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徽某铜矿山现场采用优先浮铜-选铜尾矿磁选回收磁铁矿及磁黄铁矿-磁选尾矿浮选回收黄铁矿的工艺流程。浮选作业均采用常规浮选机,当原矿品位降低时,精矿铜品位难以达到设计指标。为提高铜精矿品位,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CCF型浮选柱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半工业试验。现场结果表明:采用浮选柱的精矿品位均高于同期现场精矿品位,其中CCF型浮选柱的精矿品位高达21.01%,比同期生产指标提高了2.9个百分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精矿品位为19.96%,比同期现场生产指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说明CCF型浮选柱更适合于处理该矿石。  相似文献   

2.
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反浮选磁选铁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和浮选机对某铁矿选厂含铁42.00%的低品位混合磁选铁精矿进行了提高精矿品位的反浮选对比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同样是1次粗选,浮选柱精矿品位达67%左右,比浮选机高约3个百分点,但尾矿品位也较高。为此,对浮选柱进行了增设脉动磁系和稳流管的改进。改进后的浮选柱不仅保持了精矿品位高的优势,而且尾矿品位大幅度降低,1次粗选可使精矿品位达到67.85%,回收率为79.22%,而浮选机需经过一粗一精一扫3次选别才能获得与此相近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分选铝土矿的半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河南某铝土矿选厂的浮选机入选物料进行了现场分流半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经一粗一精2段浮选,可获得产率为71.1%,铝硅比为10.68,Al2O3回收率为79.9%的铝土矿精矿,与现场浮选机一粗二精一扫一精扫5段浮选的生产指标相比,精矿铝硅比基本相同,精矿产率高4.1个百分点,精矿Al2O3回收率高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某金矿石柱式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与技术特点。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山东省某金矿石进行了柱式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柱在将现场流程精简掉1次扫选、2次精选作业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满足氰化要求的精矿,而且回收率超过现场浮选机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5.
某金矿矿泥单独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洁  曹亦俊  刘洋  黄根 《金属矿山》2011,40(6):93-96
山东某金矿选厂在破碎段经洗矿、分级、浓缩脱出的矿泥含金量与原矿相当,但粒度过细,进入浮选系统后会恶化浮选过程。为此,分别采用浮选机和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该矿泥进行了单独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矿泥经浮选机1粗1精2扫选别,可获得平均金品位为90.73 g/t、平均金回收率为77.91%的合格精矿,经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1粗1精选别,可获得平均金品位为98.43 g/t、平均金回收率为87.93%的合格精矿,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不仅选别指标明显优于浮选机,而且可比浮选机减少2次扫选作业。  相似文献   

6.
采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用于白钨矿粗选的半工业试验,主要开展了处理量试验和药剂用量试验.72 h连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闭路流程,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可得到9.76%的白钨粗精矿,尾矿品位0.10%,且对回收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提高钼精矿品位和回收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发奎  崔雯  刘炯天 《金属矿山》2008,38(3):106-109
使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金堆城钼业公司东沟钼矿进行了中试试验,采用3次精选流程取代现有的7次浮选机精选,钼精矿品位提高到了51.00%~54.00%,回收率达到了92.00%以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试验指标,为该厂下一步扩建提供了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某磁选铁精矿的品位,引入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精选工艺试验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浮选柱系统上的条件试验,优化确定了如下工艺和操作参数:817号阳离子捕收剂用量为120 g/t,处理量为0.9 L/min(干矿250~300 g/min),充气量为0.12 m3/(min·m2),泡沫层厚度为400 mm;以浮选柱1次粗选替代原浮选机1次粗选、2次精选、3次扫选精选流程,工艺流程得到简化,精矿TFe品位提高0.67%,精矿作业回收率提高29.81%。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某斑岩型铜矿的精矿品位,引入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行精选工艺试验研究,以浮选柱两段替代原浮选机五段精选流程,可获得品位为26.45%的铜精矿,精选作业回收率达93.66%,并有利于金、银、钼等伴生金属的富集和回收.  相似文献   

10.
为使广东某硫铁矿生产-3 mm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矿泥得到高效利用,采用2台φ400 mm×4 000 mm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现场对该矿泥进行了1粗1精柱式浮选半工业试验。首先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处理量、药剂制度以及浮选柱中矿循环泵压力,然后进行72 h连续运转,获得了硫精矿硫品位为48.46%、硫回收率为93.71%的良好指标。与现场采用浮选机的选别指标相比,硫回收率提高了约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聂光华  刘春龙 《矿业快报》2006,25(10):20-22
主要对微细粒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粗选磨矿细度试验和药剂条件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该矿粗选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粗二精三扫的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48.04g/t,回收率85.63%的金精矿,这一结果表明,可通过浮选硫化矿进行富集金。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江西某钨矿黑钨细泥损失较严重的情况,对水系进行磁处理,再对黑钨细泥进行浮选回收,结果发现黑钨细泥的回收效果比在未进行磁处理的水系条件下浮选效果要好,并且药剂的用量也可以减少。通过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黑钨细泥磁化浮选闭路试验,可获得黑钨精矿品位61.23%,回收率83.02%;和常规黑钨细泥浮选试验相比,黑钨精矿品位提高了6.87%,回收率提高了7.19%。  相似文献   

13.
白云鄂博氧化矿尾矿中蕴含有大量萤石,矿石性质复杂、嵌布粒度细、分选难度较大,通过试验研究,应用新型抑制剂,经稀土浮选-混合浮选(1粗2精)-混合泡沫再磨-萤石浮选(1粗6精)-强磁除杂工艺,得到了含CaF2为95.62%、SiO2为0.69%、CaCO3为0.34%,回收率为59.46%的萤石精矿。  相似文献   

14.
高氧化率辉钼矿的柱式分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氧化率辉钼矿的分选是选矿领域的难题,用常规浮选机浮选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采用柱式分选工艺流程对河南某高氧化率辉钼矿进行了不同的流程试验,一次粗选两次精选流程对全粒级矿石分选,作业平均回收率为54.76%,钼精矿品位平均为29.08%,相比浮选机全流程作业回收率高出8.80%,钼精矿品位高10.31%.该法为氧化辉钼矿的分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赤峰某大型斑岩型低品位铜钼矿床,铜钼矿物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且嵌布关系密切、嵌布粒度微细。为高效开发利用该贫矿资源,对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浮适宜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铜钼分离适宜的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80%;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混浮铜钼,1粗5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分离铜钼,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17.51%、铜回收率为81.25%的铜精矿,以及钼品位为42.41%、钼回收率为88.35%的钼精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疆某地黑白钨矿矿石性质,采用"重选—浮选—重选"的工艺流程,应用"GYB+ZL"组合捕收剂,最终获得了WO3品位65.23%、回收率40.17%黑白钨混合精矿;浮选白钨精矿品位65.11%、回收率28.64%,黑钨精矿一品位50.02%、回收率15.40%,黑钨精矿二品位32.10%、回收率7.06%,钨的总回收率91.27%。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和原理,并利用该设备对柿竹园钨粗选尾矿矿石进行了萤石浮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浮选方法可获得CaF2含量大于96%的优质萤石矿物。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与常规浮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一粗三精流程即可达到常规浮选机一粗八精的浮选目标,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利用浮选柱回收萤石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云浮某硫铁矿选矿厂的浮选尾矿为样品,采用浮选机-浮选柱联合分选工艺进行分选,充分利用浮选机和浮选柱两种设备的特性,在保证粗颗粒回收的同时强化了微细颗粒的回收。对原矿样品的粒度和硫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硫主要分布于+74 μm和-10 μm两个粒级中。通过浮选机两次粗选、两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后两次精选流程的闭路试验,可从含硫6.91%的浮选入料中获得品位为33.42%、回收率为63.82%的硫精矿。在相同的药剂用量下,通过浮选机-浮选柱联合分选,可获得品位为32.68%、回收率为70.84%的硫精矿。粒级回收率分析表明,与单一浮选机工艺相比,浮选机-浮选柱联合分选后,-54 μm细粒级的回收率明显提高,尤其是-20 μm粒级,回收率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陕西某含铅钼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某含铅硫化钼矿石中的钼铅矿物以原生硫化物为主,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微,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段磨矿、1粗1扫钼铅混浮、钼铅混合粗精矿再磨、3次混合精选、1粗2扫2精钼铅分离、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获得了钼品位为52.32%、回收率为92.50%、含铅4.52%的钼精矿和铅品位为40.98%、回收率为70.42%、含钼0.43%的铅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