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的现场模拟实现及在Multisim软件平台上的仿真实现.在实验室现场模拟设计中,以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实验接线图的设计思路,进行设备选型及连接,制定了详细的设备清单及操作过程,并最终记录实验模拟数据.在Multisim软件平台仿真设计中,以现场模拟实验接线图为设计依据设计仿真电路,设备选型以功能呈现为重点,在不影响实际功能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设备连接结构,按照现场模拟操作顺序进行仿真实现.虚拟仿真实现必须基于实验室现场模拟数据,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达到较好教学及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设计基于开放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ONVIF)的物联网图像采集虚拟设备接口,虚拟设备接口由ONVIF客户端、虚拟设备层和网关通信层3部分组成,ONVIF客户端以ONVIF标准接入网络摄像机,虚拟设备层完成ONVIF标准与物联网平台协议的转换,网关通信层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与网关通信。测试结果表明,支持ONVIF标准的网络摄像机接入以太网,即可通过虚拟设备接口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并向物联网平台传输图像。虚拟设备接口实现了网络摄像机通过以太网接口的即插即用接入和图像采集。  相似文献   

3.
针对Festo教学演示型实验平台在扩展性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控制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方案:利用Matlab实现模糊PI虚拟控制器的设计,利用组态软件实现虚拟控制器与实验装置I/O接口设备的无缝连接。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控制具有调节时间短、无超调量及稳态偏差、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为其在实验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在高校教学实验设备及场地的紧张,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LabWindows/CVI平台的虚拟实验室的研究,设计了虚拟仿真信号发生器,虚拟低通滤波器.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弥补了传统实验室的不足,使实验的设计更加灵活,并且紧跟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顺应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仿真的虚拟实验平台,采用LabVIEW和Simulink进行实验平台的开发,通过仿真接口工具箱SIT实现两软件的无缝链接。该平台既有LabVIEW形象的图形显示效果,又有Simulink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且操作简便,效果直观可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复杂的电路原理,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可以通过对物理世界的情景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象的可视化和互操作.基于VRML、ASP、3Dmax、javaScript等网络与建模技术提出了计算机组装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实践表明:采用动态虚拟的建模方法,可实现多类型计算机元器件建模,并通过三维模型优化、部件动态组合、虚拟交互等实现仿真模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了全景式、可复用的计算机组装虚拟实验室仿真.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实验室普遍出现实验场地或新设备不够的问题,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网络实验室的现状和经验,提出并实现了一种以S7-3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基本控制装置,以OPC作为软硬件通讯接口,以Profibus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Internet作为通讯枢纽,并利用Java Applet,JavaScript,JSP等交互式动态页面技术实现友好实验平台的远程实验室系统.最后以远程控制过程液位对象为例,通过登陆友好的远程控制实验室系统,成功地实现了对实验装置的控制,证明了该远程实验室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对微机接口虚拟实验系统主要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系统采用网页制作技术,用Dreamweaver和Flash软件实现了微机接口从电路图连线、软件编程、验证到实验结果展示的各个功能,并以流水灯实验为例进行了仿真设计。设计了基于Web方式的网上微机接口实验辅助教学系统,使学生能通过开放的Internet环境访问服务器而进行实验。微机接口技术课程实验利用虚拟实验不仅可以节约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投入,降低设备的成本,而且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虚拟实验系统研究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建立远程虚拟实验室,增加远程网络实验的环节,从而适应基于网络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模拟电路在线虚拟现实实验系统进行了研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实验的各项调用模块进行了设计,并且通过该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增加实验的环节,从而适应基于网络运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运用Jin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特点,针对化学虚拟实验系统,引入协同支撑服务机制,构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虚拟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其功能与构架;基于Java面向对象设计语言中的接口定义了实验平台的相关操作规则及系列面向服务的接口,以铁与硫酸反应的实例说明了该实验平台的工作原理与流程。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易扩充、较好的可靠性、且能动态反映虚拟实验过程,提供了在现有网络基础下的分布式实现三维虚拟实验的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11.
虚拟仪器在网络化信号分析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仪器存在的封闭性和功能不易扩展的缺点 ,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 ,设计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化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实验台 .实验在模拟转子实验台上完成 ,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和测量仪 ,实现对工程信号的采集 ,然后在所开发的信号分析软件中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处理、显示和打印 ,配置HUB和多个终端显示器 ,可以建立小型局域网 ,最终实现实验测试网络化 .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电子仪器软件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应用,即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育。其中有关课件缺乏问题是严重的,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必须建立相关的虚拟实验。研究和建立计算机虚拟实验室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关于电子仪器的软件化和实现虚拟电子实验室是关键。虚拟电子实验室平台的任务和使用对象都不同于一般的电子CAD和EDA软件,两者在仿真要求和数学模型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用电子CAD和EDA软件来代替虚拟电子实验。虚拟电子实验仪器需要一个虚拟实验室平台操作系统来支持,该操作平台系统应有较好的交互界面、多媒体特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传统网络实验中存在的困难,介绍了目前虚拟网络实验平台是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的一种趋势。通过在Packet Tracer环境下进行网络互联的RIP实验,展示了思科仿真软件。同时,通过测试远程桌面服务,说明VMware在模拟网络实验中的可行性。实践证明,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开放性好、实验操作安全等特点,并能够快速响应实验需求,实现交互式的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服务提出在高校校园网内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包括数据中心、软件平台和学习平台。数据中心提供IaaS服务,向用户提供虚拟机。在虚拟机上安装软件、存放教学资料,提供统一的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平台提供虚拟机申请、虚拟实验室、网络课程和资源共享等功能。首先完成了网络学习空间架构分析,然后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深入分析了学习平台中不同服务的工作流程或实现方式。为实现基于云服务的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提供了可行思路和具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以虚拟技术为基础,以双联三叉杆滑块式联轴器为实体模型,并融合了Pro/E、ANSYS、ADAMS等三维建模及分析、仿真软件的功能,利用Java与VRML语言开发与构建从产品的参数化建模、有限元分析、动力学仿真、实验数据检测到优化设计融为一体的智能化虚拟设计平台。利用此平台,可以实现对联轴器的高效率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的电工电子实验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仿真软件在电工电子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的验证与设计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硬件实验的传统做法。阐述了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组成,讨论了研究开发虚拟仪器所用的软、硬件平台及其特点,文章还介绍了虚拟仪器在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OpenStack云平台Neutron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的网络服务承载着整个云计算平台的网络构建,因此网络模块都作为云平台主要模块之一,Open Stack中的Neutron模块作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多租户情况下的网络隔离,使每个租户的网络环境独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部署网络环境。本文将分析Neutron模块的工作原理,利用虚拟化模拟Neutron的网络管理,运用虚拟化技术结合Libvirt与Open v Switch等软件,模拟实现类似云主机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虚拟实验教学软件大多数是演示性的,它们主要的不足是缺乏人与系统的交互性,致使在进行模拟实验过程中缺乏真实性[1]。本文针对当前虚拟实验系统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验实际的需要,开发了基于Virtools平台的电子技术虚拟实验系统,用户可以在系统中模拟真实实验及电路设计仿真,得到仿真数据结果,既达到了逼真的实验效果,又能满足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