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讯世界》2008,(1):29-29
Bluetooth SIG(蓝牙技术联盟)全球董事会会议日前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联盟执行董事麦弗利(Michael Foley)博士表示,蓝牙技术联盟一直高度关注中国的市场需求,并积极与中国用户开展合作以推动蓝牙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中国市场对于蓝牙无线技术的推广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2008年第8届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于近日在北京开幕,有675位行业代表与会,就无线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热点话题与业界专家进行了热烈和积极的探讨。本届中国无线技术大会组织了2个专题,分别探讨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黄友庚 《中国集成电路》2007,16(10):23-23,22
9月12—13日,由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专用集成电路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主办,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集成电路》杂志社共同承办的"2007年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简称CCIC 2007)在西安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4.
中国洁净煤发电技术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保持电力工业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面临着一次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挑战。因此,洁净煤技术被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最优先发展的领域,电力工业部已把此技术列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本文对中国洁净煤发电的状况及展望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电子工艺技术》2008,29(1):62-62
随着中国电子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中国SMT技术及相关产业同步迅猛发展。一年一度的NEPCON/EMT China成为了当前亚洲地区最大的表面贴装行业及电子制造技术盛会.其组织工作已全面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和励展博览集团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中国国际电子制造技术展览会(NEPCON/EMT China)将于2008年4月8日~11日在上海举办,  相似文献   

6.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五所等联合承办的"2012年全国军事微波技术会议"将于2012年8月下旬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7.
《电子工艺技术》2010,31(3):186-186
在过去十多年间,由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学分会(CEPS)主办的电子封装技术国际会议,分别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成功举办过十届,为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电子封装技术新进展和新思路的重要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电声技术》2007,31(9):72-72
2007年8月31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组委会在京召开媒体见面会,宣布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国研会展私人有限公司(原国际研究所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专业音响·灯光·乐器及技术展览会",  相似文献   

9.
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外智能卡厂商在智能卡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制卡企业的生产水平,加强智能卡在各个领域里的广泛应用,尽快开发我国潜在的智能卡市场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SCC2004),将于2004年6月1~3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办,赛迪展览承办、智能卡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中国国际智能卡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智能卡业界最受瞩目的展会,得到了信息产业部、国家金卡办以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的大力支持,更是受到众多国内外智能卡厂商的青睐。SCC…  相似文献   

10.
每年一届的中国无线技术与应用领域的盛会“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将于今年4月和9月分别在北京召开。为做好大会的筹备工作,主办方于2月8日在京组织召开了2007年中国无线技术大会筹备工作通气会。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爱立信携一系列领先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全面展示其在支持客户把握商机、应对挑战方面所具备的端到端优势,及其对通信技术发展的未来构想。在本次展会上,爱立信将有望创造若干“中国第一”,其中包括中国首次同时基于商用电信设备及商用PC卡的HSDPA公开演示、中国首次基于HSDPA/EnhancedUplink技术的视频VoIP通话现场演示。此外,爱立信还重点演示一系列面向企业和个人的3G/HSDPA和IMS(IP多媒体子系统)应用,使与会者亲身体验到移动宽带所带来的精彩生活。爱立信以现场讲解、产品…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21日,全球领先的内容保护技术提供商爱迪德公司,在其中国北京公司举办了“北京研发中心”的落成典礼,从而拉开了这家业内知名公司向中国进行技术转移的序幕,本刊记者采访了爱迪德首席执行官柯翰明(GRAHAM KILL)先生。销售产品,转移技术爱迪德公司是跨国媒体集团Naspers的子公司,公司在刚创建的时候只有3个人,而现在爱迪德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内容保护技术提供商。爱迪德早在1998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迈出了开拓中国市场意义重大的一步。2001年,爱迪德公司被广电总局批准,成为经官方正式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两家外国CA供应商之一。2003年12月31日,爱迪德公司取得广电总局CA认证,成为获准进入中国媒体市场的首家外国CA供应商。“北京研发中心”的落成标志着爱迪德公司,朝着实现向中国市场进行技术转移的承诺又迈近了一步。柯翰明先生说:“我们选择了中国作为爱  相似文献   

13.
《家庭影院技术》2008,(9):66-67
长期以来,《家庭影院技术》杂志在汪杰主编的带领下,一直以前瞻性的眼光促进影音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在多声道影音制作成为国际主流的大趋势下,我们也竭力为提高中国多声道制作水准而努力,希望这一先进的环绕声技术能在中国更  相似文献   

14.
8月26日,第七届国际广播电视技术讨论会(ISBT’2001)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广电系统和广电行业的200余人出席。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技术分会主任杜百川主持,中国电子学会李志武先生和国际电联Michel Giroux先生等先后致辞祝贺。国家广电总局张海涛副总局长作了主题报告,指出“十五”期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广播电视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数字通信》2008,(6):51
日前,蓝牙技术联盟宣布首次在中国召开全球董事会会议,同时宣布中国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成为蓝牙技术联盟认可的中国酋家蓝牙认证测试中心。以方便中国国内企业的蓝牙认证。日前,蓝牙技术联盟亚太区总监苏国良对外界透露,蓝牙技术联盟还将大幅降低蓝牙认证费用,这意味着蓝牙技术联盟降低了在华认证的门槛。  相似文献   

16.
综合信息     
《数字通信世界》2005,(11):74-78
200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召开 11月2日至4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200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成功举办。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胜利、国家广电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张之俭、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刘彩、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杨千里、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胡伟义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做了发言,卫星运营商、设备商、服务商的代表也在大会做了报告,与会代表在为期三天的大会时间里,针对目前全球卫星行业的技术、业务、应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这对我国卫星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卫星应用大会是一次国内外卫星行业学术交流的盛会,也是一次国内外卫星产业界相互学习的盛会。当今国际上许多卫星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都在本次大会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展示。  相似文献   

17.
《集成电路应用》2006,(7):15-15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第四届封装测试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上,中国电子封装学会理事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封装分会理事长毕克允表示,“在国家提倡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中国封装业者在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时要注意本土市场需求,否则又会成为国际市场的服务者。”  相似文献   

18.
会展时空     
《电视技术》2004,(11):96-96
中国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年会在长沙举行;全国有线数字付费电视联合体汇聚合肥;全国广播电台技术会议在成都隆重召开;第十二届杭州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召开;第十七届华东电视技术年会在宁波召开;2004年北京新型显示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交流会召开;200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京召开;2004年(中国)广播发展论坛在京举行;第三届中国数据广播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网络行业协会与中国信息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北京)国际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CINS)”于2006年12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法国及中国等130多家厂商参展。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11-13日中国苏州在现代光学技术领域,光学薄膜技术在需求的牵引下已经成为产业化技术。随着高精尖光学系统和光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光学薄膜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对促进我国光学薄膜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有关单位于2012年10月11-13日在苏州市举办"第六届国际光学薄膜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