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2.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不仅严重危害禽类,而且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鸽作为留鸟,具有作为AIV从野生鸟类传播至人类中间宿主的潜能。鸽对AIV的易感性以及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却存在争议。通过分析AIV自然感染、人工感染鸽的流行病学以及实验研究数据,同时回顾了禽流感病毒感染鸽的机制,发现随着病毒的进化和时间的推移,鸽群AIV的感染率也在递增;尤其随着近年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clade2.3.4.4分支H5Nx毒株的出现,其感染鸽后排毒量上升以及鸽体间直接接触传播能力增强。为了有效防控AIV的跨种间传播,有必要加强对鸽感染AIV的流行病学监测和传播特性的研究,特别需要密切关注具双受体结合特性的H5Nx和H7N9 HPAIV对鸽易感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张心悦;吴芳;聂晶;张瑶;虞念成;唐兰芳 《病毒学报》2025,(1):222-231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感染被认为是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BA)的一个重要病因。当RSV感染机体后,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肺气道上皮活化释放炎症介质、神经通路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发展为慢性病,影响气道发育,导致气管高反应性,诱发BA。本文简要介绍RSV的结构,RSV对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免疫系统、肺气道上皮活化及神经元等途径诱发BA的免疫致病机制,为防治RSV感染诱发B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范金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38(3):54-56
脲原体和多种泌尿生殖道感染和新生儿疾病相关,本文就近几年来关于脲原体导致的疾病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总结,为更有效的进行脲原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是10年前发现的单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病毒基因组RNA长约9.4kb),含1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2 900左右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一直是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养禽业发展的头号大敌,近期又成为继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后又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由于禽流感病毒抗原及其致病力的易变性,这就要求未来的防制策略要采取快速检测,并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毒鉴定、检疫及免疫保护等措施,建立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禽流感检测防制网络,并且搞清禽流感与人类流感的关系,从而保证人和动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9.
继禽流感在部分省、市流行以来,近来,猪链球菌血清2型又在我国四川省地域性流行,再次显示了人医、兽医微生物学间交叉与交流的重要性.作为学习人医、兽医微生物学间的交流,本文就链球菌的分类、猪链球菌在链球菌中的地位、致病机制及其免疫原性和诊断方法的近期文献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不仅严重危害养禽业,而且给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为了科学认识和积极防控禽流感,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大量且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长期的监测,基本掌握了禽流感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和进化规律;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影响流感病毒致病力、传播力和受体结合能力的部分关键位点,阐释了其作用机制;通过对传统技术的改进和先进方法的应用,不断成功建立禽流感诊断、检测技术;新型禽流感疫苗不断涌现并逐步被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上述成果为我国禽流感的防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但是禽流感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013年新型H7N9病毒的出现,使禽流感的防控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针对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PB-1基因,通过RNA干扰技术,设计siRNA,研究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siRNA转染MDCK细胞并接毒后,病毒滴度测定、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siRNA(ps-PB1-777)具有明显的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PB-1基因的拷贝数和病毒蛋白表达都下降.设计的siRNA可显著抑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复制.因此,本研究中PB-1基因的有效siRNA可为预防和治疗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储备.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难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的急性传染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引起禽类的呼吸系统感染以及全身性败血症,死亡率极高。多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爆发过此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2004年亚洲爆发的H5N1亚型禽流感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出现了众多的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造成人员死亡病例,再一次把人类的目光转移向此病。AI抗原类型众多,变异频繁,不同的类型抗原之间无交叉反应,同时,病毒具有复杂的感染和复制机制以及复杂的传播网络等多种因素单独和,协同作用,导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困难。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结构、功能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凝素蛋白(HA)既是一种重要吸附蛋白,介导禽流感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而发挥致病作用,也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抗原,对宿主抵抗禽流感起到了决定性保护作用。研究HA蛋白对揭示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防治禽流感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概述了HA蛋白的结构、功能和蛋白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HA蛋白在禽流感疫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Huawei Mao Yinping Liu Sin Fun Sia J. S. Malik Peiris Yu-Lung Lau Wenwei Tu 《中国病毒学》2017,32(2):122-129
Natural killer (NK) cell is a key component of innate immunit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ost defense against virus infection by directly destroying infected cells. Influenza is a respiratory disease transmitted in the early phase of virus infection. Evasion of host innate immunity including NK cells is critical for the virus to expand and establish a successful acute infection. Previously, we showed that human influenza H1N1 virus infects NK cells and induces cell apoptosis, as well as inhibits NK cell activity. In this study, we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avian influenza virus also directly targeted NK cells as an immunoevasion strategy. The avian virus infected human NK cells and induced cell apoptosis. In addition, avian influenza virion and HA protein inhibited NK cell cytotoxicity. This novel strateg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for avian influenza virus, allowing the virus sufficient time to expand and subsequent spread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Our findings provide an important clue for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avian influenza, and also suggest that direct targeting NK cells may be a common strategy used by both human and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to evade NK cell immunity. 相似文献
15.
经SPF鸡胚增殖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2(H5N1)株,其对MDCK细胞的TCID50为10-7.36/0.05 mL,经气管接种途径人工感染家猫,对感染致死的家猫和对照组家猫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采集咽拭子和各脏器乳剂上清液进行RT-PCR检测,对耐过家猫与对照组家猫进行HI抗体测定。结果表明:剖检感染的死亡家猫以肺脏的损害最为明显,肺叶上有大片暗红色实变灶,呈多病灶融合性肺损伤。组织学光镜观察,病毒对家猫的损害主要见于肺脏,呈融合性炎性病变,浸润的主要为单核细胞,肺泡腔内可见较多量巨噬细胞浸润及少量蛋白样浆液渗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少数肺泡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中可见到该病毒的抗原阳性染色颗粒。RT-PCR检测结果在咽拭子以及肺、肾、心、脑组织中均扩出与理论值一致的464bp核酸条带,耐过家猫血清H5N1亚型流感病毒HI抗体效价为1∶32。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产生8基因全禽源流感病毒疫苗候选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含有A/Chicken/Shanghai/F/98(H9N2)株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6个内部基因与H5N1亚型AIV的2个表面基因HA和NA共转染COS-1细胞,产生了6 2全禽源的重配AIV。将H5N1亚型AIV的HA基因经基因突变致弱,然后将A/Chicken/Shanghai/F/98(H9N2)AIV的6个内部基因的cD-NA和以上致弱的禽源HA基因及NA基因的cDNA分别克隆到转录/表达载体pHW2000中,构建成8个转录/表达质粒。将8个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24h后收获细胞及上清接种SPF鸡胚,72~90h后鸡胚死亡,收取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序列分析、病毒致病性试验和动物免疫保护试验,最终证实产生了致弱的全禽源AIV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7.
H9N2型禽流感病毒传播途径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A/chicken/Zhuhai/154/2003(H9N2)(AZHl54)株作为骨架病毒,与来自A/chicken/Guangdong/SS/94(H9N2)(SS94)AIV的NA基因和HA基因进行H9N2亚型重排.动物传播性实验发现:AZH154、SS94和3株重排的H9N2亚型AIV都可以经直接接触途径传播;5株H9N2 AIV都不经过粪便接触传播;且AZH154株和重组的H9N2亚型AZH154/SSHA能经过气溶胶传播.实验结果表明:AIV(H9N2)的NA基因与该病毒气溶胶传播途径有重要关系,即2003年珠海地区AIV(H9N2)的大流行可能是因为病毒获得气溶胶传播途径的特性,且病毒的NA基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凝素(HA)是决定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强弱和免疫原性的主要蛋白质.根据已发表的H9亚型AIV的H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H9 HA特异引物,以AIV A/Chicken/Henan/1/1999/(H9N2)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1条1.6 kb cDNA片段.将HA基因插入pVAX1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VAX-H9.采用活体电击法免疫3周龄SPF鸡10只,剂量为50 μg/只,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5周后以100倍鸡胚感染剂量(EID)的HA基因同源病毒对所有鸡进行攻毒.其间每周检测抗体水平变化,6周后以棉拭子进行泄殖腔病毒分离.结果为攻毒后免疫组鸡HI效价为9log2~10log2,对照组为2log2~4log2;免疫组病毒分离数为0/10,对照组为10/10.表明所构建的HA基因表达质粒可作为基因疫苗诱导鸡产生免疫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