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胃癌是一种常见病,对劳动人民危害极大,探索早期诊断实属必要,为响应周总理69年代表党中央发出对肿瘤"应研究根治办法"的战斗号召,对一些恶性肿瘤在免疫学方面进行了探索,其中从胃癌组织抗原中,发现有一组属α2区带的球蛋白,(简称α2GA)。  相似文献   

2.
《肿瘤防治研究》1975,3(3):38-42
 为了建立适用于临床诊断和普查胃癌的简便、经济的诊断方法,对胃癌的α2GP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应用α2GP抗血清对胃癌病人及其他病人做进一步的检测,结果表明,α2GP对胃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通过对胚胎组织及孕妇血清的检查,证实α2GP也是一种胚胎抗原。对8例胃癌标本及胚胎胃组织做了α2GP萤光抗体检查,看到在分化型腺癌的癌细胞顶端胞浆显较强的萤光,在低分化腺癌的未分化型癌细胞不显萤光,但胞浆内含粘液性分泌物而呈印戒样的癌细胞胞浆则呈较强的萤光。因而,α2GP可能是一种分泌抗原。免疫电泳表明,大多数胃癌病人血清的特异性成分位于α2区带,但也有少数在β区带,其他恶性肿瘤和其他病人多为β区带。从对17个胃癌病例手术前、后血清中α2GP的动态观察看到,术后不久多数病人血清中α2GP或减少或消失。而少数病例一直保持阳性,后者证实均系姑息性手术,或已有远隔转移,或以后又有复发。术后α2GP转阴性的,虽不一定都是根治,但至少在此期间,其体内的癌组织已基本清除,即或有残留,而生成的α2GP量可能很少,已不易检出。因此,α2GP的检测对判断胃癌病人的病情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一、肿瘤分级Ⅰ期子宫内膜腺癌通常按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分为三级。Ⅰ级(G1)一高分化癌:Ⅱ级(G2)一中分化腺癌:部分区域呈实性癌:Ⅲ级(G3)一实性癌为主,或全部为未分化癌。肿瘤分级对预后的重要意义,在于肿瘤分级愈高,淋巴结转移与宫体浸润的机会愈大,预后愈差。Disaia报告淋巴结转移与深肌层浸润G1分别是2%与4%。  相似文献   

4.
《肿瘤防治研究》1975,3(2):21-26
 近年来,由于免疫化学的进展,发现某些肿瘤特异性抗原与胚胎性物质具有同一性,如结肠癌胚原性抗原,肝细胞癌中的甲胎蛋白等。其中血清甲种胎儿蛋白的免疫学测定,已成为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一种有效方法。我院肿瘤研究室于1971年开始,用琼脂双扩散法对肝癌患者作了甲胎蛋白的测定,其阳性率为80%,尚有20%的假阴性。据国内外文献、报导通常亦有假阴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1993年5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4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手术标本组织蜡块,另取10例单纯性阑尾炎作为对照。应用PV6000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p53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水平。结果 p53蛋白在阑尾黏液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31.0 %(13/42)] 高于阑尾炎组[0(0/10)](χ2=4.127,P=0.042),在阑尾黏液腺癌组表达阳性率[40.0 %(12/30)]高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组[ 8.3 %(1/12)](χ2=4.0218,P=0.044)。形成腹膜假黏液瘤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45.5 %(10/22)]高于无腹膜假黏液瘤组[ 15.0 %(3/20)](χ2=4.5464,P=0.033)。Ki-67抗原在阑尾黏液性肿瘤中标记阳性率[45.2 %(19/42)]高于阑尾炎组[10.0 %(1/10)](χ2=4.2374,P=0.039),而Ki-67抗原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是否形成腹膜假黏液瘤以及肿瘤病理类型等因素均无关(χ2值分别为0.0961、1.5910、1.6155、2.7776,均P>0.05)。阑尾黏液性肿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组Ki-67标记阳性率高于p53蛋白阴性组(χ2=7.6299,P=0.0057)。结论 p53基因的突变与阑尾黏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Ki-67抗原表达可以反映出阑尾黏液性肿瘤增殖活性,但单独检测Ki-67不能作为鉴别肿瘤良性及判定恶性程度的指标。p53基因突变与Ki-67抗原表达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p53蛋白、Ki-67抗原对于评估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95例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血栓烷B8(TXB2)、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VWF、抗凝血酶-Ⅲ:C(AT-Ⅲ:C)等、对肿瘤易致血栓形成并发症病理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认为TXB2等水平变化与肿瘤血栓前状态有关,化疗亦能诱发或加重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 对多发性骨髓瘤 (MM) 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及其对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法检测AS2O3作用前后MM细胞株U266和CZ-1细胞内 SOC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S2O3处理前后细胞内P-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S2O3作用前后M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MM细胞株内SOCS-1基因存在程度不同的甲基化状态,与对照组相比,AS2O3作用后MM细胞内SOCS-1基因甲基化程度明显减弱或消失,P-STAT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弱,同时细胞生长受抑,凋亡比率升高。AS2O3浓度分别为0、0.5、1.0、2.0 μmol/L时,U266细胞株的总凋亡率分别为0.06%、0.56%、48.96%、61.07%(χ2=9.19,P<0.05);而CZ-1细胞株的总凋亡率分别为4.20%、40.30%、47.72%、68.49%(χ2=8.96,P<0.05)。结论 AS2O3可能通过诱导MM细胞内SOCS-1基因去甲基化作用,进一步抑制细胞增殖信号Janus激酶(JAK)-STAT通路的活化,从而诱导MM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作者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PCNA/Cyclin)的单克隆抗体PC10,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7例卵巢浆液性囊腺肿瘤作了研究。结果发现,良性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浆液性囊腺癌三者之间阳性细胞检出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此方法是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卵巢浆液性囊腺肿瘤切片上检测细胞增殖分数的一个有效手段,且对于卵巢浆液性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可能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实验里,已经发现胚胎性抗原与化学致癌物或病毒诱发的肿瘤有密切的关系,在人体中亦已经确定两种胚胎性抗原与人类肿瘤有一定的关系,这二种抗原就是:与肝癌密切有关的甲胎蛋白 AFP与消化道肿瘤有关的癌胚性抗原 CEA。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胚胎性抗原,根据抗原具有β-2“泳动”特性,把它称为乙胎蛋白(BOFA)。这种抗原在抗原性或免疫性方面均与 AFP 和 CEA 有明显的差别。而且这种抗原对人的结肠癌,肺癌,肝癌,肾  相似文献   

10.
肿瘤相关抗原 (TAA)是指并非某一种肿瘤所特有 ,在其他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上也存在的抗原分子[1] 。用于临床诊断的肿瘤相关抗原包括 :胚胎性蛋白、糖蛋白抗原、鳞状细胞抗原、细胞角蛋白、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而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实验方法包括 :放射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微粒子捕捉酶免疫荧光技术、荧光偏振、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以及胶体金层析、聚合酶链反应 (PCR)等。实验室可根据不同肿瘤相关抗原来选择不同实验方法。1 胚胎性蛋白胚胎性蛋白又称返祖蛋白 ,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患者尿液RBP和β2-M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反映肾小管损伤的较新指标。β2-微球蛋白是证实肾脏损伤的经典指标。为了解肿瘤患者尿中RBP和β2-MG与恶性肿瘤患者肾损害的关系,分别采用ELISA和RIA技术检测208例恶性肿瘤患者尿RBP和β2-MG。结果其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BP和β2-M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25%和6202%(P<0.05)。研究还表明手术明显降低了患者β2-MG和RBP检测阳性率(P<0.05)。而化疗则对患者肾功改善无太大帮助(P<0.05)。这可能与损伤肾脏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关。RBP检测较少受肾外因素影响、在尿液中较β2-MG更稳定,检测方法更简便。RBP可优先作为肿瘤患者肾损害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1965年由Gold 和Freedmen 首先从结肠腺癌和胚结肠粘膜的组织浸出物中分离出来。由于不存在正常人肠粘膜中,故命名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简称(CEA)。  相似文献   

13.
KDR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肿瘤(OSC)与正常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38例OSC、14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11例卵巢良性浆液性瘤以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DR蛋白进行检测。结果: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9.5%)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组织(64.3%)(P〈0.05)。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相对含量(141.10&#177;87.31)明显高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65.60&#177;11.61)组织(P〈0.005)。KDR蛋白在OSC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和相对含量均高于卵巢良性浆液性瘤(18.2%,42.62&#177;12.66)及正常卵巢(10.0%,37.72&#177;12.96)组织(P〈0.05)。手术病理分期Ⅲ期+Ⅳ期OSC组织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96.2%)和相对含量(181.96&#177;96.37)高于Ⅰ期+Ⅱ期(75.0%,112.37&#177;59.28)OSC组织(P〈0.05)。组织学Ⅲ级OSC组织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95.5%)和相对含量(171.76&#177;91.66)高于Ⅰ级(4/6,87.96&#177;35.59),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96.2%)和相对含量(219.25&#177;92.4)与无淋巴结转移的OSC组织(75.0%,108.43&#177;30.45)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的OSC组织中KDR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3.3%)及相对含量(139.94&#177;83.94)与无腹水的OSC组织(85.7%,167.07&#177;93.66)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KDR蛋白的过高表达密切相关。KDR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癌生物学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47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中MMP-2 mRNA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MMP-2 mRNA和MMP-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分别为70.2%(33/47)和63.8%(30/47),均高于癌旁组织12.7%(6/47)和正常组织10%(2/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MP-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mRNA和MMP2蛋白在肝癌中表达的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在TNM分期Ⅲ~Ⅳ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组(P<0.05),血管内有肿瘤栓组MMP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瘤栓组(P<0.05),有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 MMP-2的表达与HCC的TNM分期、血管内有无瘤栓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HCC侵袭性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取含胃癌单抗MG9的小鼠腹水,经DEAE—52离子交换层折后,获得纯化的MG9(IgG1)56.8mg,与溴化氢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备免疫吸附剂,用亲和层析的方法从胃癌组织中纯化出MG9相应抗原,经外源性凝集素识别,高碘酸氧化,电泳考马斯蓝染色,乙酰苏丹黑10B染色,免疫印渍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等实验证实MG9相应抗原是一种新的胃癌相关糖蛋白,分子量110~120kd.血清ELISA法检测结果提示对胃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STAT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STAT3是近期研究较多的一类癌基因,在多种实体瘤如乳腺癌、头颈部癌、胃癌等中均有异常表达和活性增强。本实验研究乳腺肿瘤组织中癌基因STAT3mRNA丰度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探讨其与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胚表达抗原(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32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STAT3 mRNA的丰度表达,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和12例癌旁乳腺组织标本中p-STAT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和12例癌旁乳腺组织标本中,pSTAT3在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2/12)和60%(27/45),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48.1%(13/27)和77.8%(14/18),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孕激素阴性和孕激素阳性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37.5%(6/16)和72.3%(21/29),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32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STAT3 mRNA的相对丰度在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中的分别为:6×10^-3±3×10^-3和34×10^-3±17×10^-3,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26×10^-3±13×10^-3和39×10^-3±18×10^-3,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孕激素阴性和孕激素阳性乳腺癌组织中分别为28×10^-3±10×10^-3和39×10^-3±19×10^-3,两者相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pSTAT3蛋白阳性率和mRNA的丰度均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ER、CerbB-2阳性与阴性组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STAT3基因表达增强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以及孕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自1974年前后Field和Dickinson等报导肿瘤共同抗原以来,开展了基础和临床诊断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已用此共同抗原(碱性蛋白)刺激肿瘤病人淋巴细胞,后者释放出一种因子导致巨噬细胞(或其它细胞)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减慢,用此方法来鉴别人体肿瘤,取得一定进展。最近Cercek用此肿瘤碱性蛋白和PHA刺激人体淋巴细胞,在萤光偏振法的测定系统中检查细胞浆基质的结构,来鉴别肿瘤病人,证实此碱性蛋白对早期诊断肿瘤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克服肿瘤标记物在肺癌诊断中单独应用时敏感性、特异性不高或早期敏感性差的缺点,本文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测的方法,对50例原发型肺癌患者、50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及50例肺癌术后无临床肿瘤征象者同时进行了血清癌胚抗原(CEA)唾液酸(SA),枷链抗原C50 (Ca50)及核糖核酸酶(RNase)测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Lewis肺癌(LLC)自发肺转移模型及B16黑色素瘤(B16M)实验性肺转移模型,研究了低剂量X线(75mGy,12.5mGy/min×6min)全身照射小鼠对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实验发现:受照组荷瘤鼠LLC生长及自发肺转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LC、B16M实验性肺转移也明显降低;预用X线照射对其肿瘤生长和转移也有预防作用。提示小剂量X线可能通过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来防治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 erbB 2、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抑癌基因p5 3在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抗生蛋白链菌素标记法 (LSAB)和图象分析系统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组织中 (其中 61例良性肿瘤、19例交界性肿瘤、4 4例恶性肿瘤 )C erbB 2、PCNA及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1)C erbB 2、PCNA、p5 3三指标在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呈梯度升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其中PCNA与p5 3在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及黏液囊腺癌组织 (P <0 0 5 )。 2 )C erbB 2、PCNA和p5 3在囊腺瘤组织中的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值 (染色强度 )均显著低于交界性瘤和恶性肿瘤 ,且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3)p5 3蛋白表达与囊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 (P <0 0 5 )。 4 )p5 3+PNCA和C erbB 2 +PCNA +p5 3联合表达率在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 erbB 2、PCNA和p5 3蛋白的高表达与囊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恶性化的分子标志。PCNA和p5 3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可成为卵巢上皮性囊腺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 ,并为其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