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OpenDOAR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获取是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方式,通过开放获取可以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开放获取可以通过开放获取知识库、开放获取期刊和个人网站来实现。OpenDOAR是全球著名的开放获取资源库,通过对OpenDOAR的分析可以了解全球范围内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情况,对推动我国开放获取运动、加快我国开放获取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Open Access(OA)2020战略背景下欧洲开放获取运动发展新趋势,探索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发展提供参照。【方法】 整理第十二届欧洲学术出版会议的资料和交流情况,分析内容,研究文献。【结果】 阐述了当前国际开放获取运动发展状况以及欧洲开放获取期刊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结论】 OA2020战略的提出以及实施切实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开放获取期刊的繁荣,但是同时也存在出版商缺乏原生动力、开放存取期刊面临信任危机、缺少资金的领域和机构难以实现开放获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开放获取是全球科技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公共利用程度和科技创新效率。为了解我国在推动科技成果开放获取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我国在开放获取科技期刊建设和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两方面的情况,并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一方面,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稳步增长,但与英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质量有明显提升,且高于我国所出版期刊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论文占所有论文的比例尽管有所增加,但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获得了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资助,但他们参与开放获取出版的积极性仍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4.
开放获取出版:概念、模式、影响与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蒋永福 《科学学研究》2007,25(2):210-214
开放获取出版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出版形式。它有自存储和开放获取期刊两种运行模式。它的出现对科学界、出版界和社会公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社会组织及科学家支持开放获取出版。开放获取出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运动的开展,开放获取资源的数量日益增多,并呈海量增长的态势。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学术性、科研性,是教学、科研极具重要的潜在资源。因此,发现、获取、整合、利用开放获取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获取方法与途径,促进开放获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用户的服务空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语义互联网和本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向知识整合迈进。本文着重分析了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的流程以及如何构建开放获取资源知识整合的平台框架模型,为开放获取资源的知识获取和利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从开放获取的含义及其技术机制入手,分析我国科学信息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开放获取期刊是当前学者获取学术文献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却受到诸多限制,具体表现在社会环境因素、人的因素以及开放获取期刊自身。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详细剖析了影响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策略,以期能打通开放获取期刊发展的壁垒,使开放获取期刊能够持续、强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婉  牛澍 《现代情报》2016,36(9):173-177
澳大利亚两大基金资助机构的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的实施为开放获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文章从开放获取的政策、机构知识库、研究数据的存储与共享、开放获取出版4个方面,对澳大利亚开放获取的进展进行全面阐述,并对我国开放获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机构知识(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是伴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数字学术环境中的一种资源存储形式和服务方式.综合国内外学者对IR的知识含义、特征、作用与意义的概述,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IR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与开放获取和数字图书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阐述开放获取的优势,提出推进开放获取是促进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新思维,并就进一步推动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获取资源类型划分及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淑琴 《情报科学》2007,25(2):315-320
本文将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获取资源分为四类,分别详细的介绍了现有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获取资源类型划分及现状,以期得到更为广泛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OA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易治宏 《情报科学》2006,24(7):1030-1033,1094
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和出版机制,它迎合了网络时代学术信息交流的特点。OA学术期刊出版是学术交流的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出版模式。本文介绍了开放存取的概念、特征和产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OA学术期刊出版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CNKI数据库中获取我国有关开放存取的论文,利用知识图谱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可视化形式展示我国开放存取研究主题及其之间的联系,发现国内开放存取研究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开放存取期刊、OAI、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14.
开放存取版权管理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秦珂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4):409-412,502
开放存取改变了以用户支付版权使用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运作模式,以在版权法的保护下打破版权垄断为宗旨。开放资源的版权保护以许可协议为操作规则,许可协议大都不提供责任担保。对开放资源的版权保护强调对许可协议的比较选择,并对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沈坤  黄水清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241-245,255
通过时南京地区高校师生的调查,分析国内用户对开放存取的认同度,并对比2006年的数据,分析其中的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科研评价体系、文献的质量问题和支付开放存取出版费是用户是否选择开放存取的重要因素.建议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将开放存取期刊纳入其中,同时,努力提高开放存取文献的质量,加大政府和科研机构的扶持与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中的法律规范是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中对开放存取的定义使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经济、法律或技术的限制产生了歧义,导致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行为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纠纷,引发了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对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法律客体问题、开放存取过程中保持文献的完整性问题、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复制权问题、合理使用问题以及适当引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青 《现代情报》2010,30(11):150-152
开放存取有利于实现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高效的交流与传播,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成本,保障科技信息的长期保存。对此从科技期刊角度探讨开放存取的优势,提出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青 《现代情报》2010,30(3):32-34
开放存取有利于实现科学信息和科研成果广泛、快速的交流与传播,从某些发达国家来看,一些OA期刊的影响力正在上升,甚至超越传统期刊。吸取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其运行机制相关政策,为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及建设提供帮助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式科学交流系统是以OA文献为主要媒介的科学交流系统。根据OA的基本原则和社会—技术互动网络(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Networks,STIN)的观点,给出了建构OA式科学交流系统的步骤,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其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OA式科学交流系统与其他系统构成的大STIN中节点间的关系,最后指出OA式科学交流系统必须具备的社会功能,并提出了完善其功能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