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腹股沟疝的优缺点,为腹股沟疝患者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分为2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修补术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处牵拉感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学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木兴 《现代医院》2010,10(5):41-42
目的研究比较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根据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随机筛选的原则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50例及传统疝修补术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牵扯感、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小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痛轻,牵扯感小,并发症和复发均少于传统修补术组。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临床效果更好,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疝修补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7,(8):1135-1136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97-198
目的对比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90例)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B组(130例)采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C组(60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P<0.05);A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在术后2 d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方面,A组>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其中又以腹股沟疝修补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侧疝71例、腹股沟直疝79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每组各50例.对比(1)三组手术时间、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2)三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1)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在手术24小时术后疼痛评分及下床活动时间上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和传统疝修补术组,比较有差异(P<0.05).(2)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后2年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是理想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杨宇 《药物与人》2014,(6):193-194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效果。方法:将8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无张力手术组46例和传统手术组40例,无张力手术组给予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传统手术组给予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无张力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并发症的的发生情况,总结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70例,其中9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80例患者行传统修补术(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无张力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切口疼痛及尿储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阴囊积液和切口异物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股沟疝相无张力修补术相对于传统修补术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加之周密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5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年,复发率对照组7.5%,治疗组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疼痛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并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对照组40例;传统疝修补手术,比较2组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早,术后无复发且无切口无感染等井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符合人体正常解剖结构的要求,解剖分离少,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谈震东 《现代保健》2011,(33):54-55
目的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组、疝环充填式疝修补组和传统疝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住院费。结果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疝修补组,疝环充填式修补组住院时间最长,传统疝修补组术后疼痛发病率最高13.75%,平片无张力修补组复发率为1.3%,疝环充填式修补为2%,传统疝修补组为3.75%为最高,传统疝修补组住院费为3组中最低。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复发少,平片无张力疝修补能满足大多数疝修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王克琳 《现代保健》2009,(10):26-27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笔者所在医院86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平均住院6d,术后无复发,并发皮下血肿1例,术后伤口异物感者3例,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安全、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及感染率低,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最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二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及远期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疝环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疼痛、平均住院日及复发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参加正常体力劳动时间早于观察组(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为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具有简单安全及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费用相对较低,更适宜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的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殷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16例腹肢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这是一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2月一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8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分为TEP组84例,TAPP组114例,观察对比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均元手术中转。TAPP组和rIEP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短;术后4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比率均为100%;198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共复发2例(1.0l%),出现并发症23例(11.62%),复发率和并发症率均较低。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和rrEP手术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修补治疗措施。其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临床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实践过程中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方法与采用传统开放修补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临床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取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4例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①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后,在手术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明显长于传统开放修补术组患者水平,且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明显短于传统开放修补术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术后并发症率和复发率组间比较,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水平显著地低于传统开放修补术组患者水平,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相关研究实践过程中,采用经腹膜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