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引言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测量体温成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而红外体温计等人体测温仪器是疫情防控中用于人体体温筛查的必备医用计量器具。通过近段时间开展的计量校准工作(如图1所示),我们认为疫情防控用体温测量仪器使用和计量工作需要注意以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0,47(2):120-1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全面打响,测量体温成为护控疫情的必要手段。大家可以看到,在各交通道口、医院、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红外体温测量设备被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大家会发现:·测量的体温偏低或偏高现象;·重复测量的数据有偏差;·红外体温测量设备与其他例如玻璃体温计的测量数据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0,47(2):117-119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严峻,测量体温成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体红外测温仪因其非接触、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关口、医院、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广泛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所涉及的计量器具类别,以及对其进行检定、校准、检测等量值保障活动所适用的技术规范。围绕计量工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重点从体温筛查、设备消毒、病毒检测、临床诊断、医疗救治、科学研究等方面分析了计量工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技术支撑和量值保障作用。为各疫情防控单位和医疗机构判断防控设备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等问题是提供解决路径,也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和广大计量工作者针对疫情防控建立相关计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体温筛查成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因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人体测温设备成为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但红外测温仪在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导致测温不准造成误判,现就红外体温计日常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口罩作为人人必备的防疫物资,成为当下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2月发布的《关于印发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20号,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如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相似文献   

7.
正1.开展人体体温筛查设备的校准工作疫情当前,热电所积极配合成都市计量检定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人体体温筛查设备校准保障小组,明确疫情防控期间人体体温筛查设备计量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开通了红外耳温计、红外额温计、红外筛检仪校准绿色通道,确保随叫随到、随到随检。部门全体人员积极报名,勇担使命,放弃节假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24小时待命,从除夕至今,每天都有专人值班,全力做好疫情防控计量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核酸检测方法以其反应及时、检测较快的优势一度作为临床诊断及大规模高危人群筛查的"金标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是核酸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因此,国家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9.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0,47(2):108-110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为指导不同人群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口罩,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和扩散,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于2月4日制定发布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0.
马丽 《中国计量》2021,(4):12-14
一、聚焦疫情防控,强化计量保障一是精密部署,强化疫情防控保障。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计量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导全市做好疫情防控计量监督和技术检测工作。指导首都机场、地铁总公司等疫情防控重点场所采购合法合格的测温产品;为小汤山、地坛医院改扩建提供医疗设备检测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按照公安部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密切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涉疫情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按照公安部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密切协作配合,依法严厉打击涉疫情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名义实施诈骗犯罪,性质十分恶劣。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涉疫情诈骗线索快速落查机制,实时开  相似文献   

13.
赖虹竹  汪泳 《工业工程设计》2020,2(2):39-43, 49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探讨地理信息在疫情可视化设计中的方法及其艺术与社会价值。运用可视化、地图学的相关理论,辅以案例分析与实践性研究。从地理信息的位置、数量、关系等角度出发,聚合疫情信息和数据,借鉴信息可视化的方法,构建视觉语言的颜色、尺寸、形态等视觉化变量,完成对疫情地图的设计创作。将地理信息作为信息的模型与维度,探究可视化设计,提出疫情可视化设计的具体方法。疫情地图提高了时间与空间的信息精度,增强了用户的理解,可以为疫情区域防控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2020年的春节,因突然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渲染上一抹沉重的色彩,比低温更慑人的冷峭疫情席卷了大片的神州土地。爆竹声声戛然而止,战鼓阵阵敲击神经,医护人员不眠不休地奋战在抗疫一线,用专业知识和奉献之心为人民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体温,是一项关乎生命健康的重要指标,在这次疫情中尤甚,精准而快速地获取体温至关重要。注入了现代科技的温度计,无疑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便捷的测温方式,与他们一起在这场战"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静  陈绘 《工业工程设计》2021,3(1):112-117
思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健康社区景观的功能复位,探究植物景观设计中治愈性的主体功能本质与构筑方法,普及治愈性景观在非医疗场所空间的应用。通过梳理治愈性景观的相关概念与发展历史,分析景观在治愈性功能上的本质与特征,并从物态性、时空性、通感性3个层面对景观的治愈性构建方式进行设计方法上的阐述。相较于传统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植物景观设计的治愈性功能是依靠自然的非侵入性疗法,通过五感沉浸与行为互动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对于走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阴霾,恢复积极乐观心态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面对严峻形势,建龙微纳再行动,继1月30日向偃师市人民医院捐赠10台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后,1月31日,公司总裁李朝峰一行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赠10台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支援医院开展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全国上下正在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院总动员,取消春节假期,全员在岗上班,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7.
围绕疫情数据可视化这一主题,研究如何针对突发事件的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在数据量大、内容繁杂的背景下,基于可视化设计的方法论,探讨数据可视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报道中的优势,并以“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可视化分析”设计为案例,具体分析数据可视化从设计方法到结论的过程。分析、整理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疫情可视化设计数据分析和表达方法,为突发公共事件的设计介入、数据可视化的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席卷湖北省武汉市,并在短短数周内蔓延至全国各地区,一时间与疫情相关的各类信息牵动人心。文章通过搜集并分析网络平台上具有代表性的“疫情地图”案例,在此基础上从视觉传达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进行理论层面探析,让可视化设计在大数据时代更好服务于人民,助力疫情之防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包装》2020,(2):4-4
庚子岁初,全国打响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役。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非常时期,防控物资保障企业加班加点,向最前线的医护人员送上"装备"。而与其配套的包装、印刷及相关各企业,积极响应中国包装联合会号召,以多种方式支援"战疫情"行动的一线。  相似文献   

20.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区。准确并及时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患者的治疗以及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基于实时荧光RT-PCR技术的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主要手段。该文简要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的原理及流程,并从疾病特点、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临床采样过程、实验操作等方面分析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效能,降低漏诊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