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行业需要出发,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在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操作水平上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与计算机行业最新发展要求仍然存在差距,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进行现状分析,针对改革要求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计算机三维动画课程及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三维动画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分析、内容组织、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对计算机三维动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具体实施办法,并对其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分析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从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赵涛 《福建电脑》2011,27(1):174-175
针对国内一般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出一种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文章从分析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出发,从课程设置问题、教学实践结合问题以及毕业设计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龙腾芳 《福建电脑》2012,28(2):191-192
地方性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的设置要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为主要目标。使学生毕业之后便可以适应本地区计算机软件应用行业的工作岗位。本文根据韶关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院校的经验,探讨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邓飞 《计算机教育》2004,(6):72-72,71
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相对滞后的现象,培养的学生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难以尽快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何认识并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加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过程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两个理论——课程设置研究的依据“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课程论”是课程设置研究的两个依据。素质教育理论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应用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文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图形学"这一研究方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的思路,并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计算机图形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教育的发展历史,论述今日加强数学教育对于培养计算机科学家及发展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由此进一步探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新课程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文章以山西省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提出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方案,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以"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为目标,以课程群设置为基础,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应用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该文提出在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计算机文化素质的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自学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切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