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吴世秀 《山东医药》2007,47(36):69-69
2003年9月~2006年10月,我们用超声诊断乳腺肿块56例,准确率较高。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老年女性附件肿块良性与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自然绝经后发现有附件肿块的老年患者116例,所有患者经术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比较阴道超声对老年女性患者附件肿块恶性与良性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术前阴道超声共检出114例有明显附件肿块,分别为87例卵巢肿瘤,25例卵巢肿瘤样病变,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积脓各1例。116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共检出87例卵巢肿瘤,27例卵巢肿瘤样病变,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积脓各1例。阴道超声对老年女性附件肿块恶性与良性的诊断准确率为97.41%(113/116),低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P=0.22)。结论对老年女性附件肿块患者进行术前阴道超声检查可较为准确地判断附件肿块性质,对附件肿块性质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司淑芳  张改英  周辰 《山东医药》2004,44(21):32-32
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们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发现左颈部逐渐增大肿块3年余,于2010-08-16来广州市番禺区榄核医院就诊。患者诉肿块无疼痛;屏气、哭泣、大声说话、打喷嚏、咳嗽、低头时肿块出现或明显;静止或平卧时肿块消失;发病期间伴有吞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5岁,因发现双侧睾丸多发性肿块而于2005年7月12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7.1℃,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07/68mm Hg(1mm Hg=0.133kPa),皮肤黝黑,体重58kg,身高161cm,心肺无殊,外阴发育,阴毛多,双侧睾丸增大,左右侧睾丸均触及直径约1cm的实质性肿块。  相似文献   

6.
附睾肿块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收治附睾肿块患者72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72例附睾肿块患者,年龄8~73岁,平均43岁。病程1周~8a,未生育6例;右侧肿块38例,左侧肿块31例,双侧肿块3例;肿块位于附睾头部21例,尾部23例,中部6例,整体12例;3例合并前列腺炎,16例由于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彩超检查显示囊性肿块13例,囊实性肿块19例,实性肿块4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多血流肿块32例。  相似文献   

7.
白霞  王倩 《山东医药》2004,44(7):46-46
自2002年以来,我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辅助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7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附睾肿块较常见,病因各异,临床上除对症治疗外,常须采取手术方法。为了探讨病因及便于指导治疗,我们将1991~2 0 0 1年收治的98例手术病人进行病理分析,旨在提高对老年附睾肿块的认识。1 临床资料1991~2 0 0 1年共切除老年附睾肿块98例,年龄6 0岁~89表1 98例附睾肿块病理结果(例)病理类型例数(% ) 病变部位(例)头部  体部或全部  尾部非特异性慢性炎症39(39.8) 6 1 81 5结核9(9.2 ) 7 2囊肿2 9(2 9.6) 2 9肉芽肿3(3.1 ) 3乳头状腺瘤8(8.2 ) 7 1平滑肌瘤4(4.0 ) 2 2横纹肌肉瘤1 (1 .0 ) 1间皮瘤5(5.1 ) 2 2 1岁,平均6 6 .4岁。…  相似文献   

9.
1995年1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142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结果分别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各种良恶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提出超声诊断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1岁,已婚已育,已在广东打工10余年,主要从事抛割瓷砖工作。否认有肺结核病史及结核接触史。因“发热20d”于2010年12月1日人院。患者于2010年11月9日因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之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热型不规则,伴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为主,咳少许白色粘液痰,无血丝痰,无脓痰,无铁锈色痰。无盗汗、乏力、纳差,无胸痛、咯血,无气促、气喘。  相似文献   

11.
阔韧带内肿块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为卵巢肿瘤。我们遇到两例阔韧带肿块误诊为卵巢肿瘤(阔韧带血肿及阔韧带血管平滑肌瘤各1例),现报告如下。例1:47岁。因普查妇女病经B超及双合诊检查发现盆腔包块,诊为卵巢肿瘤,于1996年9月20日住院。患者既往健康。查...  相似文献   

12.
总结我院近3年118例甲状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探讨甲状腺肿块超声定性诊断的价值。1 材料及方法 本组118例均为1996~1998年间病人,男性44例,女性74例,年龄16~71岁。使用ATL3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仰卧位:颈下置枕充分暴露颈部。对甲状腺区进行各断面扫查,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征象,并进行描述和分析。2 结果 本组118例病人中良性肿块90例,占76.3%,恶性肿块28例,占 23.7%。超声诊断:11…  相似文献   

13.
李伟  向敏峰 《山东医药》2011,51(46):101-101
患者男,49岁,因剑突肿块3a,逐渐增大,于2011年5月收入院。患者3a前发现剑突肿块,无特殊不适,未行特殊处理,后发现其逐渐增大来诊。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在乳腺X线检查分类基础上推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经过世界各地长期的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采用BI-RADS分类有利于提高诊断医生之间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数据收集和质量监测的效果,最终提高影像诊断质量。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对乳腺影像诊断认识的深入,2013年,ACR在总结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BI-RADS进行了更新,增加了部分新的名词、定义和技术,特别是对超声部分进行了大幅扩展。该文就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严志娟  冯斌 《山东医药》2007,47(29):79-80
2003年2月~2007年7月,我院共收治138例乳腺实质性肿块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结果,旨在提高乳腺癌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纤维支气管镜对孤立性肺肿块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肺肿块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s)临床诊断较难 ,如果属恶性肿瘤则应早期切除 ,如果是良性的又应避免做不必要的手术切除。但即使使用了先进的图像技术 ,要进行准确区分良、恶性肿块是很困难的[1 ] 。故我们将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6月行纤维支气镜检查 5 4例孤立性肺肿块分析如下 ,以提高纤支镜检查对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从 1996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经胸部 X片及 CT片显示肺内孤立肿块病灶直径 1~ 7.5 cm,经痰结核菌涂片及病理检查 3次均阴性 ,不能明确诊断患者 5 4例行纤支镜检查。 5 4例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综合分析肾上腺肿块的发生和演变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5 5例肾上腺肿块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分泌功能评价、病理等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5 5例中 ,11例于首次诊断为肿块恶性可能而行手术治疗 ,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拒绝手术 ;余 4 3例随访 2~ 7年 ,11例出现肿块增大和 (或 )激素分泌异常。在选取的 9个因素中 ,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肿块大小、轻度激素分泌异常及高血压与肾上腺肿块演变有关。结论 大多数肾上腺肿块为无功能腺瘤且为无意中发现 ,肿块直径≥ 2 4cm ,轻度激素分泌异常及合并高血压是肾上腺肿块演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患男性,28岁,于2004年4月起无明显诱困出现左前上胸部持续隐隐隐痛.伴局部皮肤瘙痒、色泽变深,无咳嗽、咳痰、咯血及发热,5月11日胸片示:主动脉弓左缘小片密度增高影,曾在多家医院抗炎治疗无效。8月19日因胸痛加剧、活动后心慌、再次摄胸片示:阴影明显增大,于当日因左纵隔旁肿块性质待查入院。患既往身体健康,无基础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19.
患男,44岁,工人。自幼发现右侧颈部血管稍隆起,1986年因隆起明显,在外院血管造影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近4年发现甲状腺肿大,伴发作性心悸,偶有易饥、多食、多汗。胸片提示:肺动脉高压,右膈上抬,心脏扩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间断短期服用“他巴唑”后,症状缓解,复查甲状腺免疫功能全套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停药。2001年因车祸引起右侧销骨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旋切系统对62例乳腺肿块患者行肿块切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2例共72个病灶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理报告良性病灶75个,恶性病灶2个。术后出现局部皮肤青紫7例,乳房内血肿2例,均保守治疗治愈;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给予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全部病例未发生感染及血气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切除乳腺肿块具有操作简单、美容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