估算,并参考畜禽粪便土地负荷警报值分级,对连云港市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进行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连云港市主要畜禽粪尿排放总量为637.46万t,其中东海县畜禽粪尿排放量最高,占全市总量的34.37%,其次是赣榆区、灌云县、灌南县和市辖区;生猪粪尿产生量最高,是连云港市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鸡和牛;对污染风险评价发现,连云港市各县区的耕地畜禽粪尿负荷均低于畜禽粪便还田限量值,连云港市畜禽粪便对耕地负荷的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龙井市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利用统计资料对龙井市畜禽粪尿资源进行分析,并预测了2020年畜禽粪尿资源及环境风险。结果表明,2010年龙井市畜禽粪尿资源产量为47.12万t,畜禽粪尿耕地承载量为17.46t/hm2,低于全国平均值。通过预测,2020年畜禽养殖业将对龙井市的环境污染产生影响。因此,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循环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郭珺  庞金梅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49-151,161
综述了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模式,本着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遵循"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力求从源头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实现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以循环经济理念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从而推动新型生态养殖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畜禽粪尿产污量估算以及污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的养殖业废弃物进行产生量估算和风险评估,为河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支撑。通过收集2014年河北省畜禽养殖量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排泄系数,对河北省主要畜禽粪尿产污量进行了估算;参考畜禽粪便土地负荷警报值分级的环境影响,对河北省畜禽粪便、氮、磷耕地负荷进行了污染风险评价。估算结果显示,河北省2014年畜禽养殖业主要畜禽粪尿排放总量为14 109.05万t,其中,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4个地市的畜禽粪尿排放总量占河北省总排放量的50.75%。牛粪尿产生量最高,占河北省畜禽粪尿产生总量的38.65%;其次是猪粪尿产生量,占24.71%;鸡粪产生量位列第3位,占22.26%。表明鸡、牛和猪是河北省畜禽粪尿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BOD、COD、NH3-N、TN、TP排放总量分别占总污染物排放量的97.04%、96.65%、95.16%、86.38%和87.90%。对环境影响风险评价发现,磷负荷影响严重,氮负荷和粪便负荷影响较轻。相比河北省其他地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承德畜禽粪尿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汪清县畜禽粪便污染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汪清县畜禽粪尿污染现状情况,采用2000~2010年各类畜禽养殖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尿日排泄系数和污染物含有量,估算出畜禽粪尿排放总量、污染物总量及其流失量。结果表明,2010年汪清县畜禽粪尿总量为101.60万t,单位耕地畜禽粪尿承载量为24.69 t/hm2,略高于全国耕地畜禽粪尿平均承载量。N、P的单位耕地污染物承载量为29.16和4.86 kg/hm2,均低于全国平均值。汪清县畜禽养殖业对汪清县的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畜禽养殖量时空分布特征及耕地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黑龙江省畜禽养殖量快速增加,畜禽粪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及其对环境风险评价引起关注。文章利用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计算近35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数量、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产生量变化,从时空维度评价该地区畜禽粪尿资源的环境风险。以当量猪计算,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总量由1980年2 363.17万头上升至2014年10 641.78万头,粪尿产生量由2.18×107t上升至7.75×107t,增幅达2.56倍,粪尿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为1980年3.24和3.79倍。空间分布上,黑龙江东部、中部及北部大兴安岭地区畜禽养殖量最低,西部松嫩平原地区畜禽养殖量约为东部三江平原4.5倍;畜禽粪尿总量及总氮、总磷产生量在地理学上也呈由东向西、自边界向内陆逐渐增大特点。黑龙江省畜禽养殖量及粪尿排放量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但畜禽排泄物耕地负荷并未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省长垣县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当地规模化养殖小区的畜禽饲养量、排污量以及作物需肥量,对畜禽粪便的耕地最大污染负荷量进行了估算,并与当地畜禽粪便的实际负荷量进行比较,对现有养殖规模条件下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该县仅规模化畜禽养殖全年产生的粪尿合计13.5万t,采用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预警值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评价的结果是除张三寨乡和丁栾镇以外,该县其他各乡镇都已受到畜禽粪便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耕地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总体上该县规模化养殖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要合理规划,以降低环境风险.今后应该以区域环境污染负荷为基础,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及预警机制,以此为依据来发展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海南畜禽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粪尿氮磷养分流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畜禽养殖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统计资料和文献数据,定量估算1988—2018年海南岛畜禽粪尿养分产生量、单位耕地面积养分承载量,并利用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和环境风险指数深入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当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0.4时,可认为对环境无威胁,而当环境风险指数在1.00以下时,对环境的风险可忽略,在安全数值以上即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1988—2018年间,海南岛畜禽粪尿产生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988—2005年整体上升,2006—2008年下降较多,此后缓慢发展并趋于稳定,到2018年畜禽粪尿产生量为10.50×106t,就养分产生量来看,粪尿氮磷年际间变化趋势相似,2005年产生量最多,2006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到2018年粪尿氮产生量为7.41×104 t,粪尿磷产生量为1.01×104t。单位耕地面积氮磷负荷量也经历了先增加后稳定的过程,到2018年耕地氮负荷168.80 kg·hm-2,耕地磷负荷为23.05 kg·hm-2。2018年区域间差异较大,东部和北部地区单位耕地面积氮磷负荷量较高,西部和中部地区偏低,其中氮和磷负荷最高的是定安(分别为288.50和40.35 kg·hm-2),最低的是东方(分别为61.66和8.83 kg·hm-2)。就环境效应来看,1988—2018年海南岛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大多数年份在1.0—1.5,分级标准中达到Ⅳ级,对环境有较严重的威胁。2018年,定安和澄迈等地预警值分别为2.66和4.59,预警分级达Ⅵ级,对环境有很严重的威胁,仅东方处于安全水平,数值为0.36,为Ⅰ级。就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来看,海南岛耕地上畜禽粪污环境风险较高,近年随着养殖总量的控制有所降低,2018年环境风险指数下降到1.99(以氮计)和1.32(以磷计)。在区域水平上,就氮素的环境污染风险,2018年定安环境风险指数最高,为3.39,东方最低,为0.73;对于磷素的环境污染风险,东方环境风险指数最低,为0.50,可认为磷素对环境潜在威胁较低,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是定安,风险值高达2.31。总的来说,畜禽粪尿耕地负荷预警值和环境风险指数均表明海南岛畜禽粪污潜在环境风险大,从空间分布看,定安、万宁等东部市(县)环境风险要高于临高、东方等西部地区,并且大多数市(县)对环境均有较高程度的威胁。【结论】受养殖规模和耕地面积影响,海南岛单位耕地面积氮负荷较高,区域潜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因此,未来海南岛畜禽养殖发展规划更应着眼于污染物的控制以及区域优化布局和管理上,并通过减少畜禽粪尿环境排放和循环利用模式以实现海南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规模化畜禽场污染减排模式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上海市畜禽规模养殖分布特征和污染治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适于上海市经济社会特点的资源化还田利用和工业化达标治理两大类四种鼓励减排模式,即"沼气工程"模式、"生态还田"模式、"污水纳管"模式和"达标排放"模式,以及各模式的技术要点、工艺流程、设施配套等,并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和适用性评价,提出了各郊区县规模化畜禽场适宜采纳模式。结果表明:崇明县、松江区、青浦区单位耕地畜禽承载量为4.7~9.0头标准猪·hm-2,适合采用资源化还田利用模式,经济收益可以满足减排工程的稳定运行,尤其适合采用低投入和管理要求低的"生态还田"模式;奉贤区、宝山区和浦东新区因养殖密度高、耕地面积相对少,多数养殖场仅能选择工业化达标治理模式,但"达标排放"模式管理水平要求较高、运行成本高昂,长效稳定运行难度大,因此应作为今后畜禽规模养殖空间布局调整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福安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采用"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经济实用化"治理污物模式,简述示范猪场从污染源头控制、中途减害到终端利用等生猪养殖污染全过程综合治理达标排放技术,分析了实施该治理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利用畜禽粪污资源,保护黑龙江省黑土地资源,优化农畜业生产布局,实现农牧业绿色发展,本研究基于 2011—2020年统计数据及文献资料,测算了黑龙江省畜禽粪污排放情况,并据此分析黑龙江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潜力及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从时间动态来看,2011—2020 年,黑龙江省畜禽粪尿、粪尿养分、COD 排放量均有小幅下降,降幅分别为3.68%、3.24% 和 5.82%;畜禽粪污的化肥替代潜力虽整体略有下降,但 10 年来均保持在 35% 以上,2020 年化肥替代潜力已达到41.89%,具有较高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黑龙江省畜禽粪污的能源潜力略有增长,但对煤炭的替代潜力呈下降趋势且替代作用并不显著,2020年畜禽粪污的沼气潜力为46.74 亿m3,折合为标准煤仅占标准煤消费量的2.90%,能源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黑龙江省畜禽粪尿、粪尿氮、粪尿磷的耕地负荷均未超载,无养殖环境风险,畜禽养殖环境容量的空间剩余呈上升趋势,剩余约2/3,以氮为基准计算,余量为13 006.13 万头猪当量,以磷为基准计算,余量为8 463.19 万头猪当量,具有较大养殖潜力。从空间分布来看,黑龙江省各地区畜禽粪污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潜力存在明显差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以及佳木斯市等畜禽养殖集聚区的畜禽粪尿资源丰富,畜禽粪污的替代化肥潜力、能源潜力及畜禽养殖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畜禽粪污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畜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养殖总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养殖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带来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其中尤以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饲养环境污染 及生产过程中添加含有重金属的饲料添加剂是造成畜禽粪便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由于重金属难以迁移和降 解且容易富集,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而且金属元素可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加强治理畜 禽粪污重金属污染势在必行。通过阐述畜禽粪污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危害及现今可使用的治理方案,找出存在 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能更好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为今后粪污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畜禽禁养区政策对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基于中国31个省的数据(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分析了禁养区政策实施对畜禽养殖数量、品种结构、规模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影响,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畜禽粪便和氮磷污染产生量及其耕地负荷情况,采用等标污染负荷评价方法评估畜禽养殖水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政策实施使畜禽养殖总量迅速下降,散户逐渐退出,行业产能向大户集中,猪和牛的养殖受到政策冲击较大,畜禽养殖有向部分地区转移的趋势;2)政策实施带来的养殖量的直接减少有助于缓解畜禽养殖带来的耕地污染及水污染压力,但仍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与污染转移风险。中国大部分地区畜禽粪便负荷量超出当地耕地承载能力,粪便总量较大的地区呈现连片聚集态势,部分地区氮、磷污染仍超标,少数地区水污染风险仍较大。因此,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整体与局部养殖区域的规划布局,提高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能力,积极推广种养一体化农业生产模式,促进畜禽粪污有机肥转化,完善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王杨  赵言文  卢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57-4659
分析江苏省畜禽粪便污染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探讨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的未来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畜禽养殖氨排放特征及减排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畜禽生产-污染防治大协同、污水-废气-固废处理小协同目标,开展各畜禽养殖模式氨排放特征分析。研究发现:相同清粪方式下,机械通风封闭化圈舍氨排放速率要小于自然通风开放式圈舍,相同通风方式下,圈舍氨排放速率表现为水冲粪 < 干清粪 < 垫草垫料 < 水泡粪,各畜种肥水储存模式氨排放最大;通过养殖模式与减排技术的政策、规范协调性分析,发现圈舍封闭化+机械通风、堆肥发酵、厌氧发酵等养殖模式,低蛋白日粮、排风口处理、覆盖、密闭堆肥+废气处理、粪肥机械深施等控氨技术可作为畜牧业氨减排的方向。明确了氨减排模式与技术的对应关系,构建了模式替代和技术减排相耦合的畜禽氨减排体系,提出了制定大气氨环境质量标准、畜禽养殖氨排放标准及配套的氨监测技术规范、畜禽养殖场氨减排核算技术规范及配套的氨减排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等配套落地政策建议,为顺利推动畜禽氨减排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概述了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涉及的利用技术包括畜禽粪便的干燥处理技术、好氧堆制技术、厌氧发酵技术、诊断施用技术、动物消化分解处理技术、饲料化再利用技术、能源化再利用技术等,分析了循环农业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畜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以我国近年畜禽养殖(大型牲畜猪、牛、羊和家禽)数据为基础,经污染量化评估得出,各地养殖结构的不同导致畜禽污染COD、TN、TP负荷占比呈现显著差异。总结分析了目前畜禽粪便的典型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特点,为其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支持。通过系统评估我国畜禽粪便资源化潜能,认为我国主要畜禽粪便能源潜力非常可观,畜禽粪便资源化可在较高程度上填补氮、磷肥的需求,减少化肥过量施用对农田土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伟  赵新颖  高星爱  祝延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12-13014,13030
基于畜禽养殖数据,估算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现状,概述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采用的循环利用技术,分析了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和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畜禽养殖总量空间热点分析及主要污染物核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使全国范围内畜禽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对1992、2002、2012三年全国各省市畜禽养殖总量及各畜禽养殖量进行的热点分析比较,应用排污系数法对热点省份畜禽养殖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类要素在各省市均不存在冷点,即不存在养殖量低值聚集区域,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我国不存在养殖空白区。猪养殖的热点省份是四川、山东和湖南,牛养殖的热点省份是四川、山东和河南,羊养殖的热点省份是内蒙古和青海,均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家禽养殖的热点省份是山东和广东。养殖热点省份一般存在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量聚集程度越显著,污染排放相对越多,对环境的威胁也越大。四川、河南、山东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控重点省份,养殖羊较多的内蒙古、新疆也是畜禽污染首要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综合论述了我国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对近年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肥料化技术、饲料化技术和能源化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指出目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主要存在技术不够成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等问题,并提出优化技术体系及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的建议,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