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年龄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初产年龄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最佳生育年龄。方法 对高龄初产妇(A组)及30~34岁(B组)、25~29岁(C组)的初产妇各121例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初产妇剖官产率为 57.02%,明显高于其余两组;难产因素在剖宫产适应症中所占比例,以B组最高,而年龄偏大是高龄组剖宫产的主要原因;阴道分娩病例中,B组产程最长;新生儿预后以C组最好。结论 应加强对30~34岁年龄段产妇的管理,尤其是分娩期的处理;25~29岁为最佳生育年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自然分娩的1 787例汉族初产妇进行临床综合分析。了解不同年龄组产妇在分娩孕周、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的差异。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查阅2007年1月~2013年10月自然分娩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情况。结果:1 787例汉族初产妇中分娩年龄以25岁~组为多数,其次为20岁~组,30~40岁组初产妇仅为少数。25岁~组产妇分娩孕周大于30~40岁组产妇(P<0.05)。20岁~组和30~40岁组产妇总产程均长于25岁~组产妇(P<0.05)。年龄25岁~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20岁~组和30~40岁组产妇(P<0.05)。25岁~组产妇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0岁~组产妇和30~40岁组产妇(P<0.05)。结论:汉族初产妇中分娩年龄以25岁~组为多数,25岁~组分娩孕周最大,分娩总产程时间最短,产后出血量最少,新生儿出生体重最大。  相似文献   

3.
产褥期妇女休养观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目前产褥期妇女的休养观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使产褥期妇女能科学休养,我们对住院产妇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总结如下: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2000年4~5月来我院住院的产妇100例。年龄:20~25岁13人,26~30岁65人,30岁以上22人;学历:大专以上71人,高中以下29人;职业:干部28人,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锌水平对新生儿血清锌和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中心卫生院82例临产产妇进行回顾性健康问卷调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锌的含量;卧式身长计、头围尺分别测量新生儿身长和头围;电子秤称量新生儿体重。[结果]产妇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688μg/ml,新生儿脐带血血清锌平均水平为0.930μg/ml,新生儿血清锌水平明显高于产妇(P﹤0.05);新生儿平均身长为49.46cm,平均体重为3.19kg,平均头围为33.87cm;产妇血清锌水平在推荐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时新生儿出生身长及头围均高于血清锌水平低于该推荐值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胎儿脐带血锌水平无相关性(P﹥0.05);产妇血清锌水平与新生儿的身长和头围正相关(P﹤0.05);孕期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平均身长、头围及体重分别高于未服用保健品产妇所生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血清锌水平可影响新生儿出生结局;孕期保持均衡全面的营养是保证新生儿良好出生结局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就乳房形态与乳量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随机观测了郑州地区241例产妇双侧(482侧)乳房的形态; 二、方法观察对象除13例为经产妇,其余均系初产妇。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16岁。20岁以下1人,20~24岁96人;25~29岁123人;30~34岁13人,35岁以上8人。询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省目前育龄妇女及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和婴儿胎传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我们于1987年3月~1988年6月进行了本项研究。 1 对象和方法在大连市第一、二院、金县医院和沈阳245医院选择18~35岁正常分娩的初产妇及其所生婴儿。产妇于产前或产后24h内采静脉血2ml,婴儿出生后立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乙肝疫苗(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以及完成HepB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HBV)突破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南昌市2个县(区)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在联合免疫和HepB全程免疫完成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分析儿童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HBsAg阳性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8名婴儿,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为2.52%(7/278),HBsAb阳性率为96.8%(269/278)。产妇HBsAg阳性时间在2年以上是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而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母亲和婴儿HBIG的使用情况和婴儿性别等与HBV阻断失败率无相关性。结论HepB和HBIG联合免疫对HBsAg和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具有较好的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建议加强育龄妇女HBsAg和HBeAg筛查。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对本院120例初产妇实行笑气镇痛分娩和陪伴分娩相结合的方法,效果满意。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120例,观察组实施笑气镇痛和陪伴分娩措施。两组产妇年龄分别在25~31岁,孕37~42周,新生儿体重2900~4300 g;对照组年龄25~30岁,孕35~42周,新生儿体重2200~4200 g。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筛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新生儿乙肝阻断效果.方法 助产机构产前对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通过专用信息系统收集筛查和检测数据.对HBsAg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及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于8~12月龄时随访、检测乙肝两对半并收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孕产妇HBsAg检测率为99.16%,其中流动孕产妇的筛查率低于常住孕产妇,<20岁孕产妇检测率较低(98.35%).深圳市2015年孕产妇HBsAg携带率为9.16%;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HBIG接种率分别为98.52%和99.45%,随访到5 765名HBsAg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中,HBsAg阳性率为0.82%.结论 深圳市作为全国流动人口最多城市,孕产妇HBsAg筛查与新生儿乙肝相关免疫等母婴阻断项目措施在常住与流动孕产妇中均得到较好实施,已取得较好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方  王珊  王晨  李书明  张国辉  黄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51-4754
目的:了解新生儿及其母亲麻疹抗体水平,探讨新生儿与母体抗体水平关系以及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可能因素,为控制小月龄儿童麻疹发病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采集孕妇产前静脉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共156对,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母亲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546.48 mIU/ml,新生儿为746.64 mIU/ml,是母亲的1.37倍;母亲麻疹抗体对数浓度与新生儿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3(P=0.000);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与母亲年龄、户籍和出生地等因素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30岁及以上组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30岁以下组(t=-2.078,P=0.039),外省户籍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北京市户籍组(t=-2.073,P=0.040),两两比较发现农村地区出生母亲的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浓度高于城市组(LSD法:P=0.005);胎传抗体能力与胎龄、母亲年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胎龄38~40周的新生儿其胎传抗体能力高于胎龄小于38周的新生儿(LSD法:P=0.014),母亲年龄在30岁以下组的新生儿胎传抗体能力高于30岁及以上组(t=2.636,P=0.009)。结论:母亲麻疹抗体水平和胎传抗体能力是影响新生儿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育龄妇女加强免疫麻疹成分疫苗是现阶段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的重要手段,早产儿和生育年龄过大母亲所生新生儿受到麻疹威胁时应考虑提前到6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1.
文章资料来源于安庆市1999—2002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季报表及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共监测产妇16029人,围产儿16134例,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108例。分析发现:安庆市出生缺陷发生率66.94/万,低于全国1998年95.60/万的平均水平,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是围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30岁以上组孕妇所生子女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25~29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并提出加强宣传教育,重视优生咨询,加强孕期监测.提高监测质量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洪瑞  冉庆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28-4129
目的 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加入医疗干预措施后对新生儿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 取某院产科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间接产的孕妇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分娩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用产时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所生婴儿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所生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所生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所生新生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产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同时减少娩出胎儿的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产科接产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感染检测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First dose of hepatitis B vaccine,HepB1)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8年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产科每月上报的产妇HBV感染检测和新生儿HepB1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2004~2008年住院分娩产妇HBV感染检测率逐年升高,2008年达到85.22%;产妇HBsAg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为3.32%.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平均为96.76%,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占48.15%)以及患病(占35.01%).[结论]山东省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提高产妇HBV感染检测率,科学制订不同HBV感染状态产妇所生新生儿免疫方案对提高HBV母婴阻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西安市HBsAg阳性孕妇发生HBV宫内传播(BIT)现况及其影响因素,随访幼儿HBV传播转归和对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对341例HBsAg阳性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所生344例新生儿于产后24 h内以及1岁后静脉血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组分析新生儿发生BIT、宫内显性感染(DBI)和宫内隐匿性感染(OBI)情况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在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对该幼儿人群进行随访,获得高危幼儿HBV传播的转归和HBsAb阳性率。结果 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发生BIT、DBI和OBI率为46.51%(160/344)、8.14%(28/344)和38.37%(132/344),HBe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发生DBI和BIT的风险分别是HBeAg阴性产妇的2.60倍(95% CI:1.19~5.70)和2.21倍(95% CI:1.36~3.61);产妇外周血HBV DNA载量≥200、≥103和>106拷贝/ml者所生新生儿发生BIT的风险分别是<200、<103和≤106拷贝/ml者的1.99倍(95% CI:1.29~3.08)、1.73倍(95% CI:1.11~2.69)及2.33倍(95% CI:1.33~4.10);发生前置胎盘产妇所生新生儿发生DBI是无前置胎盘者的14.07倍(95% CI:1.23~160.76);孕期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者所生新生儿发生BIT是注射者的1.60倍(95% CI:1.02~2.53)。随访发现,14例DBI幼儿,9例发生HBsAg转阴(9/14);OBI率为24.17%(22/91);乙肝疫苗免疫总的应答率为69.23%(63/91)。OBI幼儿的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为59.09%(13/22)。结论 HBsAg阳性产妇所生幼儿随访中发现,OBI较高,乙肝疫苗应答率较低,是乙肝防控的空白区域,应加强育龄妇女及幼儿HBV监测、HBsAg阳性产妇控制乙肝干预是控制传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经超声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单胎新生儿和孕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及胎儿出生时的相关信息,在校正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产次和新生儿性别后,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治疗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对3 051对符合研究条件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分析,产妇年龄为18~44岁, 18~34岁占86.7%(2 644人),汉族占95.3%(2 909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5.1%(1 680人),孕前BMI 18.5~23.9占64.0%(1 954人)。校正孕妇年龄等混杂因素后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重过低(OR=1.44)、妊娠高血压(OR=2.86)、羊水过少(OR=2.39)、脐带异常(OR=1.49)、胎盘重量<500 g(OR=3.72)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匀称型小于胎龄儿(SGA)的可能性较高;贫血(OR=0.70)、微量元素缺乏(OR=0.62)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匀称型SGA的可能性较低;孕前体重过低(OR=2.59)、羊水过少(OR=3.30)、胎盘重量<500 g(OR=2.39)、早产(OR=2.81)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非匀称型SGA的可能性较高;贫血(OR=0.60)、生殖系统感染(OR=0.47)的产妇所生新生儿为非匀称型SGA的可能性较低。结论 影响胎儿生长受限营养干预效果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预后结局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4 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入院产妇及其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了解产妇及其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情况,研究母婴间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27例产妇及155例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产妇单胎、双胎及以上妊娠情况,新生儿性别,单胎、双胎及以上新生儿进行分组比较,同时对母婴间血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7例产妇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为(61.5±24.4)nmol/L,其中维生素D充足23例(18.1%),不足62例(48.8%),缺乏42例(33.1%);155例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为(63.1±21.1)nmol/L,其中维生素D充足43例(27.7%),不足66例(42.6%),缺乏46例(29.7%)。单胎新生儿较双胎及以上新生儿维生素D更为充足(32.7% vs. 18.5%, P=0.024),双胎及以上新生儿中维生素D缺乏者比例明显高于单胎新生儿(42.6% vs. 22.7%, P=0.024)。产妇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其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0.465, P=0.000)。结论本研究中产妇及新生儿维生素D处于不足水平,对妊娠期妇女开展25羟维生素D监测并相应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子代出现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子痫前期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分别比较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母亲所生新生儿与正常产妇所生新生儿不同胎龄的6种常见疾病发生情况。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早产发生率高。31~33+6周小于胎龄儿发病率高,34~36+6周小于胎龄儿、低蛋白血症和肺透明膜病发病率高,足月儿低蛋白血症和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率高,与正常产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不同胎龄段小于胎龄儿发生率高于正常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疾病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痫前期尤其重度子痫前期对新生儿影响大,正确处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所生新生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7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9个区(县)1、1~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岁健康人群共2003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喉抗体。结果白喉抗体阳性率为60.26%,平均浓度为0.62IU/m(l国际单位/毫升)。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25~29岁人群抗体水平最低。结论预测北京市近期不会出现白喉流行。推荐成人每10年进行一次白类或含白类成份疫苗的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15%.慢性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宫内感染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的重要原因[2].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有资料表明[3],HBsAg单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约40%在半岁内出现HBsAg阳性,而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HBsAg阳性率高达90%以上.由此可见,实行母婴HBV阻断,确保儿童健康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大、小三阳孕妇及其所生婴儿实行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以观察其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方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中的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97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所生婴幼儿进行分析,观察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免疫效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母婴阻断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97例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中HBsAg阳性婴幼儿38例,母婴阻断失败率为9.57%。分娩方式、母亲乙肝DNA病毒含量、母亲HBeAg阳性情况不同的婴幼儿免疫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母亲HBeAg阳性(OR=20.323)、阴道自然分娩(OR=4.425)、血清HBV高载量(OR=4.027)增加母婴阻断失败风险。结论 高危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具有显著的母婴阻断效果。母亲HBeAg表达模式、分娩方式及HBV载量为影响阻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