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500 kV斗山变电站技术改造工程面广量大、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多,运行设备与改造设备难以清晰分隔,运行作业与工程施工作业高度重合和交叉,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很大.简述了斗山站改造工程中实施危险点预控活动的实践,以及对过程、内容和形式进行指导,控制所应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实践表明通过强化过程控制改造达到了500 kV斗山变电站技术改造工程零违章、零事故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2.
夏庆辉 《中国电力》2004,37(10):27-30
为紧急处理500kV变电站一次设备缺陷、在500kV变电站进行扩建或增容改造施工时尽可能地少停电或不停电,保证主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湖北省超高压输变电局根据带电作业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技术要求,针对500kV变电站的现场实际情况,借鉴500kV线路带电作业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反复、严格地没计、计算、论证与机械、电气试验,研发500kV变电站带电作业的工艺和工具,对每个作业项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纳入企业标准予以实行。通过10来年在500kV变电站的二百多次实际带电作业,目前已成熟为500kV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一种常规的、必不可少的检修手段,解决了多年困扰着500kV变电检修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梁勇超  罗志平  甘德元  谢昊 《湖南电力》2011,31(Z1):157-160
随着湖南电网的发展,湖南电网500 kV变电站目前已达17座,"十二五"末500 kV变电站将达到29座.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管理的要求,2007年,湖南省电力公司作出了对湖南500 kV电网运行管理模式变革的决定,确定湖南主电网500 kV变电站实施"集中监控+少人值守"运行模式.500 kV集控...  相似文献   

4.
以500 kV汾湖变1号主变例行检修为例,从主变检修周期、作业风险和停电前、停电期间、复电后各阶段详细介绍500 kV变电站主变例行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以期为作业安全、质量、进度的管控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500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 《广东电力》2006,19(3):42-45
根据500 kV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强度现场测试情况,对500 kV变电站工作场所和设备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强度进行研究,得出电场和磁场强度的分布规律及特点。从保障作业人员和公众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经济运行的角度,提出电磁场防护的措施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500 kV变电站场地感应电非常强烈,给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威胁。利用电容器,对500 kV开关机械特性试验时的感应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容器能使感应电压降低至安全范围,同时不影响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超高压变电站集中检修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主要对变电站集中检修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以500 kV众兴变集中检修作业为例,从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终结验收3个阶段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子坤 《华中电力》2007,20(2):67-68
500kV茂名站是粤西地区目前最大的枢纽变电站,它连结着"两广"主电网,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更是湛江和茂名地区机组出力送入省主网的大动脉,电网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500 kV茂名变电站装设安全稳定控制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在茂名变电站装设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50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监测信号的范围、类型进行了界定,对实现50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监测信号的采集原则、数据源、接入方式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为规范化地实施500 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500kV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重庆地区500 kV变电站内的工频电磁场分布及特点。针对重庆地区日益增多的500 kV高压变电站,研究了该类型变电站内工频电磁环境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对重庆地区500 kV高压变电站内各区域和设备周围的工频电、磁场进行了细致测量并归纳总结了测量结果,对电磁场较强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分析。根据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分布情况,从职业安全角度出发,提出了500 kV高压变电站内的安全生产应注意事项。在500 kV高压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新变电站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新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电力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人身安全、公共安全、电力设备安全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力安全问题,结合电力供应紧张形势,厂网分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格局,论述了电力安全客观存在的风险,指出应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整个电力系统出发,研究电力系统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底层设备级现场总线执行器传感器接口AS-i的安全工作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组态软件Asimon的编程方法,分析了其满足和实现欧洲机器安全控制标准EN954-1的措施。基于AS-i安全工作技术完成了一个在电力行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实际工程应用项目的设计,详细解释了系统硬件组成和组态程序设计。实验室调试的结果表明:使用安全型的紧急停车按钮或单传感器输入触点的安全型从站可实现EN954-1中2类以下的安全等级要求;使用双传感器输入触点的安全型从站,则系统保护可以达到EN954-1标准中4类安全等级的要求。AS-i独特的安全工作技术在整个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保护中实现了较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系统安全性,分析了变压器、配电装置、电缆、继电保护装置、直流系统等电气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安全检查表法排查出电气系统存在6处安全隐患。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了触电事故形成因素,并提出阻止故障发生的有效路径。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对电气系统作业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提出防止触电、保证供配电安全、防止电气误操作等三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采取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周永杰  崔南方 《中国电力》2007,40(5):97-100
研究了电力行业体制改革下,发电企业将其维护业务外包出去以后,如何做好维护外包的安全管理。根据行业"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的特点,发电企业在作出维护外包决策后,从事前承包商的选择、合同条款签订,到外包过程中监督体系、责任体制、安全培训、工作票与操作票的管理,及事后专业人员培训、维护外包的动态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安全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并从EAM系统集成的角度对维护外包的安全管理进行改进,对做好维护外包方式下的安全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中没有定量细致的指标,而且存在大量的“0”数据,这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的定量管理、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笔者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引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构建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事故分析模型,挖掘了0数据背后各类事故之间的影响规律,以利于防止和控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事故的发生.实例验证,该模型用在供电分公司经营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能够防止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责任分析"针对如何增强安全保证体系履职把关能力这一课题,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新方法、新举措,其目的是不断发现履职问题,解决履职问题,提高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安全责任体系,从深层次上整改安全隐患,有效发挥安全保证作用,增强事故防范能力。"责任分析"作为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常态化管理的新办法,推行过程中必然要对实施办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就如何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让"责任分析"快速、有效发挥作用进行论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身、设备、电网和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着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各电力企业相继开展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但主要针对单一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无法评价电力企业面临的综合安全风险。为此,提出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为聚焦点,采用模糊结果集方法构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控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出电力企业在人身、电网、设备、信息等各方面安全风险综合控制能力,清晰指出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点。控制能力评价模型可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防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03年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定量分析和比较各项安全性指标,表明该公司在组建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为顺利完成组建年的各项部署奠定了基础.机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水平逐步提高,介绍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思路.重点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和保证体系,规范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实现“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安全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测试效率低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引入了“非侵入式”的概念。基于IEC 61850第二版标准和自动测试技术,研制了非侵入式自动测试系统。首先分析了二次回路测试原理及目的,其次阐述了“非侵入式”系统的关键技术点。最后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提出引入了“非侵入式”概念后的安全实施方案和测试流程。通过“非侵入式”自动测试系统对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进行测试,实现了工程现场不改变站内装置配置和物理链路,即完成二次回路的测试工作,显著提高了工程测试工作的效率及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组织实施"智慧电站"建设,利用物联网、视频监控、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电站管理由人工决策转变为机器智能决策,是打破安全管理瓶颈,实现科技兴安的重要方式.探索通过对人员定位、电子围栏、孔洞识别、违章抓拍、照度检测、外包单位安全管理及手机APP等系统开发,实现检修现场安全管控从人工管控到智能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