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法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著作权法律,由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是一种文字作品,著作权通常由作者享有,但在有些情况下,培养单位可以部分享有该著作权。因此,在论文答辩、存放、出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复杂的著作权法律问题。例如,答辩过程是否公开,学位论文是否存放于开放图书馆,论文集的出版发行等就涉及到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等。本文将根据有关著作权的法律规定以及有关国家学位制度的法律规定对上述过程做出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自我具有社会性,自我实际上是一个处于关系之中的自我;权利也是社会化的权利。从而,对作者和著作权的概念也必须从关系的角度进行重新解读。数字和网络技术对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挑战,比如临时复制、私人复制、Google数字图书馆的复制等。面临这些挑战,有必要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进行反思和重构。传统著作权法以复制权为中心。在网络时代,著作权的中心是直接实现作者社会价值的传播权而不是复制权。  相似文献   

3.
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存在着诸如法律法规过于分散、标准不一;忽略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没有赋予数字图书馆更多的特权;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过小;邻接权种类过少,数据库没有作为单独的著作权客体予以保护;复制权的概念跟不上数字与网络环境的发展;“技术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粗糙等法律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存在着诸如法律法规过于分散、标准不一;忽略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没有赋予数字图书馆更多的特权;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过小;邻接权种类过少,数据库没有作为单独的著作权客体予以保护;复制权的概念跟不上数字与网络环境的发展;"技术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粗糙等法律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开展网上信息服务拓展无限的空间,但图书馆在开展网上信息服务过程中,应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熟悉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和规定。网上电子文献著作权保护与文献处理工作关系密切,如网上信息下载、纸质文献数字化、网上文献的翻译、出版以及网上作品的改编等,本文主要围绕前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权主要存在权属不清、授权不明、作者权利在转授权中得不到充分保护的问题.参考美国大学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保护措施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通过学校规章明确在不同情形下学位论文著作权的归属及授权主体,明确学校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学位论文进行转授权.在学生的授权说明中,应明确学校对学位论文著作权利用及转授权的范围,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汇编权、保密期间、转授权协议中的付酬方式及标准等.  相似文献   

7.
"临时复制"行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对待这种新产物的态度我们必须谨慎,笔者赞同将这种行为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这篇文章推陈出新的地方在于笔者借助了法律心理学的破窗理论充分予以论证为什么我们必须从严对待"临时复制"行为。科技的发展和我国的特殊环境决定着"破窗理论"作用的温床早已铺就,在这种环境下的"临时复制"行为则会如虎添翼般地发生破坏著作权保护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之立法规制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不能全面概括所有著作权权能的性质归属.复制等权利不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不属于著作财产权,而属于著作利用权.著作利用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其能够也应当被列为一种独立的著作权.在整合著作权分类制度时,应当采用四分法,即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著作利用权、著作财产权、其他著作权,并分别明确各种权利的权能构成.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使用制度是现行著作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允许作品的传播者与使用者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应对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利益平衡作出明确的规定,才能使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传播也就无权利是被普遍接受的著作权格言。而复制不等于传播。一旦复制作为传播行为副产品的地位瓦解并获得独立价值,复制权便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反而变成了导致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一片混乱的害群之马,同时也成为出版者及作者联盟利用其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的利器。在传播权及相关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取消复制权并不会实质性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却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权利及充分实现作品价值、促进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迅猛发展致使声势浩大的大数据时代骤然降临,在社会尚未变更新理念和确立相关制度之前, 如何保护数字版权凸显出较为纷扰的司法困境?与传统的著作权相比,刑法在此类问题上的规定乏善可陈, 保护范围的局限未能使数字版权得到应有的重视,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缺失未能突破以传统复制权为中心的窠臼,主观营利目的的局限导致大量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难以得到制裁?因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变更立法?保护理念?完善罪名的相关内容成为刑法应对大数据时代数字版权保护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对电影产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产生了重大变革。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的制作手段更加多样化,传播更加便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这为电影产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对电影版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电影作品的认定、电影作品版权归属及作者身份认定、电影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版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所要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版权法的立法目的是促进科学和文化的进步,这最终有利于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使,而在版权保护过程中则对言论自由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由于版权是一种法定权利,它对于作为自然权利的言论自由的限制,必须能够促进更加重要的公众利益才具有正当性.1998年CTEA延长20年版权保护期限的立法,不但不能够促进更加重要的公众利益,反而增加了公众的负担,损害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它违背了宪法中知识产权条款的立法原则,也侵害了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沈福俊 《社会科学》2012,(5):102-108
《行政许可法》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国务院决定的行政许可设定权是特殊状态下的临时性权力,国务院依据这一职权所设定的行政许可应及时转化为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国务院《行政许可决定》设定的500项行政许可存在数量庞大、个别主体不规范以及没有及时转化为法律、行政法规所设定的常规性行政许可等问题.为保证《行政许可法》第14条第2款的实施,应由国务院制定相关规范,从明确行政许可设定的“必要性”标准、规定行政许可实施的“临时性”期限、控制行政许可设定的数量以及完善对行政许可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国务院决定行政许可权设定权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15.
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司法犯罪化现象越来越普遍,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罪、非法经营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是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比较固定化的司法定性,但无论从技术的运行特征来看,还是从行为的违法性来分析,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很难与现行刑法中某一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完全相吻合。事实上,网络游戏外挂是一种在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原游戏程序的修改,从而增进游戏功能和效率的行为,而慎重适用刑法规范调整网络游戏外挂现象,既能最大限度实现非刑法制度的规范价值,又能更好地体现刑法保障性规范的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我国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侵权行为。相形之下,现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在打击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实践中渐显滞后。综观我国侵犯著作权立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刑法中有关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结合司法实践,要从扩展刑法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取消犯罪主观案件中的非法营利目的,侧重于对被害人的实质补偿,修改罚金刑、增强其可操作性,确立对侵犯著作权犯罪以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模式和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侵犯著作权罪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胡玲 《阴山学刊》2014,(6):104-107
私人复制是版权法中使用作品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形式。互联网的普及利用,使泛滥的私人复制再一次冲击版权制度。私人复制是一个不利于版权人经济利益的问题,而版权补偿金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版权补偿金制度作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折衷方案,能够很好地平衡数字化时代的作者和图书馆等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它既解决了复制机会大大增加并且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作者利益的保护问题,也体现了对公众使用作品合理性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著作权与物权的区分并不十分的显著,传统民法在物权变动方面的理论完全可以运用于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转让中的物权合意乃是客观的存在,著作权转让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我国著作权转让变动模式应当采用“形式主义”模式,著作权变动之公示效力应适用“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的西方法学中,"权利之声压倒一切",至今权利问题始终是其政治辩论和法律生活的主题.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行政法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诸多成就.在行政法主体研究领域,《行政相对方权利的语义分析》一文突破传统的行政法学研究模式,以行政相对方权利为视角,对行政相对方权利这一行政法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创造性研究,构建了行政相对方权利的理论体系,弥补了传统行政法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的权利主体包括创造者和传播者,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只保护了编辑作为传播者的邻接权却完全忽略了编辑作为作品创造者的编辑著作权。编辑著作权产生于大幅度编辑加工工作之中,应该得到著作权法相应的保护。当前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尊重编辑作为文化传播把关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