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综合康复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干预组(早产儿)16例,对照组(足月儿)18例。干预组接受抚触、药物治疗、高压氧、早期训练、婴儿操及按摩,早期教育,定期随访,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干预,两组均于6、12、18个月龄时以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时CDCC量表智力发育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12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8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12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8月龄时干预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或就诊的早产儿146例,分为早期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同时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为正常对照组,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资料在胎龄、出生体重、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给予抚触、听、视、触觉刺激及按摩和婴儿操综合疗法,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补充铁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指导。3组均于出生后定期接受体格发育监测、血常规检查和智力(CDCC)检查。[结果]干预组身高、体重、头围和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干预组在12个月和18个月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促进早产儿智能和体格发育,并能减少贫血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谷聚爱 《现代保健》2009,(28):107-10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给予一般喂养知识指导,干预组加用早期护理干预即早期给阳予抚触、定时播放轻柔背景音乐、床旁悬挂红色气球等刺激,指导在家庭中进行试听、感知觉以及运动方面的综合干预训练。两组分别在6个月、12个月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测其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交往五个功能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外周血血常规和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或就诊的早产儿146例,分为早期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同时选择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为正常对照组,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干预组和对照组资料在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干预组给予抚触、听、视、触觉刺激及按摩和婴儿操综合疗法,同时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补充铁剂。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指导。3组均于出生后定期接受体格发育监测、血常规检查和微量元素检查。[结果]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RBC数、Hb、MCV、MCH、MCHC、HCT、RDW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12个月时MCH),两组贫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上述指标在6个月和12个月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Ca、Fe、Cu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外12个月时Cu)。[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减少早产儿贫血和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婴儿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坚持婴儿抚触的30例早产儿做为研究组,背景资料相似的因各种原因未坚持做婴儿抚触的33例早产儿做为对照组,进行纵向观察,使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纠正月龄6、12、24月龄时评估两组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纠正月龄6月龄时评估:两组大运动,适应能力两个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3个能区D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月龄12月龄时评估:两组在大运动能区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月龄24月龄时评估:研究组小儿在五大能区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坚持规范的婴儿抚触可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管理并由儿保医师指导家长每日在家中进行训练,并定期追踪随访;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系统管理。两组早产儿由专人定期进行体格和智能发育评估。结果干预组身长、体重发育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智能发育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有利于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效果。方法:13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定期随访,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体检和育儿指导。用CDCC婴幼儿智能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6月龄、12月龄时智能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婴儿1岁时智能达到正常结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降低伤残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维生素加早期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2月~2003年12月出生存活的早产儿160例随机分为维生素加干预组和早产对照组,同时收集正常出生体重儿80例为足月对照组。干预组在新生儿期即给予抚触、听背景音乐、看红球等刺激,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视听、感知觉及运动方面的干预训练,并于生后2周口服小施尔康滴剂1.0ml/d共8周。对所有儿童每月进行随访,小儿1岁时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Gesell(中国标准化)测定其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 DQ)。结果:智能测试综合指标:早产治疗组与早产对照组相比具非常显著性差异(F=9.28,P=0.00);早产治疗组与足月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F=0.56,P=0.70);早产对照组与足月对照组相比具非常显著性差异(F=9.96,P=0.00)。维生素加早期干预组在运动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等能区与早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无差异。结论:维生素加早期干预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生后早期追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生后早期追赶生长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提高早产儿健康水平.[方法]将2008年1月-2009年2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家长是否同意接受早期综合干预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早期干预组:1)家长或抚养人参加科学育儿学习班;2)每天给婴儿做抚触、被动操、洗澡、游泳、晒太阳,尽可能与婴儿视觉交流、语言交流、提供适当的玩具等.对照组:不接受婴儿抚触等早期干预措施,常规育儿.两组婴儿满3个月时来院查体,查体内容包括:1)家长填写育儿问卷;2)测量婴儿体重、身长、头围;3)化验血常规、血胰岛素、血糖.用内稳态模式评估公式(HOMA)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1)3个月时干预组体重、身长、头围的变化值(△SD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3个月时干预组血胰岛素敏感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提高早产儿血胰岛素敏感性,促进早产儿生后早期追赶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扭转阶段全身运动质量(general movements,GMs)影响,以在临床上指导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提高神经发育预后。 方法 1)以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入住各协作单位新生儿科并在儿保门诊随诊的285例扭转阶段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意愿,分为早期干预组(n=125),观察对照组(n=160)。2)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组在婴儿入住新生儿科即给予超早期干预,采用对婴儿直接干预和指导家长进行干预相结合的方法。3)比较各组患儿扭转阶段不同GMs结果数量。 结果 早期干预组,正常扭转运动数量明显多于观察对照组,而单调性扭转运动、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数量均明显少于观察对照组。 结论 早期干预可降低早产儿单调性扭转运动、痉挛-同步性扭转运动发生率,提高正常扭转运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亲子音乐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院早产儿智能、母亲产后抑郁情绪和亲子关系的影响,为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及改善母亲心理健康提供临床实践经验和循证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5—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接受随访的纠正胎龄40~44周的早产儿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亲子音乐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家庭指导,亲子音乐组早产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亲子音乐干预。干预时间为15~20 min/d,为期3个月。干预前后用Gesell发育量表(GDS)对早产儿进行评估,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母亲客体关系量表[MORS(Child)]对其母亲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亲子音乐组GDS评价在适应性、大运动和语言方面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9、3.113、3.612,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EP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t=12.286、16.102,P<0.05),且亲子音乐组得分较对照组得分下降更多(t=2.545,P<0.05);干预后两组家长MORS(Child)得分较干预前均提高(t=13.871、9.046,P<0.05),且亲子音乐组得分较对照组提高更多(t=3.292,P<0.05)。结论 亲子音乐干预对NICU出院早产儿的智能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改善早产儿母亲抑郁和增强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2.
超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8月至2008年7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出生时胎龄为30~36孕周的早产儿120例(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是否自愿让新生儿参加超早期干预模式指导的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早产儿于NICU住院期间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当干预组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超早期干预模式治疗,该模式为多感官刺激为主的康复训练,包括强化体操、动作和运动训练干预,而对照组早产儿不接受相应干预.白早产儿出院后,两组均在家中由家长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早期教育计划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教育,均定期接受<盖塞尔量表>智能及体格发育指标评价.干预组则在早期教育基础上,继续按照超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重点进行强化体操、动作和运动训练干预.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于NICU的平均住院时间(8 d)显著短于对照组(15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6个月龄及12个月龄时,平均发育商(DQ)(粗大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应物能力、语占能力、应人能力5个能区)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产儿采取超早期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消化、呼吸等器官功能成熟,缩短住院时间,明显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和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能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发育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7~14天对2组早产儿进行神经行为(NBNA)测试;在3、6、12个月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监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发育商(DQ)。结果:观察组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交往5个能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育支持护理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及智能运动的发育;父母参与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既提高了为人父母的信心,又提高了对早产儿的发育支持,且经济、方便、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凡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36-1138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100例早产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50例。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三组儿童均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岁时,干预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大运动、适应行为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未干预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适应行为DQ、大运动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P〈0.01)。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早期家庭干预能促进早产高危儿的智能发育,1岁时在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方面可与正常儿童相近。早起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MS)用于指导早产儿超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儿运动技能发展的价值。方法 以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就诊的纠正月龄1个月以内的早产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6),并进行全身运动(GMs)评估和AIMS评估确定基线。对照组行常规家庭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家庭护理指导的基础上,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基于AIMS评估指导家长的家庭干预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两组早产儿在纠正4月龄时行GMs评估和AlMS评估,比较两组早产儿运动技能发育情况。结果 两组早产儿干预后AlMS评估各体位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早产儿AlMS评估俯卧位、仰卧位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174、3.936、5.619,P<0.001)。结论 基于AIMS评估指导的家庭干预对早产儿运动技能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婴儿期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4月~2009年3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381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毓璜顶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的足月儿3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出生后2~3天进行NBNA评分;在早产儿纠正年龄/足月儿生后年龄为3、6、9月及1岁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查发育商(DQ)。结果:早产儿与足月儿NBNA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4496,P0.0500)。早产儿组NBNA评分≤35分者22例,与对照组(6例)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63,P=0.043)。早产儿组在3、6月及1岁时的发育商低于足月儿,早产儿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早产儿组智力低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于足月儿,尤其是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应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对婴幼儿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医疗机构向家长普及养育照护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1月龄健康儿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12月龄时比较两组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婴幼儿喂养指数、辅食喂养行为、体格及智能发育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儿童具有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χ2=34.48,P<0.001)、较高喂养指数评分(t=5.23,P<0.001)及喂养行为水平(χ2=18.23, P<0.001);干预组儿童的体重(男:Z=-2.12;女:Z=-2.11)、身长(男:Z=-2.50;女:Z=-2.13)及头围(男:t=2.19;女:Z=-2.16)的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大运动(Z=-2.49)、精细动作(t=3.02)、适应能力(Z=-4.75)、语言(Z=-2.81)、社交能力(Z=-3.06)及总发育商(DQ)(Z=-4.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养育理念与行为干预能为婴儿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及喂养条件,有利于婴幼儿体格生长,促进其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家庭为中心,营养、信息刺激和爱抚为主要干预内容,对2000年5月-2002年7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35例(男18例,女17例)进行早期干预,同时设立同期出生的早产儿33例(男18例,女15例)和足月新生儿49例(男26例,女23例)为对照组,在40周龄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和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各组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早产儿干预组(Gesell各能区发育商DQ和日本S-M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值SQ均明显高于早产儿对照组(P<0.05,O,01)。干预组中胎龄大于35周的早产儿各评定值均低于足月儿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婴儿期智能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部分早产儿经干预可达到足月儿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出生胎龄与小于胎龄儿(SGA)智能发育的相关性,为SGA的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式将纳入研究的SGA按出生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32周)、中期早产儿(32~33^+6周)、晚期早产儿(34~36^+6周)、早期儿(37~38^+6周)和足月儿(≥39周)5个组,应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纳入研究的SGA进行智能发育评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胎龄与智能发育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曲线拟合以及阈值效应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03例。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早期儿组SGA较早期早产儿组SGA发育商得分高23.06分(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58-33.55;P<0.01),较中期早产儿组SGA高7.03分(95%CI:0.74-13.32;P<0.05),较晚期早产儿组SGA高5.2分(95%CI:0.91-9.49;P<0.05),较足月儿组SGA高6.08分(95%CI:1.19-10.98;P<0.05)。阈值效应分析发现出生胎龄的关键时间点为37周,当出生胎龄<37周时,胎龄每增加1周SGA的发育商得分提高2.29分(95%CI:1.07-3.52,P<0.01);当出生胎龄>37周时,胎龄每增加1周SGA的发育商得分降低2.14分(95%CI:0.11-4.17,P<0.05)。结论 SGA智能发育水平与出生胎龄呈"U"型相关,在SGA的随访管理中应当将早产和足月SGA作为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20.
张少冰  陈立民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73-1374
目的:探讨早产儿智力发育的特点,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保健门诊就诊的3~12月龄婴儿43例分早产儿组、足月儿组,比较两组的发育商(DQ);再把早产儿按是否伴有高危因素(如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等)分为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危组与对照组的DQ。结果:早产儿的发育商及其中的精细运动、社交行为能力评分低于足月儿组,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高危组的大运动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水平较足月儿低,其中以精细运动、社交行为能力为显著;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的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