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莲藕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食品,极具开发潜力。该研究利用莲藕提取液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一步法生物合成出纳米银抑菌剂,为莲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AgNO3浓度、提取液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纳米银制备的影响。优化后的合成产物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进行表征和鉴定,结果表明产物在426 nm附近有1个明显的纳米银等离子体子共振特征吸收峰,纳米银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8.2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为面心立方晶型。抑菌实验表明,莲藕生物合成纳米银与化学合成纳米相比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对4种临床病原菌和4种水产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1.25、22.5μg/mL。稳定性实验表明生物合成的纳米银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综上所述,利用莲藕提取物可以生物合成较为理想的纳米银抑菌剂,有望在临床、水产等抑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黄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的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黄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初筛的结果显示大黄醇提物对这3种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发现其中抑菌作用最强的物质分布在大黄氯仿段萃取物中。利用UPLC-MS-MS分析大黄氯仿段萃取物,发现大黄氯仿段萃取物的主要成分分别是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在这五种化合物中,大黄酸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最强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μg/m L和250μg/m 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50μg/m L和500μg/m L,大黄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2.5μg/m L和125μg/m L。  相似文献   

3.
以麦麸为原料,采用盐酸提取麦麸中植酸。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酸浸液浓度和料液比为自变量,植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植酸提取的工艺条件,建立了植酸提取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牛津杯法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探讨了不同浓度、金属阳离子及浓度、温度和有机溶剂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植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2h,提取温度40℃,酸浸液浓度1.2mol/L,料液比1∶22(g/m L)。经验证在最佳提取工艺下,植酸的含量为1.215%。植酸提取液对四种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2.17、2.89、3.61、3.61μg/m L;随着植酸提取液浓度增大,抑菌效果增强;分别与100、200、300mmol/L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溶液混合,抑菌效果减弱;与10%(v/v)乙醇、丙二醇、丙三醇等有机溶剂混合后,其抑菌效果明显下降;经0、65、121℃处理后的植酸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金莲花黄色素的抗氧化与抑菌活性,为其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以清除DPPH·法和·OH法评价金莲花黄色素抗氧化活性,以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金莲花黄色素对DPPH·和·OH的清除率与其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对DPPH·和·OH的半清除率IC_(50)分别为18.04μg/m L和21.35μg/m L;常用抗氧化剂BHT对DPPH·和·OH的半清除率IC_(50)分别为30.18μg/m L和27.96μg/m L。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当金莲花黄色素质量浓度为0.2 m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14.4mm、12.3mm和9.5mm。结果表明,金莲花黄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一定的抑菌活性。金莲花黄色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长裙竹荪浸提液为天然抑菌物质,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其对4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分析热处理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提液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由高至低排序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其中,浸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00μL/m L,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 000μL/m L。将浸提液分别置于100℃水浴与121℃湿热条件下处理25 min,对其实际抑菌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芒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及天然抗菌物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元江县的三年芒果为材料,分离并鉴定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害及病原真菌,同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用25种植物提取液对病原菌进行抑菌实验,以找到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物质.结果表明,从贮藏中的芒果上分离、鉴定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色二孢(Diplodia mangiferae)、大茎点霉(Macrophoma mangiferae Hingoroai & Sharma)、拟茎点霉(Phomposis mangiferae Ahmad)4种病原真菌;确定了对4种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液及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其中对盘长孢状刺盘孢有抑制作用的提取液有100g/L的黄连水提取液、1OOg/L的高良姜水提取液、6.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50g/L的丁香乙醇提取液和25g/L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对色二孢有抑制作用的有100g/L的百部水提取液和1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对大茎点霉有抑制作用的是1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25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和50g/L的桉叶乙醇提取液:对拟茎点霉有抑制作用的有25g/L的连翘乙醇提取液、50g/L的丁香乙醇提取液和6.25 g/L的广霍香乙醇提取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莓叶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光谱法(IR)及与文献对比的方法对其分离的单体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刃天青96孔板微量稀释法、MTT法研究单体化合物的抑菌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山莓叶中分离纯化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三萜化合物类2α、3β、23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和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3-O-β-D-(6’’-对羟基桂皮酰基)-葡萄糖苷(2);抑菌实验表明化合物1对供试的大肠杆菌、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μg/m L、15.6μg/m L、31.25μg/m L、15.6μg/m L,化合物2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μg/m L、62.5μg/m L、62.5μg/m L、62.5μg/m L。化合物1对Hep G2、MCF-7、OVCAR3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34.2μM、60.43μM、62.3μM。化合物1具有很好的抑菌和较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化合物2对Hep G2、MCF-7、OVCAR3细胞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实验从脐橙病果上分离获得酸腐病病原菌,结合传统手段(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柯赫氏法则)和分子方法鉴定为Geotrichurn candidum,并进一步研究了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抑菌。结果表明:脐橙酸腐菌的最佳生长条件是温度为(25~30)℃,p H为5;抑菌实验表明,农药杀菌剂中,百可得对酸腐菌抑制效果较好,在质量浓度为2 mg/m L时抑菌率达86.65%;植物提取液中川芎的抑菌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40 mg/m L时抑菌率达到80.46%,有望开发为新型绿色脐橙防腐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对蓝莓鲜果贮运有较好应用保鲜效果的天然保鲜剂,采用牛津杯法开展21种植物粗提物对蓝莓贮藏中分离的3种病原真菌和物流中常见2种食源性致病细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并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提取液浓度变化对病原菌抑制率的影响和进行提取液复配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丁香提取物对真菌的抑制能力表现最强,对灰霉、链格孢霉和青霉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7.58、39.68和40.54 mm,对这3种真菌的MIC分别为15.63、31.25、31.25 mg/m L,MBC分别为31.25、62.5和62.5 mg/m L;五味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对这2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2.08、28.49 mm,MIC分别为31.25、62.5 mg/m L,MBC分别为62.5、125 mg/m L。丁香和五味子提取液浓度梯度的变化对不同病原菌抑制率的影响存在差异,高浓度变化影响较大,丁香和五味子复配液比例大于5∶5可作为较佳的蓝莓贮运保鲜复配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荷叶提取物的性能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DPPH清除自由基实验、抑菌实验和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对荷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抑菌性和低刺激性能进行探究。结果 结果表明,荷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的性能,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所需荷叶提取液的浓度为0.00957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g/mL,对黑曲霉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g/mL,对酵母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5g/mL;0.2g/mL以下浓度的荷叶提取物为无眼刺激。结论 荷叶生物碱提取液具有抗氧化性、抑菌和低刺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