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31例,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和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照组31例,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内镜评分差值分别为(1.47±0.42)和(0.86±0.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例数28例(90.3%),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0例(64.5%),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美沙拉嗪,且有很好的安全性。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巴柳氮钠和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口服巴柳氮钠和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脓血便以及腹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对比类似。结论巴柳氮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相关症状,临床疗效稳定可靠,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董玲  雍海江  陈永贵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86-1087
目的探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1 g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味锡类散灌肠,1次/d,治疗30 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29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χ2=4.112,P〈0.05)。结论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口服和八味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单独使用美沙拉嗪好。  相似文献   

4.
张莉  顾清  代小松  张璐  陈和平 《西部医学》2018,30(7):1002-1004,1009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和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测定两组炎症因子白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内镜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29例(906%),对照组总有效22例(688%),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IL 10水平均明显升高,TNF- 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IL-10水平升高更明显,TNF- α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更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莉 《中外医疗》2013,32(5):123-124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该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美沙拉嗪,0.5g/次,4次/d,口服,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1.0g,3次/d,口服。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低,缩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变活动期时间,使临床缓解期延长,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锡类散与美沙拉嗪肠溶片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效果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锡类散与美沙拉嗪肠溶片保留灌肠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炎症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锡类散与美沙拉嗪肠溶片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更明显,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联合奥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双歧杆菌联合奥沙拉秦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效果满意.结论 口服双歧杆菌联合奥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中西药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急性期给予协定方中药水煎剂保留灌肠加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中药水煎剂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腹痛、大便次数、脓血便等主要症状,与美沙拉嗪组对比,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见效快,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其住院号尾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沙拉秦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 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观察组患者体温、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美沙拉秦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口服,甲硝唑、康复新液交替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药灌肠和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分为气药灌肠组20例和常规灌肠组22例。两组灌肠药物均为康复新液加中药水,其中气药灌肠组采用电脑灌肠仪加压灌肠,常规灌肠组采用煎药保留灌肠。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药灌肠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脓血便、黏液便及糜烂溃疡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灌肠组(P〈0.01)。结论:康复新液加中药水煎药气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提高疗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2.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溃疡性直肠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取复方黄柏液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15例,取康复新液5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灌肠不适感发生率为6.7%,对照组灌肠不适感发生率为4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与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但灌肠耐受性复方黄柏浚明显优于康复新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替溴安联合美沙拉秦缓释片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给奥替溴安40 mg,3次/d,美沙拉秦缓释片100 mg,3次/d,餐后服。对照组32例,给予美沙拉秦缓释片,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4周。治疗4周后复查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肠镜,并继续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为86.1%,半年复发率16.7%,无明显副作用。对照组显效率为34.3%,总有效率为71.9%,半年复发率34.4%;副反应主要表现白细胞轻度减少2例(6.3%),轻度胃肠道反应8例(25.0%)。结论奥替溴安联合美沙拉秦缓释片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少,半年复发率低,优于美沙拉秦缓释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葡聚糖硫酸钠( 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表皮生长因子( EGF)、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组和康复新液治疗组。观察大鼠的腹泻、便血等症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GF,HGF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ASP治疗组和康复新液治疗组大鼠的症状和结肠黏膜组织学损伤显著改善(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SASP治疗组相比,康复新液治疗组EGF,HGF表达增高(P<0.05)。结论康复新液可以改善DSS诱导的急性大鼠结肠炎腹泻、便血等症状,减轻结肠炎性损伤,康复新液促进EGF及HGF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沙拉嗪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8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贵芳  赵占强  麦家慧  李浩 《吉林医学》2010,31(16):2407-2408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予美沙拉嗪栓塞肛,1枚/次,1次/d;对照组28例,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1.0g,4次/d口服。疗程为8周。结果: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UC比口服SASP效果明显。实验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UC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吡啶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影响机制的研究。方法入院确诊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和对照组(SASP)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镜变化、临床疗效及血清IL-6、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的IL-6、TNF—αv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t值分别为12.36,12.75,12.24,12.42,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7,12.35,P〈0.01。结论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考虑可能是通过降低IL-6水平、TNF-α而起作用的,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STAT6的表达。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乌梅丸组,模型大鼠成功建立后,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3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用50 mg/ml的美沙拉嗪混悬液50 mg/100 g灌胃,乌梅丸组给予0.515 g/ml的乌梅丸液3ml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15 d后,取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组织STAT6的表达。结果 STAT6的表达在对照组中较少,在模型组中表达显著上升(P〈0.05),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治疗后STAT6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中STAT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可以通过降低结肠组织中STAT6的表达而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刚  李胜利  费素娟 《吉林医学》2011,(19):3927-3929
目的:对以康复新液为基础的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康复新液为基础的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有8项随机对照实验纳入研究,经Meta分析其合并OR值为0.18(95%CI:0.11~0.32),统计检验Z=6.06,P<0.01。结论:当前研究显示,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美沙拉秦缓释片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半年复发率。方法随机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给美沙拉秦缓释片1 g,3次/d,复方谷胺酰氨0.2 g,3次/d餐后服用。对照组35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 g,4次/d,复方谷胺酰氨0.2g,3次/d餐后服用,均治疗至4周。而后复查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血尿常规及肠镜,并继续治疗及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2.5.0%,总有效率为92.5%,半年复发12.5%,无明显副反应。对照组显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1.4%,半年复发率31.4%;副反应表现白细胞轻度减少4例(11.4%),胃肠道反应8例(22.8%)。结论美沙拉秦缓释片能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副作用少,半年复发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