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腹作全胃切除术,术中消化道重建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34例,“P”型空肠袢代胃术28例。结果:术后吻合口瘘1例,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3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倾倒综合征4例。术后3~6个月随访,P型空肠袢代胃术明显优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能进普食及每餐50~100g半流质者达22例(91.7%)。结论:食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生,“P”型空肠袢代胃术可作为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13例诊治经验,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990-2001年诊治的13例全胃切除,食道空肠“P”型缝合,术中采用双吻合器,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空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合并肺部感染2例,膈下感染1例,无营养障碍,无死亡发生,结论:全胃切除,只要能采用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合理的术后综合治疗,对减少全胃术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胃癌切除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全胃切除后理想的代胃术应具备:(1)近似胃的容量,并能贮存一定时间;(2)保持食物通过十二指肠;(3)不发生返流性食管炎;(4)无消化不良性腹泻。P袢空肠间置代胃基本符合上术生理需要,故称为“生理的全胃切除术”。我院1986年1月至1989年8月共施行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7~63岁。胃底贲门癌3例,胃小弯癌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并发症,1例术后6个月因肠梗阻未治死亡,4例存活,饮食、营养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广泛淋巴结清扫及Roux肠袢“8”字型代胃术对短期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14例T3-4N2Ⅲ-Ⅳ期胃癌患者接受本术式治疗并广泛清扫肠系膜和腹腔淋巴结。结果 手术无死亡,无吻合口瘘,正常出院,术后无盆血,倾倒综合征及反流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3年生存率为60%,但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 (1)本术式虽然需行4个吻合及2个残端闭合,但不开胸,对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不大,相对较安全;(2)重建的消化道完全可维持病人营养于正常范围,对病人的近期、远期恢复均有积极作用;(3)采取全方位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严格掌握器械吻合的适应证;(4)对晚期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115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食管-十二指肠端端吻合术15例(13.04%)。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40例(34.79%)。行P型空肠袢代胃术、空肠-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式45例(39.13%)。行间置P型空肠袢代胃术15例(13.04%)。P型空肠袢代胃术和间置P型空肠袢代胃术式出现返流性食管炎及恶心、呕吐、腹胀者明显少于十二指肠-食管端端吻合术式及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式。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式有1例术后出现肠漏。采用P型空肠袢代胃术、空肠-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式联合脾切除有1例术后出现脾窝感染。结论P型空肠袢代胃术手术操作简便,符合生理要求,术后并发症少,是全胃切除术后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后P型空肠袢代胃法和Lahey吻合法的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自2007年8月~2010年12月收入的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45例,入选患者根据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术后行P型空肠袢代胃法选为P组(22例),术后行Lahey吻合法的选为L组(23例).对比各组手术患者死亡率,并发症、患者术后进食量、进食后的症状,采用Cuschieri分级法诊断评估.结果 相对于术前,术后1年P组单餐进食约为术前的86%,而L组单餐进食为术前的61%,两组术后进食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Cuschieri分级法对比中显示P组预后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1例术后6个月因肿瘤扩散而引起全身衰竭死亡,2例并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L组1例并发膈下感染,1例并发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结论 P型空肠袢代胃法是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NIDDM)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4例不合并肥胖NIDDM的胃癌及壶腹周围癌患者接受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毕1式胃肠吻合8例(BI组);Whipple术组10例;全胃切除、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组6例。结果BI组手术前后血糖平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hipple组、全胃组术后1、2个月起血糖平均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I组5例术前应用胰岛素,2例术后胰岛素用量不变,2例增量,1例减量;whipple组6例术前应用胰岛素,2例术后停用胰岛素,4例减量;全胃组4例术前应用胰岛素,2例术后停用胰岛素,2例减量。结论全胃切除及Whipple术降低了不合并肥胖NID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雷律治疗对不合并肥胖NIDDM的效果县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选择性地为39例胃肿瘤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利用游离的空肠在食管与十二指肠间建立1个“O”形环状空肠贮袋──“新胃”。术后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7%和55.6%.生存至6个月以上者均恢复了1日3餐的饮食习惯。术前、术后比较患者体重,两者水平相当、增加和下降率分别为71.1%。15.8%和13.1%。全组无胸骨后疼痛及食物、消化液反流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表现。术后1年,“新胃”可代偿性扩大至原来的胃形状,且以“胃底”增大明显。该手术基本达到胃重建的要求:储存食物,保持食物从十二指肠通过,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反流性…  相似文献   

9.
胃底贲门部病变在行近端胃次全切除后 ,常规采用食管下段与远端残胃作直接吻合。该术式操作简单 ,但术后几乎都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返流性食管炎。我们于 1995年5月~ 1997年 6月 ,对 9例贲门癌病人 ,在行近端胃次全切除后 ,采取带血管蒂“P”型袢空肠间置段重建胃肠道 ,该术式经临床 2年随访 ,抗返流效果确切。现将其手术方法和抗返流的临床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 9例Ⅰ -Ⅱ期贲门癌病人 ,其中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5 2~ 70岁 ,平均 6 0岁。手术均采用近端胃次全切除 ,“P”型袢空肠间置重建胃肠道。二、手术方法胸腹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67例有完整资料的合并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的血糖值行回顾性分析。其中BMI〈25kg/^2m。53例,25-29.9kg/m^2 9例,〉30kg/m^2 9例。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P襻Roux-en-y吻合术26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改良式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1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改良式残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30例。结果6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前早晨空腹血糖平均为9.6±3.3mmol/L;术后1个月平均为7.4±2.6mmol/L,3个月平均为7.54±2.3mmol/L,6个月平均为7.7±2.9mmol/L;术后1个月与术前早晨空腹血糖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后1个月的早晨空腹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转流术对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术后1个月即可显效,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