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汤铭 《中国信息化》2006,(3):102-102
2005年的无线网络市场.既充斥着革新气息.也萦绕着血腥惨烈的竞争味道。在3C融合的大背景下.无线网络产品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发展机遇.各大生产厂商都瞄准了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推新品,革新技术、开拓渠道,树立品牌,使出浑身解数占领市场高地。无线网络行业正经历着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洗牌”时代。  相似文献   

2.
谁掌握了渠道,谁就拥有了市场!渠道的作用和功能不容忽视。产品只有占据渠道市场,在销售点上与顾客见面,才有可能被顾客购买。那么作为移动通信市场的后人者,中国电信将如何发展渠道,才能完成阻击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艰难任务?显然她不能只依靠复制中国移动现有的渠道模式,而取得巨大成功。她必须把握电信渠道的发展趋势,才能成为移动通信市场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3.
复合型金融技术人才倍受市场青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颜芯 《程序员》2007,(10):I0007-I0007
有专门的调查报告显示,搜索以70%多的绝对优势成为了用户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中国网民进行的搜索行为却仅占美国的1/40,由此可见中国搜索市场的可开发潜力究竟有多么巨大,这无疑是国内外各大搜索引擎公司迫切期望占领中国搜索市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电子支付越来越成为一场寡头们才玩得起的游戏,那些背景深厚,拥有数量巨大的终端用户和渠道优势的参与者们将成为这场游戏的主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在全球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而巨大的产业。在日本和韩国,电子游戏己超过传统制造业而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在美国,游戏业已成为娱乐产业的龙头。在中国,2004年网络游戏软件规模将达16.5亿元。网络游戏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已经远远超过网络游戏本身的市场规模,据了解,仅2003年一年,网络游戏对电信产业的直接贡献就达到了87.1亿元。可见,网络游戏这一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光通信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高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的领域。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信息化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明的进步,正在引起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新世纪社会信息环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媒体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着日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网络媒体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无疑将对网络媒体今后的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傅志仁 《信息网络》2005,(11):13-17
概况 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共识。近几年,随着宽带接入网络的建设,宽带用户增长迅速(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宽带用户已经达N5300万).用户接入速率的瓶颈初步取得了突破.用户接入速率仍在不断提高,宽带网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的高速公路,这为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各大运营商逐步把下一代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新的高效、双核处理器时代已经来临,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将为整个IT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而作为相对非常成熟的主板行业.在同质化非常严重的今天.如何完善自身的产品线扩大产能降低成本已成为未来各大厂商的主要发展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软件世界》2000,(8):56-57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在逐步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Internet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商家的市场行为等,依附于网络之上的信息服务、电子商务、 web服务等项目也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其相关产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最贴进人们生活的电子邮件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大家日常联系的方式,电子邮件以她的安全、方便、快捷开始代替传统的邮件,并且电子邮件的地位也将同电话同等重要,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青藤(www.tonghua.com.cn…  相似文献   

11.
克劳迪 《电脑》2009,(1):50-52
渠道建设——走代理还是走终端? 2008年,就车载影音主机市场而言,大多数厂家采取的渠道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厂商一省级代理商一终端商模式为主。这也是行业在早期最传统渠道方式上摒弃了2级、3级代理商,简化了渠道环节发展演变而成的现阶段主流渠道模式。但随着主机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不断加剧,整个行业开始向微利时代迈入,如何提高分销效率,减少渠道成本,已经成为了各厂家当前渠道推广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大众硬件》2008,(1):41-42
2007年的显卡市场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过渡,一方面AMD收购ATI后.两家之间内部的技术和市场融合逐步平顺,一个全新的图形芯片巨擘诞生:另一方面,微软倡导的全新一代DirectX标准也逐步成为游戏开发商的新规。此外.在HD的规格之争似乎也告一段落,蓝光影碟的逐步普及以及高清格式应用的日趋明朗化,视频又重新成为衡量显卡能力的一个新标杆。  相似文献   

13.
要闻速递     
国内要闻●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宽带市场据权威部门的预测表明,中国将在200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宽带市场,商机巨大。今后,运营商仍将把更多注意力转向内容建设,使宽带上有“车”可跑。●中国加入WTO后网上保险更精彩网上保险开辟了一条投保的新渠道。应用互联网,保险消费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随时方便地上网、比较保险产品,并向保险公司直接投保。这对于那些相对简单的险种尤为适用。例如:国内一家专业保险网站“易保网上保险广场www.eBao.com”,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通过使用在线投保工具对不同保险产品进行比较、选择,然…  相似文献   

14.
《音响改装技术》2014,(3):218-218
随着近些年汽车市场资源的整合以及4S集团一体化的趋势日渐加剧,作为以往传统渠道的专营店市场正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大主机厂与4S集团逐渐成为了汽车后市场进入市场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张羽 《中国信息化》2005,(17):85-85
长城电脑渠道方面的区域平台管理中心总经理白强日前表示,“集团对长城电脑一直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发展高端业务,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效益提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新总裁周庚申对渠道非常看重,因为渠道增长是长城电脑品牌站稳市场的根基。因此,迅速建立数量庞大运作高效的长城电脑代理商、终端店面,成为新的领导班子首要的重任,这也是新总裁迅速启动渠道“抢滩计划二期工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是不平静的一年,电子商务崛起迅速,传统零售商受到的冲击巨大,全渠道零售成为未来零售的发展趋势,全渠道信息化也成为未来IT行业的发展重点。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科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昭志谈谈近年IT业的新动向、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IT行业中,DELL公司以直销著称世界,而惠 普公司则是以渠道销售而闻名遐尔,各有各的做法,各有各的特色。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惠普公司将为世人带来什么呢? 从惠普渠道销售想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外的大公司开始迅速地从传统的销售模式转向现代的销售模式,惠普公司是个世界著名的大公司,规模虽然大,但是他们调头非常灵活。这与它的总部在美国硅谷有关,许多商业模式就是从那里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出: 首先,惠普作为全球著名的IT大公司,质量、品牌是它的生命线,它的售后服务是一流的,全国有一个巨大的售后服务网(这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周刊》2009,(7):42-47
电子银行的出现,对银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改变着银行业服务、营销和管理模式,并改变着银行业竞争格局。未来,电子银行将逐步替代银行网点,并从交易渠道向销售渠道发展,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发展。电子银行产品创新的巨大优势体现了核心竞争力的“异质性”,未来的电子银行业务将突出其个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加州圣何塞2008年12月9日电/美通社亚洲/--Super Micro Computer,Inc.(Nasdaq:SMCI)业界领先的应用优化的高性能服务器及工作站及刀片式服务器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天宣布Supermicro已经超越HP,IBM,Dell,Sun,Apple及Gateway成为X86服务器渠道市场的NO.1。在2008年11月24日出版的CRN(Channel Reseller News),2008年渠道专栏里,通过对8000多个解决方案提供商反馈,  相似文献   

20.
祝艳 《网络与信息》2012,26(3):18-18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各高校逐步扩大招生人数和范围.愈来愈多的青少年能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和生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这也无疑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对于如此多的学生信息就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解决学生管理工作所遇到的瓶颈。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促进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快速运转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