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正交采样的风廓线雷达数字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UHF波段风廓线雷达接收机特点,提出并介绍一种高效、高性能的正交采样的数字接收机,通过对正交采样接收机理论分析,介绍了正交采样、IQ分离、半带滤波、CIC滤波等实现方法。最后通过simulink对设计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正交采样技术的数字接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数字下变频器(Digital Down Converter,DDC)是雷达数字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数字化的雷达中频信号进行下变频至基带。DDC主要完成星载微波散射计的正交解调,滤波和降采样算法。出于星载应用对可靠性和芯片资源的要求,选择Actel基于FLASH技术的FPGA芯片,并采用基于流水线技术和简化的正交解调及分布式滤波的算法来实现DDC模块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带通采样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带通欠采样数字正交解调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理,并介绍了一种数字中频接收机的工程实现办法。该数字接收机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较高的I,Q输出精度,采用带通欠采样进行中频采样,数字滤波法进行数字正交相干解调。介绍了传统模拟中频接收机的不足和数字中频接收机的优点,根据本课题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包括中频放大电路和数字控制VGA、数字中频A/D采样和数字相干解调。结果表明,两路信号幅度的误差〈0.4%,相位的正交误差〈0.4%,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技术指标明显优于传统的模拟接收机。  相似文献   

4.
基于4倍频采样的数字正交FID信号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4倍Lamor频率采样的数字正交锁相放大技术提取包络信号,该技术是根据开关型正交矢量锁定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三角函数的特征,通过4倍Lamor频率采样和数字叠加的方法,实现了信号正交与低通滤波功能.该数字正交方法较模拟正交法的优点是能够提高信号的信噪比,且电路设计简单.利用该法所设计的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采集系统在探寻地下水源中已得到验证与应用,在叠加次数仅为NUMIS系统1/2时,其信噪比至少提高0.5倍.该方法提高了仪器的工作效率和对信号参数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角度阐述了波束形成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波束形成的理论优势和方法局限,并对传统的基于空域波形采样的波束形成技术进行了再思考。其次,分析了稀疏阵列的布阵特点对波束形成技术的挑战,给出了空域、时域、频域分布式相参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及其理论性能的分析与比较结果,并利用实例分析了空、时、频协同采样克服低维欠采样模糊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非理想因素对稀疏阵列波束形成与控制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多相结构的高效数字下变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带通采样结构的数字下变频技术是软件无线电收发机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多相结构的带通采样数字下变频设计。首先,采用带通采样,使得ADC更靠近天线,数字化更为充分;其次,通过对采样频率和中频的选取,使得正交混频无需使用查找表,避免了截位处理,改善了混频后的无杂散动态范围;最后,根据并行混频的结构,选择多相抽取滤波器结构进行处理,在确保达到系统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硬件资源利用率。该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充分的数字化特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可穿戴装备实时监测心电信号中的大数据量、高功耗问题,提出了一种随机解调结构压缩采样心电信号方法.从压缩率和重构精度角度,分析了随机解调结构的采样相位、滤波器模块参数、单次采样时间及稀疏度阈值对心电信号重构的影响,完成了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MP)、广义正交匹配追踪(GOMP)、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SAMP)、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OMP)、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OMP)、压缩采样匹配追踪(CoSaMP)、子空间追踪(SP)等不同重构算法的最优结果分析,实现了心电信号的亚奈奎斯特频率采样.基于MIT-BIH数据库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随机解调结构压缩采样方法,可以以亚奈奎斯特频率采样心电信号,通过重构算法达到奈奎斯特频率采样的效果,在可穿戴健康监护装备领域具有显著的低功耗低数据量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滑动调频Z变换(CZT)实现脉冲内波束扫描的新方案。它利用了对阵元信号的顺序采样与正交采样,从而使CZT处理器前的多路预处理从前放后即可化为单路处理。在此基础上,对阵元的幅度加权及近场聚焦所需的时延补偿均在处理器前一并进行,使系统十分紧凑,巳用CCD横向滤波器及常规器件实现了该系统。亦在水池进行了试验,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样是网络异常检测中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而网络流的持续时间、数据包的大小、异常流量出现的频率等都在不断变化,给准确的采样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为此,提出了特征感知的自适应采样技术,在流量特征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调整采样率,并将它和随机采样技术、选择采样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了这些采样技术在网络行为分析系统中保留网络特征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留网络特征和异常检测质量评估中,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MIMO-TDCS系统频谱感知中因数据量大而较难实现的难题,提出一种利用压缩感知的MIMO-TDCS频谱感知方法.在电磁环境一致的情况下,收发两端分别用远低于乃奎斯特的采样速率对电磁环境信号进行采样,然后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信号进行重构,并通过二元门限进行状态判决.实验结果证明,运用压缩感知技术能大大减少电磁环境宽带信号的快速采样和处理难度,在选取合理测量值的情况下能够准确恢复信号,进而能有效地检测和剔除干扰,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冗余指出于系统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人为地对一些关键部件或功能进行重复的配置。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比如某一设备发生损坏,冗余配置的部件可以作为备援,及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冗余尤用于应急处理。在现有工业自动化模拟信号采集技术领域,通常是现场传感器、调理电路、ADC采集后输入到MCU进行处理,正常使用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旦产品本身出现影响现场使用的故障,将直接导致现场运行停止,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行。本论文基于系统设计原理,增加冗余采集功能,产品正常工作期间,根据用户需要正常输入现场模拟信号采集值,若其中一个模块出现故障不能正常采集,则冗余模块可以继续采集现场信号供系统采纳使用,确保现场设备运行正常,不影响生产运行。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故障产品的方式,恢复现场冗余产品采集功能,确保现场一直处于冗余采集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虚拟现实三维开发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方便快捷的虚拟现实开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各类大中专院校以及有虚拟现实需要的部门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技术平台,进而会更进一步促进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探讨分析了虚拟现实三维开发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所能提供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因为物联网的巨大的应用发展前景,它逐渐的受到各个国家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以及特征,描述了物联网体系的主要构成以及发展趋势,详细的描述了物联网的关键性的技术和支撑技术的联用.  相似文献   

16.
供电关口电能量采集与计费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供电关口电能量采集与计费自动化管理系统为对象,详细论述了研发系统利用的技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OLE技术,预测技术,数据库技术和Web技术.本系统是完成电费核算,负荷预测,电量统计分析的电力管理系统,着重研究了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用电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算法及付之实现使用,实现了各种电量数据的Web查询浏览并完成线损电量、网损电量等的统计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17.
VPN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通常,VPN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能提供访问控制、数据加密、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等功能,具有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扩展容易等优点.其安全机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隧道技术、安全技术、QoS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数控加工的全过程,为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可靠性及预测切削加工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介绍了数控加工仿真的关键技术——几何仿真技术、物理仿真技术和图像可视化技术,并分别对此3个数控加工仿真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述,最后提出了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设计了基于DSP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型存储技术和小波分析等技术的贮运发射箱监测系统,该系统既可实时记录发射箱在转运、发射过程中所承受的应力、压力、振动等参数,又能对发射箱内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文章提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并对微型化数据采集、存储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仿效绿色科技为环保科技的总称,提出了一种结合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新一代科技应用术语─橘色科技,橘色科技主要可分为三种技术应用层面,分别为健康科技、幸福科技以及关怀科技。藉此橘色科技产业,除了能关注与人类健康相关的科技应用技术外,也着重于幸福科技及人文关怀科技,进而将此三种相关技术相互结合,利用现今科学技术应用于远距医疗照顾、健康安全照顾、家庭照顾与行动照顾、多媒体视讯互动等相关服务项目。藉由推动橘色科技产业技术,可让更多的人了解橘色科技的内涵并参与投入,使得更多的人受惠,也让科技能真正带给人类健康、幸福及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